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陈希龄 |
释义 | 陈希龄(1878—1962) 淄博市博山区山头镇人。陶瓷技师。出身于陶瓷世家, 身有残疾,年幼即随父学艺。早年主攻原料、造形技术,20岁时用当地原料仿制紫 砂器,以胎质细腻、色调纯正闻名业内。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山东省工艺局在博山创办陶瓷工艺传习所,局长黄华 对其作品甚为赏识,遂聘入所。该所系官办,“所有出品,祗求精细而不求多”, 且招有多名江西工人,他经常与瓷都同行交流技艺,并利用当地原料致力于新釉色 的试验。先后在博山、淄川、莱芜等地采集原料30余种,根据当地坯料特点、成品 色泽等,用5年的时间,进行了600多次试验,于1910年(宣统二年)试制成功失传已 久的宋代名釉茶叶末釉——鳝鱼黄,被视为陶瓷艺术中的珍品。此后又试制成功鳝 鱼青,均达到中国名釉的最好水平,投产后销往国内外。 他对陶瓷造型艺术造诣颇深。其设计的茶壶、杯、碗等饮食器具,瓶、尊、钵、 盂等艺术器皿及雕塑、水仙盆等极为新颖别致,尤其以“螃蟹”为题材制作的雕塑 品,倍受人们喜爱。山东省工艺局授予他“技师”职称。 他善于学他人之长,在白瓷烤花、着色方面把景德镇的制瓷工艺与淄博的制作 技术相融合,促进了山东瓷器的改良。1918年后,他回故里重操作坊旧业。1962年 病逝。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