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陈少敏 |
释义 | 1 革命家、新四军老战士陈少敏陈少敏(1902—1977),女,原名孙肇修,山东寿光县孙家集镇范于村人,毛泽东曾称赞她是“白区的红心女战士,无产阶级的贤妻良母”,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沙场上,她又是一员杰出的女将,在“文化大革命”中,她是唯一一位在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上表决“把刘少奇永远开除出党”时没有举手的人,受到江青、康生一伙的残酷迫害,1977年12月1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另有,同名的高能物理研究员和信息产业公司总经理陈少敏。 ◎ 简史陈少敏(1902年—1977年),女,1902年出生在山东寿光县孙家集镇范于村,她原名孙肇修,参加革命后才改名叫陈少敏。 陈少敏父亲曾于辛亥革命时从军当过连长,回乡后一边租田耕种,一边教小学。陈少敏自小就随父读书,后来被送到教会学校,接触到西方的思想和一些科学知识。13岁时,为解决家境困难,曾独自到青岛日本纱厂当过半年童工。19岁时,家乡遇灾荒,父兄等因病饿死,陈少敏又步行250公里到青岛再当女工。过了两年牛马般的苦工生活后,陈少敏于1923年加入了邓恩铭等人组织的秘密工会,因参加罢工被厂方开除,又到潍坊进入美国人开办的文美女中读书,于1927年在校内秘密参加了共青团。1928年,她转为共产党员,并奉派返回青岛领导工人运动。此时,陈少敏只有20多岁,却因老成持重被同志普遍称为“陈大姐”。 陈少敏不是终生未嫁,也不是人们传说的花木兰式的人物。 陈少敏第一任丈夫叫任国桢,任国桢是我党早期的革命领袖之一,1898年12月23日生于辽宁丹东,原名任鸿锡,曾用名任国藩。1918年入北京大学俄文系预科。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起,任中共奉天支部书记、哈尔滨《东北早报》编辑。1928年9月,任中共哈尔滨县委书记、市委书记。1929年任中共满洲省委委员、候补常委等。同年底赴上海,进中央干部训练班学习。 1930年2月,中共山东省委因出现叛徒连遭破坏,几位主要领导人均被捕,省委机关也由济南转移到青岛,故中共中央派任国桢到山东,任临时省委书记,着手恢复党的组织。3月中旬,任国桢到达青岛后,首先要租间房子,作为省委秘密办公机关。但当时招贴租房启事都写着“没眷属不租”的字样,当时眷属尚在东北老家的任国桢,自然无法租房。为了能租到房子,更是为了掩护新来的省委书记,组织上便派陈少敏到任国桢身边,假扮夫妻,协助工作。陈少敏当时在打蛋厂当工人,白天在厂里上班,晚上陪着任国桢外出从事秘密活动。后来这一对革命的假夫妻就成了真伴侣。 任国桢和妻子陈少敏的家在青岛陵阳路,他们的家就是山东省委的办公地址。中共山东省委成立的时候,正逢青岛人力车行的工人因车行把租车费一提再提,工人无法生活,1000多工人罢工到市政府去请愿。为了深入车行了解情况,正确领导车行工人的罢工运动,省委书记任国桢化装成人力车工人,租了一辆人力车,到车站、码头去接触人力车夫。任国桢因揽客不在行,头一天拉着空车跑了一天,没拉到一个客人。 任国桢怕总拉不着客引起特务的怀疑,晚上便与陈少敏商量:“不拉客就无法接触人力车夫,光拉空车又会引起特务的怀疑,明天你坐车我拉车,结婚时你连轿都没坐上,这回给你补上。”说着,两人都笑了。 第二天,省委书记真的拉着自己的妻子,混在人力车中东跑西跑,借机向人力车工人了解情况。任国桢因身体不好,没跑多长时间,便累得满身大汗,衣服都湿透了。陈少敏坐在车上心疼,几次要下车拉任国桢,刚要下车,任国桢便严肃地说:“这是工作,不是在家!你要像坐车的,老老实实坐在上头。”陈少敏只好坐在车上不动,心里却急得很,怕累坏了丈夫。 很快,山东党的组织就得到了恢复。任国桢到山东不到一年,又出了叛徒。1930年,陈少敏和任国桢一同调往北平。