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陈垂斌
释义

人物简介

陈垂斌 (1900—1933年),乐罗村人,家有兄弟6人,他排行第六。家境清贫,其学业主要依靠工读和南洋谋生的二哥陈魁球资助。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的消息传到海南,府城、海口学生成立“海南十三届学生联合会”(简称“海南学联”),就读在府城华美中学的陈垂斌被选为该会常务理事之一。

生平经历

1922年,陈垂斌考入南京高师,认真学习俄国十月革命理论,寻求救国救民的道理。1924年,陈垂斌进入上海求学,成为中国共产党秘密领导下的上海大学社会学系的学生。不久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主义青年团,接着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遵照党的批示他和王文明等把在上海的琼籍党、团员和进步青年组织起来,成立了“琼崖青年旅沪社”。并出版《琼崖青年》,后改为《革命青年》月刊,垂斌的撰著最多。在上海大学,陈垂斌是学生会领导人之一,也是上海学生联合会领导人之一。

1926年1月,“国民革命军”第二师渡海南讨伐琼崖军阀邓本殷,陈垂斌随军南下。2月底,邓本殷军队全部被赶出海南岛。1926年6月在海口竹林村举行琼崖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琼崖地方委员会,被选为委员兼组织部长。琼崖地委成立前,他和几位党员曾受命到广东省立第六师范学校(今琼台师范)开展建党工作,公开职务是教务长,经常利用总理纪念周、集会和上课的机会,向学生宣传孙中山的“三大政策”,介绍大革命的形势,开展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秘密地发展党员。琼崖地委成立后,他被派到澄迈县任县委书记和澄迈中学校长,筹建党团组织。澄迈中学成立了“邓仲支部”,他任书记,领导开展择师运动。

1926年冬,该县国民党县长王光玮下令撤销陈垂斌澄迈中学校长职务,委任反政政客吴祥春接替。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学生会立即组织全校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坚决抵制王光玮任命,并致电全琼学生联合会,请求支援,吓得王光玮惶惶不可终日,最后不得不接受学生的要求。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不久,海南的国民党也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中共琼崖地委转移到乐会第四区。6月琼崖地委改为琼崖特委,陈垂斌当选为特委委员,跟随杨善集书记留在特委机关工作。11月,琼崖特委召开第一次扩大会议,会议改选和充实了特委机构,王文明任书记,陈垂斌为常委兼宣传部长。根据特委批示,1928年底,驻在陵水县城的东路工农红军,分南北两路向崖县和万宁进军。他被委任为南路特派员,负责南路的领导工作。在此之前,特委授命陈垂斌前往陵水县和崖县指导建党建政,在他的努力下,1927年12月16日,琼崖第一个苏维埃政权——陵水苏维埃政府宣告成立;1928年1月,中共崖县县委也在崖县藤桥建立。

陵水苏维埃和崖县县委成立后,革命工作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1928年3月,陈垂斌随工农革命军回陵水坚持农村革命斗争。4月蔡廷锴部对苏区进行“围剿”,陈垂斌与陵水军民同舟共济,反击围剿。6月中旬,广东省委派黄学增来琼主持特委工作。黄学增决定将特委迁入琼山府海地区,革命势力遭受挫折,形势不断恶化,陈垂斌经请示黄学增同意,于1929年带领导几位有斗争经验的共产党员潜回崖县四区故乡,组织一支武装——特别队,继续坚持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

陈垂斌带领的特别队,沉重打击国民党县长王鸣亚在村中的势力,打击流氓盗贼,整治社会治安,深得全体乡亲的一致拥护。同时,他全力支持冲坡地区曾学一的农民进步组织,反抗罗业新、罗业鸿等土豪劣绅的剥削压迫。在望楼港、莺歌海等地,支持陈文光、陈世德开展的抗暴斗争,扶助红五连的建立和斗争。

1932年广东省国民党政府发布通缉令,追捕陈垂斌。1933年2月,陈汉光部联合王鸣亚的几百兵力,倍加疯狂地围剿陈垂斌及其特别队。陈垂斌在寡不敌众的战斗中负伤被捕。在敌人面前他坚贞不屈,视死如归,拒绝敌人诱降、逼降。敌人无计可施,便于1933年3月9日下毒药将他害死,时年33岁。1991年5月,海南省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琼崖英烈传》有传。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5:5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