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南京事件争论史:日本人是怎样认知史实的
释义

图书信息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5月1日)

外文书名: A History of Disputes over the Nanjing Massacre

丛书名: 中日历史问题译丛

平装: 316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20

ISBN: 9787509722763, 7509722764

条形码: 9787509722763

尺寸: 22.6 x 14.8 x 1.8 cm

重量: 399 g

作者简介

作者:(日本)笠原十九司 译者:罗萃萃 陈庆发 张连红

笠原十九司,1944年生于群马县,东京教育大学大学院硕士课程中途退学。现为都留文科大学教授。专业为中国近现代史、东亚近现代史。关于南京事件的论著有《东亚中的日军》(大月书店)、《中日全面战争与海军》(青木书店)、《南京事件》(岩波新书)、《南京难民区的百天》(岩波现代文库)、《南京事件与日本人》(柏书房)、《体验者讲述的南京事件》(高文研)等。此外,作者也是歌、人,著有《笠原十九司歌集·同时代》(本阿弥书店)。

罗萃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日语教师。译著有《战败前夕》、《通向武陵桃园》、《南京大屠杀资料集——日军官兵日记》等。

内容简介

《南京事件争论史:日本人是怎样认知史实的》内容简介: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他们残害杀戮了无以计数的战败投降的中国士兵、俘虏以及普通市民。尽管历史资料已充分表明:“南京事件”是证据确凿的史实,然而在日本,竟然存在“南京事件”否定派,他们固执地为否定“南京事件”而“争论”至今。《南京事件争论史——日本人是怎样认知史实的》将严谨地追溯、考证“争论”事件的整个过程,指出“否定派”所持论据中的破绽、识破其花招,拷问滋生如此“争论”的日本人之历史观。

目录

中文版序言

序言世界关注的日本

留学生的震惊

本书的主题与目的

关于《南京事件争论史》书名的由来

第一章 “争论”前史

1.政府及军队上层早已获悉南京事件

2.南京事件为何未被记忆?

第二章 东京审判——“争论”的原点

1.为何南京事件被审判?

2.南京事件是如何审理的?——引自《松井石根狱中日志》

3.判决认定了什么?

4.辩护方的主张成了否定论的原点

5.“南京事件”为何未成为“国民的记忆”?

第三章 20世纪70年代——“争论”的起因

第四章 20世纪80年代——“争论”正式展开

1.经济高速发展与国民战争理念的变化

2.南京大屠杀“幻影论”登场

3.南京事件调查研究会的正式成立与研究进展

4.与

5.加害证词与加害记录的公布

6.“屠杀少数人论”登场

第五章 20世纪90年代前半期——“争论”结束

1.迎接战后50周年的“清算过去”动向

2.南京事件资料集发行

3.发行历史书籍

4.在学术上结束“争论”

第六章 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争论”蜕变

1.由“反省侵略战争并谢罪”蜕变为“追悼并感谢阵亡将士”

2.1997年出现逆流

3.南京大屠杀否定论书籍惯用的伎俩

结束语希望展开真正的学术争论

后记

附录

南京事件70年后的日本与世界

国际社会对“南京大屠杀与日本”的认识

面向东亚共同体形成的历史认识

南京大屠杀与教科书问题

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性暴力的构造

日中战争十五年与中国女性

论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的残暴行为

日本学者论南京保卫战

南京事件相关书目

译后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