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帕尔特效应
释义

帕尔特效应(Peltier effect):

Peltier效应是当有电流通过两种不同材料 (A和B) 的接触处时、在该接触处发生吸热或放热的一种现象。该效应是可逆的,当电流从A到B是吸热时, 则当电流从B到A时是放热。因此, 当电流通过A和B的闭合回路 (电偶) 时, 即在一个接触处吸热, 在另一个接触处放热, 这也就是电致冷的根据。

Peltier效应的产生原因:例如,对于金属-半导体接触, 当电子由金属进入半导体时, 需要克服高度为(Ec-Ef)的势垒, 并且进入半导体后的运动也要一定的能量, 所以会发生吸热现象; 相反, 当电子由半导体进入金属时, 就会放出相同的能量。

单位面积、单位时间所吸收 (或放出) 的热量与电流密度成正比: dQ / dt = π j,其中系数π(单位是V) 称为Peltier系数,只与两种材料的性质和接触处的温度有关; 当吸热时π为正, 放热时π为负。用作电致冷的材料要求有较大的π值。热电材料的优值Z =α2σ/κ表征着热电材料的好坏。半导体具有较大α和π值, 适宜用作热电器件 (电致冷器和温差发电器) 的材料; 同时为了降低器件的热损耗和电损耗, 还应该要求材料具有低的热导率和高的电导率。重要的半导体热电材料有 Bi2Te3、Bi2Sb3、SiGe、GaP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3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