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巢湖学院 |
释义 | 巢湖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的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学院位于皖江开发带“合(合肥)巢(巢湖)芜(芜湖)工业走廊”的中心——巢湖市。座落在巢湖市东部风景秀丽的半汤温泉度假区。 在浩瀚八百里的巢湖之滨,风景秀丽的汤山脚下,这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命名的“文明单位”、“花园式学校”,依山傍水,碧树掩映,花香四溢,景色宜人,校园内楼房林立,道路纵横,景点错落,环境幽雅,是理想的教书育人园地。 中文名:巢湖学院 外文名:Chaohu University 校训:德学并举,知行合一 创办时间:1977年 类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师范 主管部门:安徽省教育厅 所属地区:中国安徽 教师人数:620人(2011) 学生人数:11300余人(2011) 学院概况学院现有占地面积约 82万平米(1224亩),校舍建筑面积近30万平米,校园绿化面积达40余万平米;现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11300余人,成人教育注册在校生1000 余人。近几年来,学校曾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高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等;荣获“安徽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安徽省“花园式学校”、“文明单位”、“文明单位标兵”、“卫生先进单位”等称号,是理想的教书育人园地。 历史沿革坐落于全国四大科教名城合肥的巢湖学院前身是 1977 年底创办的巢湖师范专科学校, 2002 年 4 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更名为“巢湖学院”,隶属于安徽省教育厅。 自创办以来,学校坚持立足巢湖,面向全省,辐射全国,放眼世界,以培养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合格的应用型人才为己任,艰苦创业,玉汝于成,使学校逐步发展成为一所多层次、多学科的全日制应用型普通高等本科院校。 院系设置学校现设有文学与传媒系、外语系、历史旅游文化系、数学系、体育系、教育系等6个系,另设有电子工程与电气自动化学院、经济管理与法学学院、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艺术学院等5个学院,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大学外语教学部、国际交流学院和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目前,学校设有汉语言文学、历史学、英语、美术学、艺术设计、旅游管理、物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教育技术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应用化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小学教育、社会体育、法学、公共事业管理、广告学、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心理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商务、广播电视新闻学、微电子、动画、音乐表演、电子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40个本科专业,涵盖了文、理、工、史、教、管、经、法八大学科门类,已逐步成为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布局结构较为合理、与学校定位相符合、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自身特色的综合性本科院校。学校现有 全日制普通在校生11600余人,成人教育注册在校生1000 余人。 在二十多年办学历程中,学校在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注重结合实际,发挥优势,特别 在学科专业建设上,突出重点学科,办出地方特色。 尤其是物理学、应用化学、汉语言文学、历史学、美术学、体育教育等学科,均拥有较强的教学和科研人才,在学科建设上形成特色。学院现有 5 个省级重点资助建设专业、3 个省级重点资助建设基础实验室、2 个省级重点资助改革试点专业,13 门省院级重点课程、5个省院级特色与重点专业、1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 师资力量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750余人,专任教师620人,其中教授23 人,副教授145人;博士58人,硕士357人;聘有外国文教专家 4 人,国外兼职教授 2 人,还有常年在校工作的国内兼职教授 23人; 有 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或获省、市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拔尖人才)称号的 5 人,省级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培养对象 6 人。 学校按照“充实数量、提高素质、优化结构、稳定骨干、造就名师”的思路,已制订了特殊优惠政策,努力建立一支数量适宜、结构合理、学历和职称层次较高、整体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 学校一直重视教职工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采取一系列倾斜政策,并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仅 2002 年升本以来,学校就承担省、市级以上科研课题 100 余项;教师在国内外学术报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0 余篇,其中发表在国家级学术期刊上的占 10% 以上,在国外权威学术杂志发表和被 SCI 等检索系统收录的学术成果显著增加;出版学术专著、编著、教材20 多部。 