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满洲国海上警察部队
释义

满洲国海上警察部队”,俗称伪满海警队。

1932年4月,日军通过伪“满洲国”民政部下令组建“满洲国”黄渤海沿岸警备机关,首任负责人是日本海军预备役大佐宫部光利,所部名义上隶属伪满民政部,实际向日本海军“满洲海军特设机关”负责。

4月末,伪满海岸警监部队首先成立,用于从岸上搜索攻击义勇军的补给人员和船只,接着,6月15日,能够实施海上截击任务的沿海巡逻队成立,早期海警的人员编制属于伪满民政部的特种警察。

最初伪满海警所辖舰艇来源复杂,五花八门,包括修理留用在营口缴获的原商保局靖海,快马两艘小炮舰和第一至第十二号巡逻机帆船,同时接收了原属于盐务署的小火轮骏通号,购买改造了满铁铁道部的拖船宗谷丸(加装武器后重新命名为“荣安”),并从日本驻朝鲜总督府借用了一条九重号老式炮艇(40吨,乘员7人,木制,蒸汽机动力)。关东军为了加强对这支部队的影响,将九一八事变中夺自张学良部的雪莱克水陆两用飞机六架交给伪满水警使用,包括装300马力发动机的2架,装180马力发动机的4架。这些飞机舰艇虽然性能参差不齐,但是达到了初步控制伪满周边海岸的目的,基本切断了义勇军的水上交通线。

伪满海警飞行队,使用原属于张学良部东北军的高德隆式法制水上飞机。由于伪满海警部队的作用明显,1933年1月,日本海军方面通过预算,决定扩充这支部队,通过的一期预算包括:采购200吨级巡逻炮舰两艘,45吨炮艇4艘,10吨级巡逻艇5艘,另购入一艘八百吨级运输船作为巡逻母船。岸上基地本部设在营口,此外在大东沟,复州,西海口,庄河也设立岸上机关。这是伪满海警的第一次较大扩充。

所有新造舰艇的设计都由日本海军舰政本部设计,很快按照计划开始施工。200吨级炮舰和45吨炮艇的建造由神户的川崎造船所承担,10吨小型炮艇分别在日本和大连制造。1933年夏季,这些舰艇陆续加入伪满海警,成为其基干兵力。

到1933年8月,伪满海警已经初具规模,隶属于伪满内政部的渔业商保总局护渔科在1933年7月并入了伪满海警,包括6名日本人,254名伪满人员,3座大楼,以及机库,栈桥,简易船坞等设施都纳入伪满海警旗下。

这支所谓的伪满海上警察部队,舰艇指挥官和飞行员,全部由日本人担任。1933年8月,服役于伪满海上警察部队的日本军人(主要是预备役人员)达到300人,和伪满警察人员基本持平。为了掩人耳目,日本方面把其中日籍低级士官兵按照伪满警察阶级重新编制职务,士官为警正,准士官为警佐,一,二等兵曹为警长,普通士兵则为警士。实际上,日本人在这支部队中处于绝对领导地位。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作为日本海军鹰犬的伪满海警也不例外的卷入了这场大战。日本海军此时不再顾及伪满政府名义上对海警部队的归属,海警中日方有经验的人员大部分被招募重新编入日本海军参战,新毕业的警察学校毕业生占了剩余人数的大半。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伪满洲国解体。伪满海警也走上了它的穷途末路。8月20日,苏军飞机在伪满海警营口飞机场降落,其航空部队的飞机全部被苏军缴获。4天后,苏联第39军到达营口,伪满海警的舰艇全部被苏军收缴,海警队员奉命解散。

8月22日,苏军在旅顺和大连登陆。在旅顺的伪满海警部队舰艇也落入苏军手中。

至此,伪满海上警察部队终于走到了覆亡。原伪满海上警察队两任指挥官宫部光利和若木元次为首的日籍人员被审问后遣送回日本,伪满人员则解散后流入社会。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0:2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