这时,陈少敏已怀有身孕,因没有固定收入,生活极度困难,靠在街头巷尾给人洗补衣服、打零工度日。1930年12月,任国桢被中共北方局任命为中共北平市委书记、河北省委委员。一个北平市委书记的夫人却过着这样艰苦的生活。 1931年春任国桢被调到天津工作,同年9月任中共唐山市委书记。10月9日,他以中共河北省委特派员身份到山西工作,21日由于叛徒出卖,于山西特委秘书处(太原市典膳所8号)被捕。在敌人的严刑逼供和叛徒的无耻指证下,他大义凛然、威武不屈,于1931年11月13日被阎锡山杀害,年仅33岁。 任国桢牺牲时因陈少敏有孕在身,一直对她保密,女儿生下来以后才告诉她,她当时很悲痛,她带着孩子怎么工作,于是她带着8个月的女儿回老家,交给她母亲,她又回到天津一带,继续干工作。结果,过了七八个月家里来信说,她女儿一岁半时得麻疹夭折。1931年到1932年之间,陈少敏忍受了丧夫失女的悲痛,坚持跟着党走,为党做工作,革命意志丝毫不动摇。陈少敏有始至终没有忘记任国桢,直到晚年,陈少敏还把任国桢的照片挂在卧室内,让他的照片陪伴自己每一天,从心底里想念他。 任国桢牺牲后,1932年陈少敏任中共天津市委秘书长,妇女部部长。同年10月被捕,1933年1月获释。3月调任中共唐山市委宣传部部长。1934年1月在天津负责主办中共河北省委的刊物《实话报》。9月以河北省委妇女委员会代表的身份到冀鲁豫和冀南特委帮助开展妇女工作。1935年5月任中共冀鲁豫特委组织部部长,后任特委副书记。 1937年,陈少敏在延安中央党校学习时,同班的原湘鄂赣省委书记涂正坤的妻子在长征途中遇敌人包围生死不明,二人在经历相似的情况下有了感情,结了婚。不久,涂正坤的前妻突然来信,说自己从敌人大屠杀的死人堆里爬了出来。涂正坤接到消息后感到很为难,已经跟陈少敏结婚了,陈大姐人这么好,大家都知道,现在自己原配妻子又有消息了,涂正坤处在两难的地步,不知怎么处理。这时的陈少敏虽然爱着涂正坤,但她是党的高级干部,历来处理问题顾全大局,就跟涂正坤讲:“老涂,咱俩赶快分手,你呀回到你妻子那边去。我们俩夫妻做不成,还是革命同志嘛。”涂正坤还有点拿不定主意,她就说他:“你不要搞错呀,我不是在情人怀抱长大的人,我是在党的怀抱长大的,我能承担这个压力,没关系的,不能因为我破坏了你们原先的夫妻。”说话办事雷厉风行的陈少敏三言两语就将涂正坤的顾虑打消了。当带着自己简单的行李,回到集体宿舍后,看到涂正坤的身影消失在夜幕中,陈少敏再也忍不住的眼泪才夺眶而出。 1939年6月12日下午3时许,驻平江第九战区第二十七集团军司令杨森所部策划反共事变。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平江惨案,涂正坤在这次惨案中壮烈牺牲,时年42岁。 经过两次婚姻经历,尽管陈少敏身居要职,身边不乏有上级、下级及追求她的同事,但她一直没找到称心的伴侣,直至病逝。 ◎ 简历1937年11月,陈少敏离开延安到南昌,任中共江西省委妇女部部长,为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组织和团结广大妇女奋起抗日,付出了极大的努力。 1938年5月调任中共河南省洛阳特委书记,7月任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部长。1939年同李先念率领小部队,先后到达鄂中地区创建抗日根据地,任中共鄂中区委书记兼任新四军鄂豫挺进支队政治委员。 1940年1月改任中共豫鄂边区党委书记。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后,部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五师,她任副政治委员。1943年1月任中共豫鄂边区党委副书记,为建立豫鄂边区敌后党的组织、创建革命根据地、发展中原敌后游击斗争,做出了很大成绩,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主持一个地区全面工作和直接领导武装斗争的少有的女领导干部。 