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批判犯罪学
释义

犯罪原因的基本理论

功利主义哲学研究

以贝卡利亚、费尔巴哈、边沁为代表的古典犯罪学派从人的自由意志出发,运用功利主义哲学思想来解释犯罪原因。他们认为,人类都具有趋乐避害的本性,人们为了追求快乐,逃辟痛苦,就会选择一些犯罪行为进行实施,这是人类意志自由在犯罪领域的表现。因此,要遏制犯罪,就必须让犯罪者感到犯罪所得到的快乐将被刑罚惩罚的痛苦所抵消。

生物学研究

以龙勃罗梭、加罗法洛为代表的犯罪人类学派从人的生理因素出发,运用实证主义哲学理论解释犯罪原因。他们认为,犯罪是人类遗传的返祖现象,一些人天生就是犯罪人,在他们身上有一些灵长动物的生理特征,他们不能也无法溶入文明社会,他们的犯罪是一种必然现象,犯罪是不能被消灭的,只能控制或者减少。

社会学研究

以菲利、李斯特为代表的犯罪社会学派从现实的社会出发,运用社会学理论解释犯罪原因。他们认为,犯罪的主要原因不在于人的生理特征,而在于社会。强调犯罪是受人的后天社会环境的影响或者外界刺激决定的。遏制犯罪就必须改良社会环境。在此同时,他们也不否定人的体质特征对于犯罪的作用。此后,犯罪学理论相继出现了麦登的“社会反常状态理论”;米勒的“亚文化理论”;萨瑟兰的“差别交往理论”;塞林的“文化冲突理论”;埃里森的“标签理论”等,都试图探寻犯罪的根本原因,提出了各自的良方。但是,犯罪在资本主义社会一直没有得到根本的遏制,犯罪学理论到了十字路口,犯罪学应当向何处去。批判犯罪学理论适应社会的需要应运而生。

经济学研究

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芝加哥大学商学院教授加利·贝克,以奖励其在犯罪经济学领域做出的伟大贡献。从此,犯罪经济学作为一个崭新的领域开始进入犯罪学家的视野,并且发展得越来越快。

批判犯罪学理论

简介

批判犯罪学理论,又称“激进犯罪学”、“新犯罪学”。这一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理查德·昆尼、约翰·威尔德曼。其二人所作的《TheProblemofCrime》(中译名《新犯罪学》)是该学派的主要著作,该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在该书中得到了充分的阐述。

对犯罪的定义

与一切犯罪学理论一样,批判犯罪学理论在批判了以往犯罪学理论的犯罪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犯罪定义。批判犯罪学理论认为,犯罪一词的含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探讨犯罪问题的社会角度,这种不同根源于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不同理解。人们是根据不同的社会历史情况来使用各种各样的犯罪概念的。以往的犯罪学理论就都局限于官方的犯罪定义,而按照官方的理解,犯罪就是一个行为违反刑法时才是犯罪,认为犯罪是一种法定情形,一种由国家机关为某些行为者和某些人设定的情形。这种观点就把犯罪的概念限制在既定的社会制度以及对于现实的生活的解释之中。这就可能造成盲目遵守现存的社会秩序的状况。只承认官方的和法律上的犯罪定义,就意味着被迫承认法律上规定不为犯罪的行为如帝国主义、剥削、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等和不被控告的行为如垄断、政府腐败等已不在犯罪学分析的范围之内了。因此,需要一种不为官方的、既定的犯罪定义所束缚的批判犯罪学理论的犯罪定义,这种定义最好不要定义为法律规定的某种行为,因为这样规定犯罪行为,对于现实社会生活来说,显然过于简单。批判犯罪学理论将犯罪概念分为五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对刑法范畴在立法阶段的运用;第二个层次是逮捕阶段,是犯罪范畴在逮捕阶段的运用;第三个层次是起诉阶段,是犯罪范畴在起诉阶段的运用;第四个层次是审判阶段,是犯罪范畴在审判阶段的运用;第五个层次就是批判犯罪学的犯罪概念,它表明,犯罪未必是违反刑法的或者法律范畴之内的行为,它是一种对人权的违反。在批判犯罪学理论看来,前四层意思合并形成了犯罪的法律概念,在这里,犯罪是一个法律范畴,它所指的是一个政治组织社会中的有权机关所规定的某些行为。第五层意思则是大众普遍运用的一种,它所指的行为未必是违反刑法的或者法律范畴之内的行为。因此,犯罪的定义就是“危害社会的侵犯人类基本权利的行为”。

