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平头山组 |
释义 | 资料地层名称:平头山组 地层名称(英文):Pingtoushan Fm 阶代码:Jx 地区代码1:4 地区代码1:0 命名1968年甘肃省地质局区测二队命名。命名剖面位于甘肃肃北蒙古族治县马鬃山主峰以西65km 之平头山(96 22′E,41 32′N)。 沿革修泽雷等(1964)将分布于北山地区以碳酸盐岩为主的地层命名为圆藻山群,归“震旦系中统”。甘肃省区测二队(1968),根据叠层石资料,将该群对比为蓟县系,改称平头山群,划分下、中、上三个岩组。沈秉凯(1974)公开发表上述划分和命名后,广为引用。1980年甘肃省区调二队在该群上岩组发现叠层石(Aldania,Linella,Gymnosolen和Inzeria等群),遂将上岩组划归青白口系(命名为大豁落山群),原中、下岩组仍为蓟县系平头山群,重新划分为上、下二亚群。甘肃省地矿局(1989)沿用上述划分和命名,仅改划为上、下二岩组。甘肃省地矿局地层清理组(1993)将下岩组改称平头山组,与蓟县系对比;上岩组称野马街组,归青白口系。 特征为一套碳酸盐岩夹碎屑岩建造。按岩性特征可划分上、中、下三部。下部:灰-灰黑色含燧石结核、条带白云岩,富含叠层石Conophyton indigestum, C nodosum,Jacutophyton f,, kussiella f., Baicalia cf. Rara等;中部:灰白色钙质石英砂岩、竹叶状灰岩和鲕状灰岩,砂岩具交错层及波痕,含叠层石Baicalia f.等及微古植物Trachysphaeridium sp., Pterospermopsis sp., Brochopsophosphaera sp.等;上部:灰色薄层状细晶灰岩夹白云岩,含叠层石Giganstraticonnus regularis,Anabaria f,, Scopulimorpha f.等。底部与下伏长城系古硐井群呈假整合接触,区域上多为整合接触,个别地段可见不整合接触。总厚度约3000m。该群主要分布于甘肃罗雅楚山、平头山、双鹰山、小马鬃山、大豁落山等地。横向上,岩性较稳定,但厚度变化较大,内蒙古额济纳旗望旭山西南,厚4164m,碎屑岩增多;甘肃金塔县大红山及新疆穹塔格一带,以含叠层石白云岩为主,厚仅1000m。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