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旗材 |
释义 | 满族、达斡尔族等北方民族土葬中所用的棺材。又称满材、鞑子荷包、葫芦材、大葫芦材。 满族历史上曾有过野葬、火葬、土葬等多种形式,近代以土葬为主。这种棺材不同于汉族样式(称民材、汉材、蛮子材),民材是上宽下窄的木槽式,上盖棺盖,平顶,长立方体形,或稍有倾斜;旗材棺盖则是起脊的,如屋脊,中间隆起,两边倾斜,横断面为(五边形)型,是从火葬上尖下方的棺材演变过来的。棺材头钉一块象征火焰的风火翅,或曰(木质)五指状寿头。北京一带,此木作葫芦状,因曰葫芦材。这种葫芦形状,是为了棺木入葬时,挂貂时使用,反映出满州人在东北时,以狩猎为主的生活特征。总之旗材“体瘦而高,式如箱柜,自下而上,越上越畸。”孝子站在棺两侧,只见头顶不见面目,汉材则在人胸肩处,且旗材盖高,叩棺如两槽之相合,吻合甚好。旗棺棺头及棺内亦多讲究,常绘楼阁及日月星辰,给死者制造安适理想的境界。未婚死者用“无底棺”。所谓无底棺,即在棺底钻七个孔,是亦给死者灵魂以出入(觅侣)自由。“旗材”,外绘彩画,内底铺谷草、栗树枝。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