1945年6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候补中央委员,10月后任中共中央中原局组织部部长。 1946年担任中共中央中原局组织部部长(中原局常委)见照片:(1945年1月新四军五师大悟山驻地合影前排左起:陈少敏,中共中央中原局常委(怀抱郑位三之子郑非迟)、尚晓平、程里(新四军五师政治部直属政治处主任)。 中排左起:夏农苔(新四军五师干部旅政治委员)、蒲云(郑位三夫人)、胡志学(任质斌夫人)、何建平(张树才夫人) 。 后排左起:刘少卿(新四军五师参谋长)、张体学(新四军鄂东军区司令员)、郑位三(中共中央中原局代理书记)、李先念(新四军五师师长兼政治委员)、张树才(新四军五师政治部副主任) 时,国民党反动派调集30万军队,将中原部队6万人包围在鄂东宣化店地区。中原局根据中央决定分三路突围。当时队伍里有2000多名地方干部,她提出“沿途化装,疏散不直接参加作战的干部,以减轻部队的压力”这一关键性措施,保存了一大批有丰富斗争经验的干部。 1949年6月,调到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全国纺织工会主席、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1954年12月和1959年4月,被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1956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 1957年担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党组副书记。 1965年1月,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届常务委员会委员。1977年12月14日因病于北京逝世。 ◎ 故事一九三四年的秋天,陈少敏以省委妇女代表的身份,来到内黄县沙区一带开展妇女工作。因为她从小没有缠过脚,群众都叫她“陈大脚”,妇女们管他叫“陈大姐”。 陈大姐来到内黄县沙区以后,经常在千口、马集、化村、井店等村庄活动。她除了和党的负责人王从吾、王卓如、张增敬等人联系工作外,和妇女党员张栋、王先荣、赵兰枝、王山兰混得很熟,就像一家人一样。她们一起到沙窝里拾枣、捋野菜,到硝河的芦苇丛里秘密开会,发动妇女们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 一九三五年初,千口村天主教堂把赵家祠堂的一口大钟抢去,挂在教堂门口,作为跪经做“弥撒”的警钟,天天敲钟行礼颂经。特别是“礼拜”,敲得更响,群众对这件事都很气愤。有一天,清丰县一个叫杨玉子的铁匠在千口村头生炉打铁。他听到钟声后,问这是干啥的?人们对他说,教堂敲钟做“礼拜”。杨玉子顺着话题说:清丰县有一个女教徒仗势欺人……。这话传到了天主教头头的耳朵里,他们就把杨玉子叫到教堂,痛打了一顿,并罚款请客两桌。这件事更加引起了千口村群众的不满。陈少敏借此时机,发动妇女党员张栋出面,组织了妇女“叩头会”,得到了群众的支持,仅千口村就有300多名妇女参加了这一组织。 农历正月十三,“叩头会”在妇女党员的带领下,像潮水一般涌进教堂大院。她们把天主教头头拉出来进行说理斗争,并把教堂抢走的大铁钟夺回来,重新挂在了赵家祠堂门口,群众在大街上鸣放鞭炮,庆贺斗争的胜利。 天主教头头挨了斗,随即向国民党濮阳县当局告状,诬蔑共产党组织农民暴动,为首的是女共产党“陈大脚”。当时,陈少敏因和王卓如、张增敬一起组织“穷人会”,进行抢秋、借粮和卡枪活动,已经引起了敌人的注意。天主教头头告状后,国民党濮阳县当局认为陈少敏确实是共产党,于是立即悬赏通缉陈少敏。 群众听到这个消息后,都为陈少敏的安全担心。千口村一位六十多岁的赵妈妈拄着拐杖走到濮阳城,探听敌人的动静。回来后,她向陈少敏说:“你别管啦,花钱由俺拿,官司由俺打!” 陈少敏遭通缉以后,住在千口村张栋家后院的一座草屋里,一连十几天没有出门,由张栋家的雇工王六麻子天天给她送饭吃。