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潘以和 |
释义 | 人物简介潘以和,1929年出生于广东省南海区西樵镇民乐墟儒林坊福地村,是南海乃至全国最早回内地投资实业的侨商之一,现任华昌疋头有限公司、华昌丝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兼任香港地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常务理事、广东省政协委员、佛山市、南雄市政协委员等职,先後荣获南海市、佛山市、广州市、湖南韶山市荣誉市民称号;参加旅港南海商会等30多个社团,是杰出的爱国人士、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 潘家祖上几代人都从事纺织生意。早在抗战时期,他的家族就已在省、港、澳开设布庄。潘以和在家乡和广州读完小学、中学後,就到香港深造,学成後继承祖业,在香港经营丝绸、布匹生意。他认为生活中衣食住行,衣为第一,深信纺织生意大有可为,於是抓住商机,努力拓展销售渠道,使家族事业从他这一代起更加发达兴旺。 新中国成立时,香港工商界不少人士因为缺乏信心,调走大批资金离开内地,撤回香港。然而,潘以和却反其道而行之。血气方刚的他怀着爱国豪情,把资金从香港调到广州,开办了兆和进出口贸易行。这一举措令香港同行及亲友们大为惊异,有的朋友还劝他放弃北上,不要冒险。正所谓“少年心事当浮云”,潘以和先生却丝毫不为所动,而且怀着爱国之心跨过罗湖桥,进入广州。他说:“新中国成立百业待兴,国民党留下一个烂摊子,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去整顿,做生意要赚钱,但也要为国家出点力。” 潘以和先生的爱国之举,受到广州市政府的欢迎和支持。他致力於帮助政府恢复进出口贸易,为解放初期的广州工商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956年企业开始实行公私合营,潘以和出任广州市工商联常委的要职,并兼任广州市轻工业品出口公司经理,主持轻纺工业品的出口任务。他从一个港商,变成了一位“内地干部”。任职期间,他的实干精神和出色成绩,受到政府和同行的好评,并当选为广州市人大代表,还上北京出席全国工商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这样的殊荣,令他终生难忘。 人生之路总会有风有雨,不可能一帆风顺。1957年,潘以和被错误地打成“右派”分子,遣返家乡农村改造。但他坚信,大风大雨之後定是晴天。 1978年他终於得到平反,不久便获准重返香港继承祖业。提起往事,潘以和认为“祖国是母亲,自己是儿子,被母亲错怪了,责备了几句,这算什麽呢!”他豁达大度的胸襟,令人钦佩。 返港後潘以和还是做老本行纺织生意。他凭着家族在香港打下的基础和自己卓越的经营才能、良好的人际关系,很快东山再起,进而鸿图大展。潘以和身在香港,心系内地,密切关注着祖国经济建设的发展趋势。当中央推行改革开放政策,欢迎港澳和海外企业家到内地投资创业时,潘以和深受鼓舞,立即响应。他率先返回内地,为家乡南海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开展来料加工和补偿贸易等业务,又投资100万港元合作开办了纺织厂、电子厂、塑料厂等。他是广东乃至全国最早回内地投资实业的先行者之一,其爱国热忱,在港澳同行中产生很大影响,接着他又在深圳等地投资办厂。为了加快祖国西部建设,他在1991年应陕西省人民政府之邀,到咸阳市考察。这个关中古城的纯朴风情和良好的投资环境,深深吸引了潘以和先生,他当机立断,和几个好友一起创立了“陕西华昌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总投资达3000万港元,成为当地外资大户。建成後的华昌公司成为闪耀在黄河岸边、秦岭山下的一颗工业之星,为祖国西部增添熠熠光彩。 潘以和先生以他睿智的商业头脑和先进的管理理念,使香港和内地的商务不断拓展。此後,他又在香港创办了华昌疋头有限公司、华昌丝绸发展有限公司、国际新能源新技术联合集团有限公司、均润棉业有限公司,与内地二十多个省市建立贸易往来,产品销往世界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如今他又将事业拓展到地产领域,在香港、广州、佛山等地,均有他公司开发的楼宇。 人物印象想知道“平和”是什么意思?不用忙着翻词典,只要看潘老一眼,听上一席话就明白了。 就像他的名字一样,潘老的相貌极具亲和力,永远微微的笑颜,说话声音不大,柔和细长的,天塌下来也不会跟你急。还有就是他平缓的脚步,许是上了年纪的缘故,潘老只能跺着碎步走路,但他似乎很享受这种方式,而轻易不喜欢别人搀扶,就这样坐地铁,坐公共汽车。 见家乡的媒体专程来采访,潘老很是激动,把我们约到香港当地鼎鼎有名的鸿星酒楼,记者幸运地吃到了有生以来最贵的一顿午餐。而在平时,他的午餐可能只是两碗米饭,几碟小菜。 菜点得太多了,吃到后来我们都没了劲头,这时潘老平和地转动餐台,把点心、水果转到你跟前,然后平和地说:“你吃,别浪费,全部吃完。”即使下咽的食物已到脖颈,你也没有任何勇气拒绝他的平和,乖乖伸出筷子夹完自己的“份儿”。最后剩下的两个流沙包,他打包了。 如果这只是生活琐事,那么纵观其一生的爱国情怀就更有说服力了。谁能想到,一个在反右斗争中被批判、背了20余年“黑锅”的“右派”分子,在终于得以逃脱前往香港定居的短短几个月后,又“固执”地重返内地投资办厂、创建社团、慈怀梓里。