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潜彩画 |
释义 | 什么是潜彩画潜彩画技术 随着光线温度、湿度、风力等外在环境的变化,画会自动变化。 如: 身着盛装的美女随着光线的改变、天黑的到来,身上的衣服渐渐消失了,变成了一位裸体美女. 合着伞(或没带伞)的美女在下雨时会自动撑开雨伞(或打着雨伞). …… 近日,巩义市博物馆举办了年过八旬的农民画家崔永仁的潜彩画展,上万名观众被潜彩画所折服。 民间传说,从前有人画了一幅《蝈蝈图》悬挂于室中。如果蝈蝈爬上草叶,天必晴;蝈蝈从草叶上爬下来,天必阴;蝈蝈钻入草丛,那么这一天必然下雨。 这个故事听来如同天方夜谭,但巩义市鲁庄镇小相村年过八旬的农民画家崔永仁,用植物颜料将这个神话变成了现实,并命名为“潜彩画”。 崔永仁曾带着潜彩画参加在广州举行的“中华百绝博览会”,画作大放异彩,并走进中南海,被多位国家领导人收藏。崔永仁的潜彩画《贵妃出浴图》作为唯一的书画作品被联合国收入《中国老人》。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这项民间绝技目前仍只有崔永仁一人掌握,后继无人,潜彩画面临消逝的危机。 八旬老人崔永仁潜心研究30多年《曹后更衣图》:在芭蕉树旁,宫廷佳人曹后在读书,身穿的大红色裙装逐渐幻化成蓝素裙,一阵风轻轻吹过又变成紫色;《贵妃出浴图》:你明明看到的是沐浴前身着盛装的贵妃,但随着温度、光线的改变,贵妃身上的衣服渐渐消失了,一位刚刚出浴的贵妃裸体丰盈地站立着,片刻之后,画面上的贵妃又盛装如初…… 这就是民间绝技———潜彩画。 崔永仁解释说:“所谓潜彩画,顾名思义,颜料潜藏在画中,随着温度、湿度、风力等外在环境的变化或隐或显。” 崔永仁的家乡小相村距少林寺只有10多公里,年轻时,他每去少林寺,便长时间在大殿中那幅大型壁画《五百罗汉朝毗卢》前流连。这幅巨画传说是唐朝画家吴道子的手笔,不仅构思精美,人物形象生动,而且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换颜色。“原先说画上人的脸是一块黑,隔60年变成一个眉清目秀的罗汉。当时我想,要是画能够变,那该多好。”崔永仁回忆说。 1984年,经历了30多年千万次的试验,崔永仁画出了第一幅能显能隐的潜彩画。这种画要用特殊颜料和特殊技法画成,一幅画先后需要经过20多道工序,进行长达一年时间的绘制、观察才能完成。 在崔老的家里,他向记者展示了《曹后更衣图》,美若天仙的曹后在一幅淡淡的彩画中,随着一年四季的不同,能自然地脱掉蓝衫更素裙,易去紫罗换红装。《画牛入栏》图,白日牛啃草于栏外,夜晚牛入眠而栏中。崔老把一幅葡萄图挂于院中,只见两串葡萄均呈现淡黄色,普普通通的一幅画,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别着急,你这时看图中的葡萄颜色一样吧,我让其中的一串受到外部作用,马上就会发生变化。”他让孙子崔云龙取来门口理发店里的吹风机,对着其中的一串葡萄一吹,奇迹出现了,那串葡萄慢慢变绿了,绿得青翠欲滴,继续加热它又变成了紫红色,等温度降下来,葡萄又恢复了淡黄色。目睹了潜彩画的奥妙变化,记者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民间绝技目前后继无人鲁庄农民舞文弄墨习风已久 鲁庄镇是战国时期历史名人苏秦的故里,这里的人尤爱书法,全镇书法爱好者有2100人之多,其中全国书协会员3人,省、市级会员20多人。 鲁庄小学更是把书法列入日常教学的必修课。四年级学生王伟说:“除了早上的20个粉笔字外,下午放学前的40分钟,全校学生在音乐声中开始练习毛笔字。”该校校长介绍说:“我们学校师生练书法已经坚持十几年了,学生们是天天练,周周评。” 崔永仁画的画能随季节、温度而变幻不定 此次书法绘画大赛不乏白发苍苍的老人和稚气的少年,还吸引了不少外地人前来打擂。广场上一位拄着拐杖、身材矮小的老人,被人们紧紧地围了起来。“快来看啊,画的画会变颜色的崔老师也来了。” 人们所说的崔老师名叫崔永仁,1928年生,鲁庄镇小相村人,是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美术学会会员、中国手指画研究会会员。他用毕生精力探索研究的潜彩画,能随光线、温度、风力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而产生不同的画面和色彩。他创作的作品《贵妃出浴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藏。 老人告诉记者:“我的最终目的是‘宗正画’,就像《画中人》一样,画一个仕女,过一段不见了,成了一张白纸,过一段又回来了。” 崔永仁告诉记者,也曾经有人向他拜师学艺,然而都半途而废,主要是受制于潜彩画学习过程长,短期内无法产生经济效益,很多人坚持不下来。“我为了研究潜彩画,先后7次辞去民办教师的工作,目的就是为了争取到时间。目前,很少能有人做到了。” 截至目前,潜彩画传人依然只是崔永仁老人一人。“这是国家的财富,应该培养一批接班人。”采访中许多群众担心,后继无人将导致这一绝技失传。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