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嫩茶村 |
释义 | 简介 嫩茶村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横岗工业区附近。嫩茶村依山而建,分南、中、北三区。北区又名茶庄,始建于忽必烈至元二十一年(即公元1280年),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南区、中区原名茶溪村,建于明朝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0年),距今也有400多年历史。 相传北区的建立与宋帝呙南逃有关。宋帝呙南逃时,一位姓王的随行官员路过此地,就把家人留在此垦荒自救,后来便成了村落。王姓官员是福建人,因他形成的村落的王姓村民都以种茶为业,所种的茶名叫“王留木”。“王留木”原产武夷山,茶叶香醇,色泽微黄,味道甘美,且消滞去湿,解暑除痰的功效,是当年的贡品。而中区和南区在北区的右下方,村前有溪水缓缓流过,茶树开花时,茶花飘满水面,散发着馨香,当地人管这条溪叫茶溪。南区和中区后来就成为茶溪村。 随后,人们又把原来的北区改叫“老茶庄”,中区和南区也改叫茶溪北约和茶溪南约。两约之间建了一座茶溪社学,后毁于日寇炮火。茶溪南约的村边入口处,建有一块牌坊,后也被毁,上面写着“茶溪古道”四个刚劲的隶体大字。 据说,在清朝咸丰年间,老茶庄因土地和水源关系,常与邻村发生矛盾,村民纷纷出走到广州芳村、花地一带,租地种植花草果菜。缺少照顾的茶树逐渐枯死,老茶庄也不复存在了。 后来,官府追究责任,指示必须重建茶庄,恢复茶叶生产。县官只好派人四处寻找王姓族人的下落。后把几名姓王的村民找回来,软硬兼施,强迫他们重建茶庄,并强行把茶溪村归入老茶庄范围,改名为“嫩茶庄”。但原来的茶庄庄园已经荒废,那几户姓王的村民只好在茶溪南约村边建房居住,并建了一座名为“王家社稷之神”的神坛祭祀(该坛也毁于1958年)。由于不谙种茶技术,没几年,这几户姓王的人家又跑了。 新辟的茶园荒废,只留下嫩茶庄这个虚名,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地方改称为嫩茶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