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明嘉靖飞龙大缸 |
释义 | 明嘉靖飞龙大缸 缸体高38厘米,上口直径70厘米,缸底直径55厘米,重量55公斤。缸形硕大周正,上用青花回青料绘威武雄壮大飞龙一对,画工细腻,工艺精湛。飞龙在四组海水江涯上互相追逐,祥云缭绕,云海层次分明,青花发色纯正典雅,色泽浓艳泛紫。大缸口沿处落楷书“大明嘉靖年制”六字一横官窑款,字体古朴端正。此缸为明代嘉靖朝(1522-1566)中期生产,传世品极为少见,是难得的明嘉靖大件官窑瓷器,具有很高的欣赏收藏价值 大龙缸本是皇宫和朝廷达官贵人的专用品,一是用来养鱼观赏,二是盛水防火。据史料记载,明代嘉靖年间的瓷器烧造数量很大,除一般日用瓷外,还有陈设瓷和工艺礼品瓷器。官窑还给宫廷烧造大件龙缸和坐墩,大规模的烧造给当时景德镇的制瓷业带来极大的困难。烧造龙缸和坐墩一是浪费原材料,二是青花料和人工用得多,三是一旦烧造不顺利,就会出现废品。嘉靖朝大龙缸瓷质坚硬,胎体厚重,不太注重修胎,底心下凹和塌陷,有麻布托衬的痕迹。釉料比较肥厚形成不匀的小开片,用手触摸,隐隐约约呈现波浪型手感。嘉靖朝正处在官搭民烧的时期,民窑将烧制最成功的大件瓷器上缴给官府,再由官差押送到京城。嘉靖朝成功掌握烧制大件瓷器和大龙缸的技术,是难得的成就。 明嘉靖青花使用回青料为主要标志,是明代青花瓷器史上又一个突出阶段。嘉靖中后其青花并不是全部使用回青着色,而以回青和瑞州石子青配合使用。嘉靖青花中铁与钴的比值是所有国内外钴料中最低的,它没有永宣及元青花的那种黑铁斑,也不产生正德时单用石子青那种黑灰色调,而比成化朝所用的平等青浓艳得多。嘉靖青花的色泽,呈现一种蓝中泛紫的浓重鲜艳的色调,正是成功地掌握了恰当配料比例的结果。所以嘉靖青花瓷器在明清两朝都有很高的评价。 许多古玩瓷器艺术品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大龙缸历经数百年战争洗礼,朝代变迁,社会动荡及自然灾害,能保存到现在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所以我们要加倍珍藏它,爱护它,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也是对祖先们的敬仰和尊重。 最后用一句话作为本文的结束语:一睹明瓷龙缸,永记中华辉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