学校现有占地面积约 1224亩( 82 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近 32 万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达 50 余万平方米,校园环境建设突出整体化概念,将自然环境与育人环境融为一体,做到因地制宜、独特精美,全方位营造布局合理、特色明显、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校园环境。 教学设施学院各类设施齐全,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近 5000 万元,建有校园计算机网和图书馆局域网, 拥有各类实验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媒体制作室、微格教室、电脑辅助设计室、仿真实验室等 65 个 。现有实习基地 55 个,其中 6 个省级实习基地。学院 图书馆藏书近 70 万册,中外文过刊 6 万册,中外文现刊 2 千余种;拥有超星数字图书、万方论文数据库、清华同方数据库、 Springer LINK 等 7 大电子数据库。学院还办有全国公开出版发行的 《巢湖学院学报》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安徽省教育厅主管、巢湖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双月刊。其中第一、第二、第四和第五期刊登人文社科类论文,第三和第六期刊登自然科学类论文,逢单月出版。创刊于 1987 年,创刊时名为《居巢学刊》,由巢湖学院的前身巢湖师专主办。2002 年随着学校升本的更名,刊物更名为《巢湖学院学报》。 《巢湖学院学报》是巢湖学院的重要思想文化阵地和学术窗口。该刊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双百”方针,倡导学术创新,追踪学术热点难点及理论前沿,实行开放式办刊,突出学术性、理论性及地域特色。因栏目选稿,以质量取胜,注重编校质量,该刊除设有基本栏目外,还设有专题研究等特色栏目,邀请国内外的一些著名学者撰写质量的论文,推出一批学术精品,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另外,学院还设有附属中学、医院、后勤集团等附属机构。近几年来,学校先后通过了安徽省教育厅组织的高校学生管理、教学工作、精神文明建设与治安综合治理、体育卫生工作、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建设等省级评估,曾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高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 “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等;荣获“全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安徽省“花园式学校”、“园林式单位”、“文明单位”、“文明单位标兵”等称号。 教育理念建校以来,学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立足为基础教育和经济建设服务,已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开放式的教育体系和知能并进、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近年来,学院坚持开放办学,加强校际合作,已与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山东等 20 个省有关高校实行对等招生;同时,学院面向世界,与海外高校广泛联系,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已同韩国、日本、美国、德国、加拿大、智利等多个国家的高等院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交流关系,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 二十多年来,学校已为国家培养了 3 万多名德才兼备的各级各类人才,为国家和安徽省、尤其是巢湖市的教育事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伟业相承,薪火永继。 作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巢湖学院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呈现出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现正按照本科教育的要求和标准,加快发展,乘势前进,努力把学校办成为合格的、具有一定水平和自身特色的多科性本科院校,以适应全国、全省教育事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现任领导刘建辉同志 党委书记 研究员 主持学校党委全面工作。 分管办公室(党委办公室)、组织人事部(组织统战工作)、机关第一党总支、离退休工作处(机关第三党总支)。 联系经济管理与法学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祝家贵同志 党委副书记 校长 博士 教授 主持学校行政全面工作。 分管组织人事部(人事工作)、财务处、国有资产管理处、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 联系艺术学院、外语系。 刘华同志 副书记 纪委书记 党委委员 副教授 负责学校宣传和思想政治教育、纪律检查、监察审计、学生管理工作。 分管纪委(监察审计处)、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学生处)、团委。 联系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学院、体育系。 王助民同志副校长 党委委员 副教授 负责学校基本建设、后勤保障、安全保卫工作。 分管总务处(后勤集团)、保卫处(武装部)、工会、机关第二党总支。 联系数学系、教育系、附属中学。 傅爱国同志 副校长 党委委员 教授 负责学校科技与学报、图书资料建设工作。 分管科技处(学报编辑部)、图书馆。 联系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文学与传媒系。 徐柳凡同志 副校长 党委委员 硕士 教授 负责学校教学管理与评建、继续教育、招生工作。 分管教务处、基础实验教学与实训中心、继续教育学院。 联系电子工程与电气自动化学院、历史旅游文化系。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