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陈锡林
释义

陈锡林 男 1952年生人 苏州大学执业教师、执业医师、心理健康教育资深专家、研究员。历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终身研究员、苏州大学文哲所健康学研究中心主任、苏州大学医学部临床心理研究所团体心理训练督导师、苏州大学医院业务院长、医院门诊部主任、副主任医师等职务。常年担任大学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全科医学与心理生理临床教学工作。注重理论医学、心理学和人体运动科学的学习研究。

简介

陈锡林 男 1952年生人 苏州大学执业教师、执业医师、心理健康教育资深专家、研究员。历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终身研究员、苏州大学文哲所健康学研究中心主任、苏州大学医学部临床心理研究所团体心理训练督导师、苏州大学医院业务院长、医院门诊部主任、副主任医师等职务。常年担任大学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全科医学与心理生理临床教学工作。注重理论医学、心理学和人体运动科学的学习研究。

著作

参加编著出版著作有:《心理生理学》(副主编)、《幼儿家庭教育教程》(主审编)、《姑苏就医指南》(副主编)、《麦夸里英汉双解词典》(医药审稿)、《弗洛伊德文集》(1一5卷编委)、《劳动科学大辞典》、《心理治疗指南》、《哲学新探丛书》、《健康学》、《健康心理学》、《大学生健康教育学概论》等十余部;在《江苏高教》、《体育科学》、《中国医学文摘》、《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中国校医杂志》、《医学与哲学》、《人才杂志》、《体育高教研究》、《生态学杂志》和《苏州大学学报》等杂志公开发表医学、心理学、社会学与体育科学等方面的学术论文60余篇。近年来应邀为“教师资格证书培训班”、“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培训班”专业课教师;在苏州图书馆之苏州大讲台、苏州大市各地区之基层社区、企事业单位、大学以及大中专学校作〈心理生理科学〉科普讲座百余次。主要内容涉及发展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与医学心理学等;开展《健康-亚健康-疾病》专题系列讲座、《心理压力与调适》专题系列讲座、《睡眠与疾病的认识》专题系列讲座、《催眠机制与临床》专题系列讲座、《企业文化之心理科学》专题系列讲座、《青少年成长和家庭教育》专题系列讲座、《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学校教育》专题系列讲座、以及《婴幼儿心理发展与亲子教育》、《亲子关系与发展教育》、 《健康心理学与健康生活》、《积极心理学与健康发展》等专题讲座。

陈锡林教育思想之一

“地球村”与中国教育

陈锡林

苏州大学(215006)

“地球村”的概念业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教育国际化早也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学校的一种教育理念。跨国教育合作关系、跨国合作办学、中国教育走出国门、洋教育插队大陆等等新鲜事物在“地球村”教育市场上不断涌现。中国家庭的教育思想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对子女的教育培养及其投资观念也有了不少新的变化,比如越来越重视子女的素质教育、专业方向以及其在跨地区、跨行业甚至在国际人才市场上的竞争性和选择性。对此,我认为,21世纪的教育应提倡全人类、全方位、全社会、全科学的“全球健康一体化教育模式”,即要求人们以“地球村”的概念展开对地球与人类的生存发展问题、国际通用人才培养问题、全球科学研究以及人才使用问题、地球资源开发与各国资源关系问题等等课题的对话和研究。与此同时,也引出了针对21世纪的教育的话题,如何论证和创建“全球健康一体化教育模式”的教育理念、目标定位、专业设置、课程改革、教学内容和师资队伍等等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定义、内容、方法、途径、条件。

中国教育有其自己的历史背景与发展过程。我们要把握并推进本土教育与国际教育的渗透互补,置中国教育于国际教育的大背景之中,勇敢大方地亮相于国际社会,在被国际或“地球村”居民“认同与否”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审鉴、剖析、改革、扬弃、发展”。中国教育必须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首先,应以“地球村”的概念和全人类、全方位、全社会、全科学的“全球健康一体化教育模式”,在中国的大学教育领域引入国际理解教育、地球环境教育、跨文化教育、教育市场经济教育,尽快缩小我国与其他先进国家间的差距。争取在努力提高全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发展科技的基础上,介入国际人才竞争和国际科技竞争的“教育市场”。现实的中国教育需要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创新——治理学校创国际名牌、培育教授创国际明星、标准质量争教育市场。为了明天的中国教育,需要教育资源上的吐故纳新。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国际教育人才、信息、物资的合作与交流,汲取国际成功的经验与成果,以促进中国教育早日成为国际教育领域的先进主力军。并且,在国际教育市场获得具有巨大市场占有率的注册资格

新世纪医师终生教育发展模式

新世纪医师的“一二三四”发展模式。

一、以“生存-发展”为中心。走“为了生

计当个好医师”和“为了事业当好医学

家”的道路。

二、以充分利用你的“时间”和充分扩展你

的“空间”为二个基本点。

三、以“三要素理论”为自修目标。

新世纪医师三要素理论

(1)、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终身教育发

展理念。

(2)、有一专多能且不断进步的业务知

识才能。

(3)、有健康心理生理素质和丰富的临

床智慧。

四、以“干一”、“会二”、“学三”、

“想四”为技术技能终生教育与不断

探索的实践过程。

主要社会兼职:

中华医学会会员;

中国体育学会会员;

中国心理学会会员;

苏州市平江区科普讲师团成员;

苏州市科普促进协会理事;

苏州市心理卫生协会顾问;

苏州市心理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

苏州市心理学会科普委员会顾问;

苏州大学心理咨询中心顾问、

大学生心理卫生协会指导老师、

职场人际表达沟通委员会秘书长;

《高校心理卫生杂志》副主编;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编委编辑;

《中华临床护理杂志》编委编辑;

......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5 0: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