一次,陈少敏在院子里活动,被西院地主赵绍福的老婆从楼上看见了,她便在大街上散布说:“张栋家窝藏着肉票。”张栋怕敌人发觉来搜查,就让六麻子撑着船,连夜渡过硝河,把陈少敏转移到了马集村王秀花的家里。 那时,民团天天出动捉拿她。为了躲避敌人,陈少敏常常踩着敌人的脚跟走,敌人进村她出村,敌人出村她进村。一天拂晓,她让王秀芝十几岁的儿子庆丰带路,由马集到化村去,走到三孔桥西边一座土窑附近,听村里出来的人说,民团到化村抓人。陈少敏心想,自己还没有到,怎么敌人就知道了呢?于是,她急忙躲进土窑里,让庆丰在窑外装着采野菜,监视敌人的行动。谁知到了太阳偏西,敌人还没有出村。她又让庆丰去村里察看,庆丰回来说敌人已经走光了,她才进了村。晚上,庆丰的奶奶煮了一锅野菜汤,陈少敏喝了一大碗,便去妇女党员赵兰枝家牛屋里睡觉。陈少敏告诉赵兰芝,她要到野庄去参加县委会,想借兰枝男人的衣服,女扮男装,还让兰枝扮成媳妇,像夫妻串亲戚一样,一同去野庄。兰枝听了,觉得又好笑又担心。 兰枝连夜和了一盆好面。第二天一早,她蒸了一锅白馍,用竹篮盛上,让陈少敏穿上男人的大褂,扎上一条大腰带,头扎羊肚手巾。化装停当,二人上路了。 到了野庄村南头,突然从村里出来两个背大枪的民团团丁。她躲藏已经来不及了,而且这时再躲避反而会引起团丁的怀疑。于是她们迎着团丁,大大方方地向前走去。 两个团丁问:“干什么的?” 陈少敏是山东寿光县人,兰枝怕她说不好河南话,急忙回答说:“走娘家。”两个团丁根本没听兰枝说什么,四只眼睛一直盯着陈少敏胳膊弯挎着的馍篮子。一个团丁走到她面前,伸手扯下了盖馍篮的带穗手巾。这时,陈少敏显得非常镇静,她学着河南话说:“这馍是俺看小孩他舅的,兄弟饿了就吃吧!”说着,顺手拿出两个白馍递给了团丁。两个团丁又从篮子里抓了几个,大口大口地吃着扬长而去。陈少敏向兰枝使了个眼色,二人进村,拐进一个胡同,向共产党员郭法堂家走去。一九三六年六月二十一日,县委负责人张增敬约定陈少敏到邵村张怀三家接头,陈少敏冒着雨来到邵村。次日天刚亮,国民党濮阳专员丁树本派人突然包围了邵村。张增敬被捕,陈少敏机警地躲到厕所里,翻墙跳到了张怀三的邻居家,因天不亮看不清楚,跳墙时正巧掉进邻居的水缸里,弄得浑身水淋淋的。陈少敏顾不得这些,顺墙根摸出村,钻进了庄稼地。 从此,陈少敏离开了沙区。沙区的妇女不知陈大姐的下落,常常为她担心。王从吾的姐姐王先荣放心不下,就打扮成一个讨饭的妇女,挎着篮子,拿着打狗棍,走村串户,四处打听陈大姐的消息。有时在地里看见一座新坟头,就进村询问谁家死了人,是男是女?王先荣在外边寻找了一个多月,也没有找到陈大姐。后来陈大姐在清丰听到这个情况,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 杰出的女将在经历过革命战争的老一代共产党员中,人称“陈大姐”的陈少敏享有很高的威信,毛泽东曾称赞她是“白区的红心女战士,无产阶级的贤妻良母”,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沙场上,她又是一员杰出的女将,这位女革命家的高风亮节,多年来一直被人们怀念和称赞。 陈少敏这一名字,是参加革命后为秘密工作需要所起。这位女革命家原名孙进修,1902年出生于山东寿光县农家。父亲曾于辛亥革命时从军当过连长,回乡后一边租佃田地耕种,一面教小学。陈少敏自小就随父读书,后来被送到教会学校,接触到西方的思想和一些科学知识。13岁时,为解决家境困难,曾独自到青岛日本纱厂当过半年童工。19岁时,家乡遇灾荒,父兄等因病饿死,陈少敏又步行250公里到青岛再当女工。 过了两年牛马般的苦工生活后,陈少敏于1923年加入了邓恩铭等人组织的秘密工会,因参加罢工被厂方开除,又到潍坊进入美国人开办的文美女中读书,于1927年在校内秘密参加了共青团。1928年,她转为共产党员,并奉派返回青岛领导工人运动。此时,陈少敏只有二十多岁,却因老成持重被同志普遍称为"陈大姐"。在北方的七年白区工作中,陈少敏坐过监狱,也忍受过丧夫亡女之痛。1935年,她化名"老方"到冀鲁豫特委担任组织部长时,动员起成千农民起来斗争,还建立了一支300人的游击队。