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彭江流
释义

1927年1月出生,江西萍乡人。中共党员。1948年毕业于江西省立宜春中学校高中。曾任江西日报者、一级正式编辑、新华社江西分社者、萍乡《地方志》、《文物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中共萍乡市委党史办副主任,现已离休,享受县处级待遇。1948年在高中念书,为配合当时蒋管区风起云涌的以"反饥饿"为主的学生运动,曾有短篇小说《孔子在陈》(三月不知肉味)的创作并发表于《赣西民国日报》。因思想进步,1949年参加中共南昌城工部萍乡特支地下组织。为迎接解放,于1949年参与策划场岐山武装暴动。建国初期,在江西日报、新华社江西分社从事新闻业务期间,主要从事文教、卫生、文艺副刊、政治、工业、农业等方面的采访工作和编辑工作,成为当时省内外知名度颇高的者。在当时的人民日报、江西日报、《工人半月刊》发表了约数十万字的通讯、党史、领袖事迹、文艺作品、随笔。不少作品被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南人民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书籍内。其代表作有《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的历史》(约2万余字),收入1953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党史资料》第二期,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至党的高级干部阅读,并在《工人半月刊》上连载发表。是安源工运史的拓荒者。在新华通讯社江西分社工作时,北京总社1957年《新闻业务》(活页版),刊有总社在全国范围内通报三篇加分好稿,其中有两篇是他写的:"决定加分的好稿:16日广播江西分社者彭江流写的通讯《青春回到"寡妇村"》,字数不多,完全用事实讲话,事实选择得很典型生动,文字也很朴素,说明的问题也很突出感人,这是一篇较受欢迎的稿子。加一分"。这大概是人民日报报道防治血吸虫病第一篇,以后毛泽东挥笔写了《送瘟神》的名诗。《打狗鱼》民间故事,1960年曾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民间故事选》首篇《毛泽东的故事和传说》。1978年后曾任市文化局剧目工作室负责人:与人合撰《智斗美女蛇》,并搬上银幕。其爱好史学我国进入改革开放之初,提倡"盛世修志",才华显露。1982年任萍乡地方志、文物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1983年任市委党史办副主任(当时市委曾发文为市委部级单位)。主编《萍乡古今》系列丛书,以一人之力,历时15载,成书16辑,达300百万言。其事迹曾载湖北大学《史志文萃》杂志1986年第11期《当代史志工作者》专栏,题为《春风伴我撰〈萍乡古今〉》。他所写的《毛泽东第一次来安源时间是1921年冬考证(获江西省中共党史学会优秀论著证书),刊于《江西大学学报》以后曾引起毛泽东文献研究会的注意,以资料会友。1986年夏,"江西庐山文化博览会"曾放大他的照片展出。从1993年起,历时五载,撰写张国焘研究,五易其稿,达百万出言,不少专题已发表于《炎黄春秋》等报刊。如《张国焘奉命阻止南昌起义》、《张国焘大弟张国庶》等。受到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香港、台湾等萍乡籍名人好评。纷纷撰嵌名联、诗、词相赠。1995年被评为"萍乡市十佳老干部"、"萍乡市优秀党员"称号。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9:5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