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你莫怨我
释义

作品信息

名称:你莫怨我

体裁:现代诗

作者:闻一多

作品原文

你莫怨我

你莫怨我!

这原来不算什么,

人生是萍水相逢,

让他萍水样错过。

你莫怨我! 

你莫怨我!

泪珠在眼边等着,

只须你说一句话,

一句话便会碰落,

你莫问我! 

你莫惹我!

不要想灰上点火。

我的心早累倒了,

最好是让它睡着!

你莫惹我! 

你莫碰我!

你想什么,想什么?

我们是萍水相逢,

应得轻轻错过。

你莫碰我! 

你莫管我!

从今加上一把锁;

再不要敲错了门,

今回算我撞的祸,

你莫管我!

作品赏析

“你莫怨我!/你原来不算什么,”突兀的起句象一块强有力的磁石,深深吸引着读者,将人们的思绪引向一种特殊的情感世界。在这里,爱象破碎的玉盘,坠落在冰冷的地面上,只留下说不尽的怅惘和无奈。诗句表面的平和冲淡掩盖不住爱之失落的悲愁痛苦,反而使这种情感表达得更为深沉,更为激切。抢天呼地、直抒胸臆,固然是一种情感表达方式,但深沉含蓄、欲说还休更是一种诗意浓郁的笔调。诗人吸取了“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东方审美风范,使情感含蓄而又炽烈无比,如冻土下的岩浆,处处包蕴着热力。是的,“长歌当哭,是需要在痛定之后的”,身处痛苦的核心,最常见的表现便是无言。因为“人生是萍水相逢”,爱的缺憾是无法避免的,那么又何妨“让他萍水样错过”。

如果说人生如逝水,那么爱便是这逝水上的浮萍;如果说人生如一日,那么爱是这一日里的朝露。它是那样美好,又是那样易逝;它是那么短暂,却又那样永恒。人生有太多的局限,使爱之蓓蕾常常未经开放就趋于凋落。在这巨大的情感煎熬中,诗人的心在颤粟,情在奔涌,“泪珠在眼边等着,/只须你说一句话,/一句话便会碰落,/你莫问我。”痛苦象一座无边的海洋,但心灵的苦泪却一滴也不曾坠落。这强大的情感自制力增加了诗句的负重,在缠绵悱恻的爱之追求中凭添了几分男子汉的沉雄力度,使抒情主人公作为一个卓立独行的主体,一下子凸现在读者面前。

在第三节中,诗人的心再次沉入爱的焦灼和苦闷,灰上点火的比喻更将这种痛切的内在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我的心早累倒了,/最好是让它睡着!”诗人故作洒脱的话说,实际上包含了几多忧怨,向多无奈。爱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而抒情主体就在这茫茫无及的爱的追求中跋涉着,挣扎着。

在第四节中,诗人又回复了对人生萍水的咏叹,使第一层的含义更掘进一步,更具有鲜明的主体色彩。的确,人生如逝水,“我们是萍水相逢,/应得轻轻错过。”豁达和洒脱表现了成熟者特有的风度,它能超越一切世间苦难,真正体现主体精神的伟力。

诗的结尾虽然略显沉落,但对爱的执着却依然可见,否则又何须“加上一把锁?”心的跳荡是无法节制的,而只要心还在跳动,就会有爱的漩涡。全诗回旋往复,一唱三叹,深切隽永地抒写了爱的无奈和失落。强大的精神力量淹没了无谓的悲泣,破碎的爱成了人类生存处境的投影,升华到具有普遍意义的哲理性高度。人生是一种缺陷,只有正视这种缺陷,泰然处之,才有了超越生命本质的可能。“道是无情却有情”,表面的淡然掩不住内在的激切,冷峻却又绝非冷漠。这就是闻一多的风格。

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1946) ,著名现代诗人、文史学者、革命烈士,原名亦多,字友三,后改夕夕,又改名一多,曾用笔名夕夕。1899年11月24日生于湖北浠水县。1925年闻一多回国,在北京艺专任教,并成为徐志摩主编的《晨报副刊·诗镌》的主要撰稿人。他在论文"诗的格律"中要求新诗具有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由实践到理论为新诗发展探索一条值得重视的艺术途径。1922年,去美国留学,学习绘画,进修文学,研究中国古典诗歌和英国近代诗歌,1928年1月,第2本诗集《死水》出版。1927年任第四中山大学文学院教授并被选为校务会议中文学院的唯一代表。1928年秋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1930年秋转任青岛大学文学院长兼国文系主任。1932年8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44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抗战胜利后出任民盟中央执行委员、云南总支部宣传委员兼《民主周刊》社社长,经常参加进步的集会和游行。1946年7月11日,李公朴惨遭国民党特务暗杀。闻一多在7月15日云南大学举行的李公朴追悼大会上讲演,愤怒斥责国民党反动派,当晚即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3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