反动政府惊恐之余,到处通缉“共党女匪首大脚老方”。 1937年,陈少敏到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后,同新婚丈夫一同南下工作。翌年,她到河南任省委组织部长,在确山县“红色竹沟”主办教导大队,并兼任游击队政委。不久,她率部东进与李先念会合,鄂豫独立游击支队编为新四军第五师,李先念任师长兼政委,陈少敏任副政委。这位在边区人称“女将军”的副政委还带头赤脚下田。“陈大姐,种白菜,又肥又大人人爱”的歌谣一时传遍中原地区。 解放战争开始后,陈少敏任中原局副书记兼中原军区副政委。部队被敌包围时,同志们劝她撤走,她却坚持留下。当蒋介石下令"活捉李先念、王震、陈少敏"之际,中原军区部队已奋勇冲出包围圈。在突围的千里征途上,陈少敏虽然患病,却拄着一根树棍坚持随队行军。 解放以后,陈少敏担任全国纺织工会主席,曾发现和培养了郝建秀等女工典型,在党的八大上,她当选为中央委员。 “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她受到冲击,不过因威信高,1968年还被允许参加中央八届十二中全会,会上最后表决“把刘少奇永远开除出党”的决议时,她伏在桌上拒绝举手。当时发表的全会公报虽宣布“一致通过”,历史事实却是缺了陈少敏一票;康生、江青之流为对陈少敏进行打击,借故将她赶出北京送往河南罗山劳动。在那里,她患病导致半身不遂,“九·一三事件”后才得以回北京治疗;1976年10月,她欣闻粉碎“四人帮”的消息后曾希望能重新工作,却不幸于1977年12月因病逝世。 ◎ 唯一一位没有举手同意开除刘少奇党籍的人1968年10月,八届十二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的有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各省市负责人、军队的代表及红卫兵领袖计132人。会议有一个议程,通过《关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罪行的审查报告》,会上最后表决“永远开除”刘少奇党籍的决议。当时的表决方式是举手,有131人都举手表示赞成这个提案,只有一个人没有举手,这个人就是陈少敏。 有人说时势造英雄,战争年代,枪林弹雨,多少英雄前赴后继,英雄辈出,陈少敏就是战争年代英雄中的一员。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沙场上,她是一员杰出的女将,中原解放区的开拓者之一。毛泽东曾称赞她是“白区的红心女战士,无产阶级的贤妻良母”。可是,“文化大革命”中,尽管“洪流”滚滚,却没有将当年铮铮铁骨的陈少敏造就成英雄。 晚年的陈少敏尽管年老体弱,但还是保持一身铮铮铁骨,一身正气,令中国的男人们汗颜。当人们说起刘少奇冤案时,胡耀邦曾激动地说过:“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大家都犯过错误,都举了手。就是陈大姐没有举手,没有犯错误……”说她当时不投这一票是“相当了不起的,具有很大的勇气”,胡耀邦提到的陈大姐,就是陈少敏。 事后有人记载,在党的八届十二中全会上,当通过《关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罪行的审查报告》时,当代表们齐刷刷的手臂举起来表示通过时,只有陈少敏趴在桌上,用装睡表示自己鲜明的态度。第二天当套红的《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首都大报都刊登了八届十二中全会的公报,全国的宣传机器宣传“一致通过”的时候,就在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日子里,有一位像农村老太太打扮的老战士,用手中的拐杖敲着地,对来探望她的老同志说:“一致个屁,我就没有举手!”她就是陈少敏。 当时,陈少敏参加八届十二中全会,还是周恩来总理点的将。