基本理论

批判犯罪学理论的理论基础是“批判理论”,根据昆尼等人的解释,所谓批判理论,就是对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进行不断分析的一种理论,是以反对资产阶级社会理论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为基础的。批判理论是从马克思主义对待社会现实的方法着手的,是从对人们根据阶级斗争和基本生产方式进行理解的社会生活分析着手的,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和法律的制度的观点,从本质上把国家和法律制度看作是社会统治阶级的创造物及其手中的工具。它摆脱了历来为人们所承认的当代西方经院传统的社会学理论,因为它把当代西方的这种社会学理论看作是最终连自己的假设都无力考察的理论。这种批判思维是几代人从18世纪启蒙运动继承下来的一种有理性的思维态度,它强调社会结构中矛盾的和不合理的因素。因此,以“批判理论”为基础的批判犯罪学理论意图“颠覆”旧的资产阶级犯罪学理论,其理论是归属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的,是后现代主义在犯罪学领域中的表现,也是批判法学在犯罪学领域的体现。

批判犯罪学理论认为,当代犯罪学的多元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研究者的理论背景和现实背景的差别,而且反映了他们研究犯罪的直接、具体目的的差别。什么是犯罪学呢?批判犯罪学理论认为,犯罪学“是一门由一系列与犯罪有关的领域构成的学科。这些领域可以容纳多元化的理论观战或构成一个综合性的理论体系。”又由于犯罪学永远形成不了一个统一的领域,因此,犯罪学是由几个相互区别而又相互联系的学科领域和专业兴趣而组成的。犯罪学的实质就是研究三个相互联系的问题,包括刑法的制定;被确定为犯罪的人的人格和行为的发展;社会对犯罪的反应。

寻求资本主义社会的犯罪原因是批判犯罪学理论的一项重要内容,对犯罪原因的研究是犯罪学家最关切的问题之一。对此,批判犯罪学理论采取了激进的态度,认为以往的犯罪学把注意力仅仅集中在犯罪的动机和犯罪人的身上,探求了一些犯罪的生理原因、心理原因和某些社会原因,不敢真正触及犯罪产生的真正原因,无论是实证主义、社会结构派还是现象学派等等,其犯罪学理论自觉不自觉地使得自己成为资本主义的卫道士。批判犯罪学理论认为,对于犯罪的原因应当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为指导,解释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和之间的结构和阶级差别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犯罪。要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犯罪问题首要的不是犯罪的本身,而是社会存在的弊病,必须将犯罪现象与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联系在一起来研究。只要资本主义制度还存在,犯罪问题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消除或者减少犯罪就必须摒弃以往犯罪学理论单纯从犯罪人出发研究问题,只注重改造犯罪人的观点,不能只针对犯罪人个人,而应当注重对社会的改造。只有消除了使人失去人性的条件和资本主义矛盾,消灭了阶级压迫、阶级统治的社会里,犯罪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批判犯罪学理论还批判论述了资本主义法律秩序与国家的关系、资产阶级刑法的本质、资本主义刑法的渊源、资产阶级刑事审判的实质和资本主义法律规则。指出资本主义的法律秩序的目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国家的稳定,资产阶级的刑法本质就是被用来维护国家内的秩序,刑法将一切反对以国家为代表的政治组织社会的恶行规定为犯罪。而为了加强对“犯罪”的惩治力度,美国这一普通法系国家也开始在宪法、判例法、行政法法律之外,加大制定法的力度。刑事审判成了维护现存的社会秩序的重要活动。资本主义的法律规则是建立在资本主义道德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基础之上的。

对我国的犯罪研究的价值

批判犯罪学理论是西方犯罪学理论的一个流派,持这些观点的人以局内人的身份,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批判地分析了资产阶级犯罪学理论,对资本主义社会特别是美国社会中的犯罪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研究,这对于我们了解西方犯罪学研究动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我们研究我国的犯罪问题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2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