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BP算法 |
释义 | 误差反向传播(Error Back Propagation, BP)算法 1、BP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学习过程由信号的正向传播与误差的反向传播两个过程组成。 1)正向传播:输入样本->输入层->各隐层(处理)->输出层 注1:若输出层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教师信号)不符,则转入2)(误差反向传播过程) 2)误差反向传播:输出误差(某种形式)->隐层(逐层)->输入层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将输出误差反传,将误差分摊给各层所有单元,从而获得各层单元的误差信号,进而修正各单元的权值(其过程,是一个权值调整的过程)。 注2:权值调整的过程,也就是网络的学习训练过程(学习也就是这么的由来,权值调整)。 2、BP算法实现步骤(软件): 1)初始化 2)输入训练样本对,计算各层输出 3)计算网络输出误差 4)计算各层误差信号 5)调整各层权值 6)检查网络总误差是否达到精度要求 满足,则训练结束;不满足,则返回步骤2) 3、多层感知器(基于BP算法)的主要能力: 1)非线性映射:足够多样本->学习训练 能学习和存储大量输入-输出模式映射关系。只要能提供足够多的样本模式对供BP网络进行学习训练,它便能完成由n维输入空间到m维输出空间的非线性映射。 2)泛化:输入新样本(训练时未有)->完成正确的输入、输出映射 3)容错:个别样本误差不能左右对权矩阵的调整 4、标准BP算法的缺陷: 1)易形成局部极小(属贪婪算法,局部最优)而得不到全局最优; 2)训练次数多使得学习效率低下,收敛速度慢(需做大量运算); 3)隐节点的选取缺乏理论支持; 4)训练时学习新样本有遗忘旧样本趋势。 注3:改进算法—增加动量项、自适应调整学习速率(这个似乎不错)及引入陡度因子 BP算法基本介绍 含有隐层的多层前馈网络能大大提高神经网络的分类能力,但长期以来没有提出解决权值调整问题的游戏算法。1986年,Rumelhart和McCelland领导的科学家小组在《Parallel Distributed Processing》一书中,对具有非线性连续转移函数的多层前馈网络的误差反向传播(Error Back Proragation,简称BP)算法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实现了Minsky关于多层网络的设想。由于多层前馈网络的训练经常采用误差反向传播算法,人们也常把将多层前馈网络直接称为BP网络。 BP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学习过程由信号的正向传播与误差的反向传播两个过程组成。正向传播时,输入样本从输入层传人,经各隐层逐层处理后,传向输出层。若输出层的实际输出与期望的输出(教师信号)不符,则转入误差的反向传播阶段。误差反传是将输出误差以某种形式通过隐层向输入层逐层反传,并将误差分摊给各层的所有单元,从而获得各层单元的误差信号,此误差信号即作为修正各单元权值的依据。这种信号正向传播与误差反向传播的各层权值调整过程,是周而复始地进行的。权值不断调整的过程,也就是网络的学习训练过程。此过程一直进行到网络输出的误差减少到可接受的程度,或进行到预先设定的学习次数为止。 5,BP算法的网络结构示意图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