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陈洋镇
释义

江苏省射阳县陈洋镇全镇辖12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98个村(居)民小组,总面积9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1万亩,总人口5.1万人,其中集镇人口0.9万人。

基本概况

江苏省 盐城市 射阳县陈洋镇2002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2.89亿元,人均纯收入3746元,财政收入1015万元,工业产值3.3亿元,销售3.1亿元,利税1150万元,工业用电155万度。

农业:棉花3.1万亩,夏粮4.8万亩,秋粮1.5万亩,反季节蔬菜0.1万亩,桑蚕0.05万亩,梨园1万亩,特重水产品养殖0.5万亩,花卉0.05万亩。 工业:有企业22个,其中:纺织企业3个,建材、建筑业3个,灯饰业6个,化工企业4个,其它企业8个,总固定资产投入5000万元,企业从业人数3000余人。

社会事业:

教育:镇区内共有学校24所。其中,镇属中小学学校20所,驻镇属地学校4所,共有班级209个,在校生7700余人,教职工650人左右。卫生:镇中心卫生院1所,各村(居)均有卫生室。文化广电:有线电视入户1024户,广播通响率67%。民政:敬老院1所,院内五保老人45人,并有75人分村供养。

面积人口

据当地政府官方网站资料显示,该镇辖:居委会(陈洋、富洋);村委会(新条、新利、伍份、桃园、开洋、条洋、双丰、新宏、南北、七埠、洋南、后湾)。

,总面积9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1万亩,总人口5.1万人,其中集镇人口0.9万人。

经济发展

农业棉花3.1万亩,夏粮4.8万亩,秋粮1.5万亩,反季节蔬菜0.1万亩,桑蚕0.05万亩,梨园1万亩,特重水产品养殖0.5万亩,花卉0.05万亩。

工业有企业22个,其中:纺织企业3个,建材、建筑业3个,灯饰业6个,化工企业4个,其它企业8个,总固定资产投入5000万元,企业从业人数3000余人。

该镇在加大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同时,把兴办工业企业作为加快兴镇富民步伐的重要工作来抓。

陈洋镇三大举措谋求农村经济新突破 :

一是大力发展城郊经济,在劳动力输出、菜篮子建设、交通运输等行业上做文章。

二是加快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围绕高效农业培植典型,做大做强特色经济板快来带动群众发家致富。按照“缩减粮棉、增扩畜禽、做特水产、大上园艺、提升林果”的总体思路,新增高效农业面积7000亩。

三是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2008年计划实施土地平整25000亩,建设农村道路15公里,清理河道50公里,大幅提升农业基础设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社会事业

教育:镇区内共有学校24所。其中,镇属中小学学校20所,驻镇属地学校4所,共有班级209个,在校生7700余人,教职工650人左右。卫生:镇中心卫生院1所,各村(居)均有卫生室。文化广电:有线电视入户1024户,广播通响率67%。民政:敬老院1所,院内五保老人45人,并有75人分村供养。陈洋镇党委政府由组织办牵头、少工委具体负责,成立了陈洋镇关爱留守少年儿童协会,由党务副书记任协会会长,组织委员、少工委主任任副会长,机关和村居的300多名党员干部成为协会的首批会员。分别与全镇300多名留守少年儿童结成对子。利用每周的双休日进行交流,交流一周来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情况,让孩子感受亲情的温暖;每个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则分村居集中,请建国前老党员、镇关工委、司法办的工作人员以及镇里各条战线上的优秀模范人物对孩子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每半年镇里集中一次,对一学期来学习、生活上表现突出的留守少年儿童进行表彰奖励。

特色农业

陈洋镇大力推进高效特色农业:

一是突出建好“一区”。集中精力推进由苏州客商投资1200万元的成鑫生态养殖小区建设。2008年项目已完成505亩土地流转,首批建设资金已经到账,将2008年于12月10日正式开工。

二是精心打造“两园”。一方面突出七埠高效农业示范园建设,另一方面全力加快富洋苗木花卉观光园建设。

三是加快培植“四个基地”。培植万亩成片立体种植基地、千亩生态养殖基地、新品梨果生产基地和新品种植基地。桃园芦苇工艺场的1000亩蒲草种植协议和盐东客商的1000亩羊角椒种植协议已经签订,2008年基地的土地流转已经完成。

陈洋镇农民通过远程教育网络选择市场俏销、价格较高、适合本地发展的特色项目,优化了产业结构,增加了收入。

网络在陈洋镇农民拓展农业市场上起到了关键作用。陈洋镇梨果还没成熟,就通过网格“抢滩登陆”上海市场,使该村在梨果销售上实现了由“送货上门”到“上门抢货”的巨大转变。

陈洋镇在“招商引资百日竞赛”活动中,齐心协力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高举科技兴镇的旗帜来吸引客商,领导班子亲自登门拜访,养殖小区坚持绿色生态理念,对场所设施进行无公害处理,形成了立体、循环的绿色种养格局。

乡镇发展

“三化”营造发展新氛围:

一是深化稳定促发展。陈洋镇紧紧围绕“大调解机制、大防控体制和基层基础”三大建设,牢牢把握稳定工作主动权,进一步重视安全生产,强化责任,突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的监管和整治,坚决遏制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全镇经济社会全局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是优化服务促发展。大力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把各级干部的思想和精力进一步集中到全心全意为发展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上来,不讲不能办,多讲有所办,努力加快办,营造推动全镇经济又好又快的服务环境。

三是强化督查促发展。2008年初以来,陈洋镇对年度工作目标进行细化,将每项工作量化、细化、实化,分解到人,明确责任,形成每项工作有人干、每个项目有人管的良好局面。加大服务企业、服务项目的考核奖惩力度,着力营造服务发展、推进发展的浓厚氛围。同时,积极倡导“靠发展促进位,凭实绩用干部”的导向,重用创业有为的人,淘汰败业无为的人,从而真正形成上下同心、齐心协力、共谋发展的良好的工作氛围。

和谐乡镇

陈洋镇陈洋镇抓住盐连高速公路贯穿全镇并设“道口”的优势,提出了打造“道口”经济,谋求更快发展的工作思路,突出打造工业平台,引进和培植重大项目,改善和优化服务环境,取得了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社会事业和谐发展的较好成绩。

一是园区建设从无到有。规划面积2000亩,已投入1200万元,完成500亩的建设任务,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环境优美,成为各地客商争相投入的“磁场”。

二是工业项目由弱变强。该镇累计引进各类项目24个,其中千万元以上项目15个,超过8000万元以上项目1个,累计投入超过3亿元,“三外”取得重大突破,先后发展合资、合作项目5个,累计吸引外资投入500万美元,到2006年底实现外贸供货额5000万美元。

三是全民创业掀起热潮。陈洋镇村村发展了工业项目,到2007年底,村上工业项目达到21个,累计投入8000多万元,有的项目投入超过800万元,桃园村的芦苇工艺,七埠村的真空泵厂、新条村的飞龙铸造厂等项目,已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四是农业经济、镇村建设、社会稳定等工作同步推进,形成和谐发展的良好态势。2006年,陈洋镇实现GDP6.5亿元,财政收入14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0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5%,17.8%和15%。

民俗

扫 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随着火化遗体越来越普遍,前往骨灰置放所拜祭先人的方式逐渐取代扫墓的习俗。

荡秋千: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 鞠: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 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 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9 9: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