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莆仙戏传统科介 |
释义 | 简介《莆仙戏传统科介》由现代莆仙戏一代宗师黄文狄所著。黄文狄是莆田忠门安柄人,是上世纪20-60年代最负盛名的莆仙戏表演艺术家,人称“仙笛”。当年莆田民间素有“仙笛好手工,着手便出笼”的说法,意指黄文狄演技精湛,每演必轰动。 新中国成立后,黄文狄为了传承莆仙戏表演艺术,遴选莆仙戏生、旦、靓妆等各角色当家演员,与自己共同担纲艺术动作“模特儿”,聘请当地著名画家写生绘图,编著成一部图文并茂的《莆仙戏传统科介》。全书18万字,附图813帧,将莆仙戏所有基本动作、表演绝技一一图解,被誉为莆仙戏 “教科书”。 黄文狄于1955年开始搜集资料,1961年夏编成。他1957年在莆田县戏曲学校任教时,口述整理了《莆仙戏传统科介》一书。全书18万言,插图1000多幅,书后附莆仙戏史和莆仙戏唱腔简介,对莆仙戏各行当别具特色的表演程式,如生脚的“抬步”、“摇步”、“拖步”,旦脚的“蹀步”、“摇步”、“千金坠”,净脚的“挑步”,末角的“老步”,丑脚的“七步跳”等以及各行当的精湛扇法、肩功,都作了精详的论述。 出版《莆仙戏传统科介》 1962年,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影印出版,黄文狄著述,谢秋雁、朱蟾痴、陈宗杰整理记录,黄愧群、黄觉予绘图。参加编绘的老艺人有萧开基(花脸)、陈玉麟(武生)、许则廷(大花)、柯文贤(丑)、陈金魁(文生)、林炉(大花)、温吓维(丑)、陈细毜(花旦)、车新春(老旦)、陈金标(武旦)、陈国珍(正旦)、陈玉兰(正旦)、花旦春(花旦)、黄铸新(丑)、靓妆铿(净)等。全书分凡例、旦角之部、生角之部、净末丑之部等。并有附录,收谢秋雁《莆仙戏小史》、黄文狄《剧艺生活五十五年》和《论莆仙戏唱腔》等文章。全书约18万字,附图813帧,扉页有1961年8月7日梅兰芳给黄文狄的信及题辞。 引手稿2010年,作为中国现存戏剧中最古老剧种之一,有“宋元南戏的活化石”之誉的莆仙戏,正准备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在此时,被誉为莆仙戏 “教科书”的《莆仙戏传统科介》手稿流失民间40多年后,重新现身。 莆田市政协退休干部余平日前将其珍藏多年的《莆仙戏传统科介》手稿无偿捐献给了莆田市莆仙戏申遗办,希望能够为莆仙戏申遗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文革期间,余平到剧团将这份《莆仙戏传统科介》珍藏了起来。余平说,文革时很乱,他就偷偷把三本《莆仙戏传统科介》包起来,带回到莆田黄石老家,放在牛棚底下的一个墙洞里。 莆田市艺术研究所所长林金标表示,这三本书很有价值,能看到这么完整的莆仙戏“教科书”,大家心里很高兴;下一步争取将《莆仙戏传统科介》整理出版,为莆仙戏传承发扬“添薪”。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