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于澍燕 |
释义 | 简介1962年出生于湖南。 教育背景: 兰州大学化学系理学学士(1983年)和硕士(1991年);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理学博士(1994年); 工作经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实习员(1983至1988年);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博士后研究(1994至1997年)及副研究员(1996年);日本分子科学研究所和名古屋大学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1997至1999年);美国德州农工大学(Texas A & M University)化学系研究助理(1999至2001年);香港大学化学系研究助理(2001至2002年);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2001年),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2至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化学系教授(2004年12月至今);兰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讲授课程:无机化学、超分子化学、分子材料学 主要研究方向1.分子智能材料的新颖设计与合成(包括:分子传感器、分子纳米微容器、分子机器与分子器件等) 2.自组装化学与仿生 3.超分子手性 主要科研项目与课题 1.中国人民大学责任教授启动基金(150万) 2.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30万):构筑手性发光金属有机自组装材料的手性超分子工程 Selected Publications 1.A Chiral Luminescent Au16 Ring Self-Assembled from Achiral Components.J. Am. Chem. Soc.2005,127,17994-17995. (被Science作为Editor’s Choice评述:Science 2005, 310, 1745). 2. Modular Cavity-Tunable Self-assembly of Molecular Bowls and Crowns as Structural Analogues of Calix[3]arenes.Angew. Chem.2003,115(6), 710-714; Angew. Chem. Int. Ed. 2003,42(6), 686-690. 3.A Calix[4]arene Carceplex with Four Rh24+ Fasteners.J. Am. Chem. Soc.2004,126,1518-1525. 4. Hydrophobic Assembling of a Coordination Nanobowl into a Dimeric Capsule which Can Accommodate up to Six Large Organic Molecules.J. Am. Chem. Soc.2000, 122, 2665-2666. 5. Nanometer-sized macrotricyclic complexes self-assembled from ten small component molecules.Angew. Chem.1998, 110 (15), 2192-2196; Angew. Chem. Int. Ed.1998, 37(15), 2082-2085.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