平和友善、豁达大度如是,无不令人叹服。 潘以和是南海乃至全国最早回内地投资实业的侨商之一。 这段时间,78岁的旅港南海乡亲潘以和在香港和内地之间频繁“飞行”。就在两天前,他又不顾高龄启程飞往北京,参加一个慈善活动。香港庆祝回归十周年在即,已有多个社团邀请他出席当天的纪念活动。 “天天开会。”这句话从一个老人家口中吐出来,不禁令人惊诧。可潘老就是这样天天“开会”———不是公司业务,而是社团和慈善活动。 常人不敢想象,一个曾在反右斗争中被打成“右派”分子的企业家,改革开放政策甫出,即返回南海等地投资办厂,并乐善好施慈怀梓里,先后向家乡捐资1000多万港元。 几十年往事回首,尽管至今仍不敢妄称“红色企业家”,但早年的潘以和就已经是闻名遐迩的爱国人士。 潘老出生在西樵镇民乐墟儒林坊福地村,家族的几代人均从事纺织业生意,抗战前已在广州、佛山、香港开设布庄。小学时,他随姑妈前往香港读书。“我读书挺厉害的,不是第二就是第三,不过没考过第一。”回味那段时光,潘老不忘幽默一把。 好景不长。1941年春节后,香港沦陷,仅上了两年学的潘以和被迫结束快乐童年,随人潮躲避战乱之苦。很快,潘以和随家人前往广州,在那继续上学。那段时间,一批批亲戚从香港回来,都说沦陷后米要轮着领,又没工作,生活极其艰难。 在返穗躲避战乱的人潮中,给潘以和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行路上广州”。“他们沿着铁路线走,经过深圳再到广州,起码得要个十天八天。”此后,“行路上广州”成为港澳俗语,一度是“低效率”、“无事找事”的代名词。1993年,香港有7位市民结伴步行上广州,并向身边的亲朋戚友募捐。翌年,他们将此创意提交给香港社团“苗圃行”,组织成为一年一度大型宣传筹款活动,“行路上广州”便由一个笑话变成颇具社会意义的慈善事业。不完全统计,此项筹款活动已动员香港同胞和内地热心人士为国内基础教育捐款逾1亿元之多。 在广州待了两三年,爷爷回到乡下,潘以和转往佛山念书,第二年又转至南海。多番辗转,他终于把中学读完。其时家族生意很是兴旺,潘以和的读书生涯随之结束,成为叔父生意场上的帮手。 凭借勤奋好学的精神和祖传天赋的经商头脑,新中国成立时,年轻的潘以和已是令人侧目的商海新秀。 面对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在国内做生意的许多商人惶惶不安,想方设法将资金调出境外。此时的潘以和作出惊人之举:他反其道而行之,几经努力说服家族企业成员,毅然从香港将资金调回广州办企业。 说起这个不凡的举动,潘老显得很谦虚,认为是受了一群热血朋友的影响,其中最积极的要数陈祖沛,“他将香港的资金全部调回了广州,而我只是把家族生意中属于自己的部分调用了。” “在广州成立了一个兆和进出口贸易行,注册资金10亿元,当时国民党遗留的通货膨胀还没消除,这笔钱相当于当时香港的10万元,可以买好几幢楼房了,很多人都说我傻。”潘老打趣说。 仅从商业层面考量,潘以和的投资无疑是相当明智的,广州巨大的经济潜力,很快吻合了其过人判断,公司很快就有了19个职员。除纺织品外,还兼营土特产等商品,全部经香港出口,业务规模已经很大了。 1956年的公私合营运动,把潘以和的企业染“红”了。那个年代,红色资本家荣毅仁被作为典型在全国工商界宣传,这让年轻的他很容易就接受了这个新鲜事物。“手续审批非常严格,几个月下来,贸易行才完成公私合营,”潘老说,“当时对这种模式是很向往的,因为能实现‘劳资两利’,也就是说,赚取的利润,企业、老板、伙计、国家都有份,那么好的制度,我又何乐而不为呢。” 公私合营后,他荣任广州市工商联常委,并兼任广州市轻工业品出口公司经理。 如果说公私合营让潘以和备感春天温暖的话,那么第二年的反右斗争无疑是唏嘘终生的寒冬,他被打成“右派”分子,遣返家乡农村反思改造。 多年以后,潘老仍对反右斗争抱以极度的宽容,总是淡然一笑说:“那个时候,新中国成立不久,搞社会主义没有经验,走了些弯路,一些人受了委屈,也是难免的。”豁达的他如今只是把那场影响其一生的运动称为“逆流”。直到1978年,“右派”分子潘以和才得以平反,并被批准回港定居,继承祖业。 然而,就在回港几个月后,中央提出改革开放政策,刚从梦魇挣脱出来的潘以和,还没有弹去“右派”衣裳上的尘土,竟又“旧病复发”,带领亲属、介绍朋友回家乡西樵投资办厂。先后办起了纺织、电子、塑料等企业,成为南海乃至全国最早回内地投资实业的外商之一。 当时,甚至连家人都无法理解这位超级爱国人士的举动,而他却又是淡然一笑:“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我永远相信祖国,这里才是真正的家。” 潘以和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还体现在社团和慈善事业上。尽管年近8旬,他还坚持参加旅港南海商会、香港佛山工商联会等30多个社团。 1985年,他和李树繁等发起创建了香港佛山工商联会,先后任副会长、会长,会务相当活跃,在港澳和内地颇具影响力。1993年,他又与李七、黎灿等在港创立了香港南海西樵同乡会。 而在慈善方面,潘老一直热心资助家乡的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福利事业。据不完全统计,他先后捐资1000多万港元,资助南海中学、南海中医院、南海图书馆、佛山科技学院、广州大学、西樵山景点景区等机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