在那个寒冷的北风袭击着京城,陈少敏是带着病拄着拐棍参加党的八届十二中全会的。她患有严重的风湿性心脏病、关节炎、肾脏严重下垂,腿脚已经很不利落。按照医生的“判决”,她已是病入膏肓了。那年她才66岁。 当时的环境、当时的气氛,是不容许人们有不同意见的。也许,此时的陈少敏已经做好了最后的准备:人生七十古来稀,快70的人了,他们还会把自己怎么样?也许,是她“心底无私天地宽”,把一生交给了共产主义事业,来去无牵挂,所以才敢有如此举动。事后人们说:也只有她,才敢不举手。 当年大红大紫的康生阴沉着脸找到陈少敏问:“你为什么不举手?”同康生打交道,已经是多少年的事情了。全会期间,他们也曾有交锋。陈少敏对身居高位的他并不惧怕。她回答说:“这是我的权利。”声音虽然不高,却足以令人震撼了。陈少敏,一个瘦弱女子,面对淫威,在真理、良知与个人权力、利益发生冲突时,她不顾个人安危毅然选择了真理与良知。 康生一伙人说陈少敏:“你这个人,连乡下老太婆的觉悟都没有哩!农村老太婆的觉悟都比你高!” 而熟悉陈少敏的人都说:“大姐之所以在中央全会上敢投反对票,是由她的政治责任感、她的党性以及她独特的个性所决定的。” 有人认为:陈少敏敢讲真话,是因为她资格老,没有人敢惹她。 有人则认为:她没有家庭、没有儿女,一切都无所谓…… 这些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都不够全面。熟悉她的人都说,她之所以那么做,是由于她的责任感、她的党性以及她的独特的个性决定的。只要了解了她的历史,就会觉得她那么做是很自然的。 陈少敏是我们党内长期负责一个地区全面工作的女领导干部之一(这在中国共产党内属凤毛麟角),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仅有3位女委员,她是其中之一,另外两位是邓颖超和蔡畅。 2 高能物理研究员陈少敏,1965年9月生于广西南宁,研究员。 199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粒子物理实验博士学位。从2005年4月起在清华大学任职。 博士毕业后,先后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直线加速器实验室做访问学者,法国巴黎大学十一分校与法国粒子与核物理国立研究所所属的直线加速器实验室担任外国研究员,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粒子与核物理国家实验室担任助理研究员,日本东京大学宇宙线研究所担任日本学术振兴会北美短期外国人特别研究员。 一直从事粒子物理实验方向的研究工作,以达到检验标准模型这一描述基本粒子相互作用理论和寻找模型以外新物理的目的。完成了对自然界最重之轻子属性的研究;测定了基本粒子之奇异夸克的质量;研究了稀有K介子衰变,给出了电荷与宇称破缺可能存在超出标准模型以外新物理的结论,有助于解开自然界反物质消失之谜。除此以外,还参与了加速器中微子振荡方面的研究工作。自从在清华大学任职以后,负责组织清华大学中微子物理研究小组,参与日本超级神冈中微子实验和中国大亚湾核电站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希望能够进一步了解中微子的各种属性,寻找可能存在于轻子部分的电荷与宇称破缺,以及研究宇宙超新星爆发并可能演变为黑洞这一过程的相关物理问题。 3 浙江庆元绿洲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男,1959年9月出生,浙江庆元人。中共党员。现任浙江省庆元县绿洲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主要业绩:长期从事企业管理工作,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工作实践经验。