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陈翰馥
释义

陈翰馥,系统与控制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现的辨识算法收敛性条件,被国外专著称为“陈氏条件”。他关于同时使控制和估计最优的论文,被国外同行专家称为1984至1986年间适应控制领域的“最重要的论文”之一。与合作者给出了自校正跟踪器收敛性和最优性的严格证明,被国际控制界称为重大贡献。

人物简介

陈翰馥,1937年2月生于浙江杭州,控制论与系统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院系统所研究员。是我国著名数学家陈建功的幼子。

教育经历

陈翰馥于1948年考入浙江绍兴县立中学,后入浙江省立绍兴中学。1954年被保送到留苏预备班。1961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回国后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概率统计室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5年起担任系统科学所所长。1996年当选为IEEE Fellow(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学会会士)。

研究领域

他的研究领域包括随机系统的辨识、适应控制、参数及状态估计、随机逼近和优化及其对系统控制、信号处理等领域的应用。发表期刊论文150余篇,专著7本,其中"陈翰馥:随机系统的递推估计与控制(Wiley,1985)"、"陈翰馥、郭雷:辨识和随机适应控制(Birkhauser,1991)"及"陈翰馥:随机逼近及其应用(Kluwer,2002)"在美国及荷兰出版,而其余4本在国内出版。1999年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87年及1997年两次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他现任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执委(2002-),曾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1993-2002)、中国数学会常务理事(1993-1999)。IFAC技术局成员(1993-2002)及"系统与信号"协调委员会主席(1993-1999),第十四届IFAC世界大会(1999,北京)的国际程序委员会(IPC)主席。

他先后到加拿大、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法国、荷兰、奥地利、香港等地做合作研究。他任《系统科学与数学》及《控制理论与应用》两刊物主编,五种国际刊物的编委及顾问,《中国科学》等数种国内刊物的编委。

人生经历

1961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数学力学系。他先后到加拿大、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法国、荷兰、奥地利、香港等地做合作研究,任《系统科学与数学》及《控制理论与应用》两刊物主编,五种国际刊物的编委及顾问,《中国科学》等数种国内刊物的编委。60-70年代研究随机系统的能观性、不用初值的状态估计,给出最优随机奇异控制。80年代起研究系统辨识、适应控制和随机逼近。在辨识方面,给出常用辨识算法的收敛速度、估出闭环控制系统的参数。在适应控制方面,用扰动方法,使参数估计趋于真值,同时使性能指标接近或达到最优。在随机逼近方面,提出变界截尾算法,引进确定性的直接分析方法,去掉了对回归函数的限制性条件,对噪声要求降到最低,使随机逼近应用范围大为拓广,成功地用到随机适应镇定控制、大范围优化、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等领域。

1999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87年及1997年两次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成就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陈翰馥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最近在埃及Alexandria举行的第三世界科学院16届全体会议上,我院陈翰馥研究员被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该院以此荣誉充分认可陈翰馥研究员对科学事业以及推动科学在第三世界发展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陈翰馥研究员1961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大学。他的研究领域包括随机系统的辨识、适应控制、参数及状态估计、随机逼近和优化及其对系统控制、信号处理等领域的应用。发表期刊论文160余篇,专著7本,其中3本在国外出版。1999年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87年及1997年两次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他曾任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执委(2002-2005)、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1993-2002)、中国数学会常务理事(1993-1999)。IFAC技术局成员(1993-2002)及"系统与信号"协调委员会主席(1993-1999),第十四届IFAC世界大会(1999,北京)的国际程序委员会(IPC)主席。他先后到加拿大、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法国、荷兰、奥地利、香港等地做合作研究。他任《系统科学与数学》及《控制理论与应用》两刊物主编,五种国际刊物的编委及顾问,《中国科学》等数种国内刊物的编委。1993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1996年当选为IEEEFellow(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学会会士)。

中科院院士陈翰馥因其在随机系统的辨识和自适应控制、随机逼近及其在系统、控制及信号处理中的应用方面的贡献,于5月31日当选为IFACFellow。

IFACFellow是由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有关选举委员会根据相关标准严格评选出来的,主要授予在自动控制及相关领域中,以及在促进IFAC在某些领域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

陈翰馥于1993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1996年当选为IEEEFellow,200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任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执委会委员(CouncilMember,2002-2005)、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1993-2002)等职,现任多种国内外学术刊物的主编、编委等。

受聘中南大学名誉教授

2009年10月22日下午,学校在民主楼会议室举行聘任仪式,特聘中科院院士陈翰馥教授为中南大学名誉教授。信息学院领导王一军、桂卫华、段泽球、吴敏和国家级教学名师蔡自兴教授出席受聘仪式,控制工程系年晓红教授及学院部分教师代表参加了仪式。仪式由人事处唐忠阳副处长主持。

信息学院副院长吴敏详细介绍了陈翰馥院士。他说,陈翰馥院士作为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系统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领域包括随机系统的辨识、适应控制、参数及状态估计、随机逼近和优化及其对系统控制、信号处理等领域的应用等。陈翰馥院士致力科研工作,潜心研究,出版多部学术专著,在其研究的领域取得非凡的成就。

信息学院院长桂卫华致辞,祝贺陈翰馥院士加入中南大学大家庭。陈翰馥院士表示,中南大学科研力量雄厚,信息学院在相关科研领域内也颇有建树,非常荣幸能成为中南大学的一份子。他表示,以后将努力为中南大学、信息学院的发展做出贡献。

随后,学校向陈翰馥院士颁发荣誉教授证书,并佩戴中南大学校徽。受聘仪式结束后,陈翰馥院士在新前101报告厅作了题为《用函数求根法解系统控制问题》的报告,报告深入浅出,将复杂的科学问题简单呈现, 让现场师生受益匪浅。

著作列举

《随机系统的递推估计与控制》《辨识和随机适应控制》

《随机逼近及其应用》

扩展阅读:

1

http://www2.scut.edu.cn/academician/ysfc/chf/chf_pic.htm院士风采

2

http://www2.scut.edu.cn/academician/ysfc/chf/chf.htm

开放分类:
人物院士华南理工大学中科院
“陈翰馥”相关词条: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合作编辑者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百科欢迎您也来参与在开始编辑前,您还可以先学习如何编辑词条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 次
编辑次数:8次
最近更新:2011-05-06
创建者:wanqqbb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8: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