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牛李党争与中晚唐文学 |
释义 | 图书作 者:方坚铭著 丛 书 名: 出 版 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00476511 出版时间:2009-06-01 版 次:1 页 数:440 装 帧:平装 开 本:16开 内容简介《牛李党争与中晚唐文学》围绕着牛李党争、文士、文学三者之间的关系展开论述。在政治与文学互动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三大部分的内容:1、牛李党争的性质、特征以及发展历程;2、牛李党争对文士的政治命运和生存境遇的影响从而对文学创作的影响;3、中晚唐政治格局、政治文化的嬗变与中晚唐文学的演变。该书共分为七章,绪论一章交代了该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出发点,第一、二章论述了牛李党争的特征和演进历程,第三、四、五章论述了党争中产生的一种具有攻击倾向的文学作品、党争对文士的影响、党争对中晚唐政治文化和晚唐诗风的影响,余论一章探讨了唐末文士的怨恨以及对诗风的影响。 作者在广泛占有原始资料的基础上,既重新梳理和探讨了牛李党争的历史真相,也重新梳理和审视了牛李党争与中晚唐文学的关系,提出了许多新见解,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方坚铭,男,1972年生,浙江温州永强人。曾任中学教师。1998年考入浙江大学中文系硕博连读,2003年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从事教学、科研。在《文学遗产》及其他杂志上发表过数篇文史论文(如《从马竹剑三个意象来窥探长吉心态》、《处在牛李党争之中的杜牧:自边缘层突入紧密层》、《韦昭度之死与吴融的诗歌创作》、《李商隐对甘露之变的态度及其经验模式的形成》等)。参与和主持省、部级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数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晚唐政治与文学”。 目录绪论 第一章 关于牛李党争的几个基本问题 第一节 牛李党争起因刍议 第二节 党派分野和党争动力机制 一 党派分野的依据 二 党派分野动态结构 三 党争动力机制 第二章 牛李党争的演进历程 第一节 从前期党争模式向牛李党争模式的演变 一 前期党争中几个党争旋涡的考察 二 从前期党争模式向牛李党争模式的演变 第二节 文宗朝:互为胶着、互为进退时期 第三节 从会昌朝至大中朝:一党独制的阶段以及党争的结束 一会昌大中朝相权的演变轨迹:从“常令政事出于中书”至“愿相公无权” 二 会昌朝政绩的缔造 三 会昌大中之际党争的白热化以及党争的结束和余波 第三章 党争的产物:一种具有攻击倾向的文学作品 第一节 早期党争中产生的“攻击型”传奇作品 一 作为爱情悲剧和“攻击型”传奇作品的《霍小玉传》 二 《李娃传》主副调互补的叙述策略及其间接攻击策略 第二节 李党攻击牛党的系列作品探析 一 绯衣小儿和两角犊子——对图谶的利用 二 政治形势的变化与匿名、易名的攻击策略 三 李党攻击牛党的力作——《周秦行纪》 第四章 牛李党争与文士 第一节 李德裕贬死崖州与文士心态 第二节 从党派分野动态结构的角度来考察党争和文士的关系 第三节 杜牧与牛李党争 一 杜牧之为牛党辨 二 从边缘层向紧密层的摆动 第四节 李商隐与牛李党争 一 李商隐在党争风波之中 二 大中朝李商隐之行迹与心迹 三 从经验模式角度看党局牵连与义山无题诗之关系 第五章 牛李党争与中晚唐政治文化及晚唐诗风 第一节 作为中晚唐政治腐败之表征的牛李党争 第二节 牛李党争与中晚唐政治格局、政治文化的嬗变 一 牛李党争与中晚唐政治格局的嬗变 二 牛李党争与中晚唐政治文化的变迁 第三节 牛李党争与晚唐诗风 一 按照中晚唐政治文化的嬗变轨迹对晚唐文学发展作出分期与阶段划分 二 牛李党争参与塑造了晚唐政治文化从而参与塑造了晚唐诗风 余论 从牛李党争到白马之祸:怨恨积聚的晚唐社会和充满怨恨的文士 第一节 牛李党争时代文士的怨恨 一 永贞元和之际尚不足以形成“怨恨”心态 二 牛李党争时期怨恨心态之特征及其初步形成 第二节 唐末文士的怨恨 第二节 怨恨的晚唐社会与艳情及隐逸的风习 …… 一 沉迷于艳情世界 二 唐末隐逸之路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