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一串红大造桥虫 |
释义 | 分布与危害分布广泛,在我国发生普遍,除为害一串红外,还为害月季、萱草、万寿菊、黄杨、黄檀木、花桃、百日草、杜鹃、木槿、唐菖蒲、大丽花、美人蕉、秋葵、银杏和山茶花等花卉。 主要是以幼虫取食叶片,导致叶片缺刻和孔洞,并蛀食花蕾和花冠,严重时,叶片被食仅留叶脉,影响花卉正常生长与开花。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约15-18毫米,翅展约38-40毫米,体浅灰色,触角锯齿状,每节有灰至褐色丛毛。头部细小,复眼黑色,头、胸交界处有1列长毛。前翅灰黄褐色,外缘线由半月形点列组成。中室斑纹白色,四周有黑褐色圈。 卵直径0.7毫米,长椭圆形,初产青绿色,上面有许多小颗粒突起,坚厚强韧。孵前灰白色。 老熟幼虫体长约40毫米左右,由灰黑色渐变为青白色,黄绿色等。体侧有黑褐色横带。胸背侧面密布黄点。背线宽,直达尾端,杂以6条淡黑纵纹;亚背线黑色,气门线黄褐色。腹部第二至五节背面前半部,均有1深褐色短纵纹,以第二节的最长最黑。 蛹深褐色,长约14毫米,尾端尖锐。 发生规律该虫年发生4-5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化蛹越冬,翌年4月下旬成虫羽化,成虫有趋光性,昼伏夜出。羽化后1-2天进行交配,,交配后1-2天产卵。一般将卵产在叶背、枝条上、土缝间等处,卵期7天左右。卵对干燥、潮湿环境抵抗力极强。蛹期10天,成虫寿命6天左右。幼虫在10月上旬化蛹越冬。初孵幼虫借风吐丝扩散,行走时常曲腹如桥形,不活跃,常拟态如嫩枝条栖息。5-10月为幼虫为害期。 防治方法(1)在秋末冬初,结合翻地可进行人工捕杀成虫,成虫飞翔力差,可人工用捕虫网捕捉。 (2)利用该虫具有趋光性,可以利用黑光灯诱杀。 (3)保护和利用天敌。主要有追寄蝇、螳螂、胡蜂、猎蝽、益鸟等。 (4)化学防治发生盛期,可喷50%辛硫磷1000倍液或敌百虫1000倍液,或Bt乳剂200-300倍液。 常用药剂 辛硫磷、敌百虫、Bt乳剂。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