廉洁自律,模范执行党的有关方针政策,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开展反腐倡廉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多次受到上级的表扬。 曾主写和起草多篇主要文稿、政策性文件、改革规划、调研报告,在全国、省级杂志、报刊中发表论文多篇,其中《积极为支局营造绿色环境》一文人编《中国报刊经济信息总览》。 4 澄海远东国兰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少敏,1962年出生,祖籍广东汕头。中国兰花协会副会长,中国寒兰研究会顾问,中国大陆台商国兰联谊会荣誉理事长,广东省兰花协会副会长,日中兰蕙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台湾国兰联合总会首席顾问,台湾细叶兰协会顾问,台湾四季兰协会顾问,政协广东省汕头市委常委,广东省澄海远东国兰有限公司董事长及日本全国寒兰联合会顾问。 《中国兰花》杂志主编、著名兰花专家刘清涌曾经这样谈到远东公司的现状:“以陈少敏为董事长的远东国兰有限公司,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国兰企业。栽培收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绝大部分国兰精品,春兰、蕙兰、春剑、莲瓣兰、豆瓣兰、建兰、墨兰、寒兰等国兰名品应有尽有……” 为了保护越来越稀缺的兰花资源,在农业部和广东省农业厅的支持下,陈少敏已斥巨资建立了“中国兰花资源保护开发中心”,旨在保护和开发中国兰花稀有名贵的品种,挽救一些兰花名品在贸易流通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流失和断种,同时,为国内外的兰友搭建一个兰花文化的交流平台,让世界各地的兰花爱好者到汕头旅游时有个寻芳闻香的好去处。 5 湖北省黄冈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黄冈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简介陈少敏,女,1970年7月出生,汉族,湖北浠水人,研究生学历,2008年12月加入民盟。现任湖北省黄冈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 履历1990年9月至1999年6月任浠水县望城实验中学教师; 1999年6月至2001年2月任浠水县马垅镇副镇长; 2001年2月至2002年9月任浠水县散花镇副镇长(其间:1999年6月至2001年6月在湖北大学中文专业学习); 2002年9月至2003年12月任浠水县工商联合会会长; 2003年12月至2009年3月任红安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其间:2004年9月至2007年7月在湖北省委党校经济学专业学习;2007年4月至2007年7月在武汉市科技局挂职); 2009年3月至2011年11月任黄冈市粮食局局长; 2011年11月任民盟黄冈市委主委、黄冈市粮食局局长; 2012年1月任黄冈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 工作分工负责教育、卫生、体育、计划生育、妇女儿童等方面的工作。分管市教育局、卫生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体育局、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黄冈职业技术学院、鄂东职业技术学院,联系市妇联、黄冈师范学院、黄冈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承担市长交办的其他工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