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孟惠荣 |
释义 | 孟惠荣-个人简介孟惠荣,江苏无锡籍人,生于1927年2月11日,现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机电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兼职教授。 孟惠荣-人物生平1945年6月,孟惠荣教授在上海南洋中学高中毕业。1949年6月,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燕京大学理工学院机械系,获学士学位。毕业后留燕京工作。 1952年9月,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他服从组织安排,到北京矿业学院(即中国矿业大学的前身)机械系任教。孟惠荣教授从事高等教育50年来,辛勤耕耘,桃李满天下。 五十年代以来,他长期为机械类本科生主讲"机械零件"、"机械设计"等主干课程。 1978年,北京研究生部成立后,他即从事研究生的培养、指导工作,并为研究生开设了多门学位课程。 198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他指导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的研究课题涉及: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传动的承载能力及润滑、机械状态监测与控制、摩擦学、矿山机械学、高分子材料及其在机械传动中的应用等领域,显示了他坚实的基础理论、渊博的专业知识和高深的学术造诣。 20年来,他先后指导了18名硕士研究生(全部毕业),29名博士研究生(已毕业22名)和2名博士后研究人员(已出站)。为祖国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曾多次被评为校及系部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获校优秀教学质量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孟惠荣-学术成果孟惠荣教授治学严谨,锐意进取,不断创新,研究成果累累。近十年来他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3项(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承载能力及润滑研究,动载荷滑动轴承疲劳承载能力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新型主战坦克行星变速系统的可靠性研究);博士点基金课题1项(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齿面承载能力计算方法的研究);煤炭科学基金课题1项(采煤机无链牵引圆柱销轨齿轮传动的啮合理论及承载能力研究);煤炭部一般科研项目2项(蜗杆传动国产润滑油的承载能力的试验研究及合理选用,采煤机滚筒自动调高系统煤岩界面识别传感装置的研究);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2项(内燃机动负荷滑动轴承的疲劳强度研究,蜗杆传动齿面瞬温分布及胶合承载能力的研究);以及其它横向联合课题多项。参加并完成了2项国家标准的制订工作(GB3480渐开线圆柱齿轮承载能力计算方法,GB6413渐开线圆柱齿轮胶合承载能力计算方法)。八十年代初,作为主研人之一,与秦川机床厂、承德试验机厂、石化院合作,为我国机械和石油部门成功地研制出了FZG型齿轮及油品承载能力试验机。该机为国际通用标准试验机,技 术上与国际接轨,填补了国内空白,为国家节约了大量外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他曾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4部,译著4部,在国内外同行中有较大影响。 孟惠荣-交流合作孟惠荣教授出众的外语水平深受师生的敬佩,也使他在国际学术交流和技术谈判中挥洒自如,得心应手。他不但能熟练掌握英语,读说听写四会,还能顺利阅读和笔译德文和俄文。历年来曾多次赴英、美、德、法、瑞士、日本、印度等国家讲学、访问、考察和参加学术会议,并在多个国际学术会议上担任学术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委员等职务。他还曾代表原煤炭部等政府部门出国进行涉外技术谈判、索赔谈判、中检及技术考察等,做出显著贡献。 孟惠荣-学术兼职孟惠荣教授为人正直,谦虚谨慎,兢兢业业,现虽已年过七旬,但依然以满腔的热忱,旺盛的精力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活跃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同时还承担一些重要学术团体和社会机构的工作。 目前,他担任国际机器理论与机构学联合会(IFTOMM)中国委员、国际齿轮及传动技术委员会委员;早在1983年,中国正式参加IFTOMM为成员国之前,孟惠荣教授即是我国第一位被该国际学术组织遴选和接纳的中国委员。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传动学会常务理事兼全国齿轮专业委员会委员;机械工业部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先后任中国兵器"123工程"传动操纵系统专家组副组长、组长。此外还担任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与材料学部评审组成员,国家计委、教委国家重点实验室机械学科评估专家组成员;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以及《机械传动》、《机械设计》、《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编委等职。 除教学科研工作外,孟惠荣教授兴趣广泛,知识面宽,尤其文学功底深厚,凡经他执笔和修改的中英文稿,总是文采洋溢,令人耳目一新。在学校开学或毕业典礼上,师生们都愿意听他那既充满激情又富有哲理的生动演讲。他以儒雅的学者风范和独特的人格魅力赢得人们的尊敬和爱戴。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