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前王沙窝村
释义

前王沙窝村

一、概况

该村位于县城西南9公里。106国道西侧。现有128户432人,耕地480亩。据《东明县地名志》记载,明万历年间(1616)王姓祖从河南长垣县滩邱村迁此建村,因姓命村为王寨,清雍正元年(1723),又有王姓在该村北部建村,也叫王寨。该村在前遂改名前王寨。后来黄河决口土地变沙,又称前王沙窝。该村现有王、吴、任、许四姓。王姓65户208人;吴姓于清雍正元年(1723)由东明县城东吕街迁入,现有39户141人;任姓原居此地,就近入藉该村。现有23户74人;许姓1964年从沙窝供销社落户该村,现有1户9人。

二、经济发展

【农业】该村从建村到建国前一直地少民贫,稍有土地者以开菜园种蔬菜度日,地少或无地户以耍手艺为生,村民会木工、泥水技术修房盖屋者较多。解放后,该村仍以农业为主,绝大多数家庭都种植蔬菜,收益超过粮食作物,现又引进了新技术、新品种,户户建起了塑料大棚,成了沙窝乡有名的蔬菜种植村。赶上好行情,每个大棚能收入2-3万元,经济效益可观。

【工商业】该村由于土地少,除了开菜园还有人经商。民国初年,任广田会祖传皮匠手艺,在家办皮件作坊,生产农用皮具。后到定陶与人合股办起了皮件厂。抗日战争爆发歇业。回家后仍生产农用皮具,至入社。任德修先后开过染坊、粉坊,请师傅,雇杂工,生意做得较红火,直至农业合作化。吴朝阁是中医,开药铺。建国后该村无有经商者。改革开放后,村民大都忙于经营种植蔬菜,经商者较少。近几年村中除两个小卖部外,剩余劳动力大都外出务工。

三、社会进步

【教育】建国前只有少数人上过几年私塾,90%以上的人是文盲,建国后读书的逐步增多,现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青年人90%读过初中。并出了6名大学生。

【村民生活】通过种植蔬菜,村民致了富,家家户户都盖起高堂大屋或样式新颖的砖瓦房,街道进行了全部硬化,村容村貌大变。家用电器基本普及,村民生活更上一层楼。

四、党政建设

1978年,前王沙窝、后王沙窝、倪沙窝三村从李沙窝大队划出,建立王沙窝大队并成立党支部。支部书记为: 1978年王付增,1993年王登山,至1996年合并行政村。大队长(村委主任)为:1978年吴继堂,1987年王书殿。至1996年合并行政村。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3:3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