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超氧细胞疗法 |
释义 | 概括超氧细胞疗法是目前公认的治疗肝病最先进的方法,作为治疗肝病的最先进方法“超氧细胞免疫诱导疗法”,由中国肝病防治基金会进行技术攻关,经百余名肝病专家经反复论证,得到了全国肝病治疗研讨会的极力推荐,可实现肝病的快速治疗,成功解决肝病慢性化、易变异耐药的世界性难题,该疗法通过世界上最先进的非玻璃放电技术产生三氧来诱导、激活血液中的各种细胞成分,并通过血液的流动来触发人体系列免疫应答反应,产生杀灭肝炎病毒的各种免疫细胞和抗病毒因子,从而杀灭和清除肝炎病毒。其中有很多病人应用最新疗法后仅一个疗程就出现了病毒转阴。最新疗法总体治疗肝病康复率98%,一般患者5~10天能明显见效! 超氧简介超氧(03)又称富氧、臭氧、三氧,其分子式为03,是氧的同素异形体,它是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淡蓝色气体。 分子结构呈三角形,键角为116°,其密度是氧气的1.5倍,在水中的溶解度是氧气的10倍。超氧有很强的杀菌、除臭、脱色、分解有机物(如乙醇、乙醛和残留农药)的能力。超氧疗法是将医用超氧溶于生理盐水静脉推注、滴注、自体血回输,或超氧直接输入阴道、直肠、油膏浸入皮肤和全身超氧浴等配合应用治疗肿瘤的治疗方法。 在古巴,超氧已在日常医疗中普遍应用;在德国,约有8000多医院或诊所广泛采用超氧疗法;美国各州均有超氧诊所,用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肝、脂肪肝、血液病、青光眼、骨髓炎、帕金森病、老年痴呆、血栓、口腔炎及各类溃疡等。在超氧的临床使用和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应用特点,其中德国及俄罗斯以超氧细胞疗法应用较有经验,意大利以椎间盘突出治疗见长,俄罗斯以肝病的超氧疗法较为突出。 超氧优势1、安全、无痛苦、无毒副作用。 2、疗程短、作用快、疗效确切、转阴率高。 3、能够快速识别并清除变异的病毒株,避免耐药的发生; 4、避免传统治疗停药后造成停药后反弹的弊病。 5、解决传统治疗长期服药副作用所带来的痛苦。 6、费用低,有内向外治疗,使一些隐匿性肝炎、耐药性肝炎、病毒携带者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7、有效解决传统治疗乙肝:药物入肝难、入肝血窦难、入肝细胞难的三难问题。 8、超氧更被称作二十一世纪的气体分子药物 超氧疗法在世界其他国家的应用在古巴,超氧已在日常医疗中普遍应用;在德国,约有8000多医院或诊所广泛采用超氧疗法;美国各州均有超氧诊所,用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肝、脂肪肝、血液病、青光眼、骨髓炎、帕金森病、老年痴呆、血栓、口腔炎及各类溃疡等。在超氧的临床使用和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应用特点,其中德国及俄罗斯以超氧细胞疗法应用较有经验,意大利以椎间盘突出治疗见长,俄罗斯以肝病的超氧疗法较为突出。 超氧精髓超氧及其活性代谢产物诱导人体产生细胞杀伤性T淋巴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NK),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机能来攻击和消灭肝炎病毒,避免了传统的抗病毒药物停药后反弹的弊病。 (一)免疫杀伤作用:激活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杀灭肝炎病毒的各种免疫细胞; 超氧及其活性代谢产物诱导人体产生细胞杀伤性T淋巴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NK),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机能来攻击和消灭肝炎病毒,避免了传统的抗病毒药物停药后反弹的弊病。 (二)免疫诱导作用:诱导机体产生多种抗病毒细胞因子(如各种内源性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粒细胞刺激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最终杀灭病毒。 超氧及其活性代谢产物可以进入免疫活性细胞间隙和细胞内,并激活核因子NFKB,从而进一步激活细胞核mRNA.诱导机体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如各种内源性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粒细胞刺激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随血液循环转移到体内的各个淋巴器官,传递信息并激活其活性细胞,产生进步的级联免疫反应,进行杀灭清除病毒。 (三)激活机体中性粒细胞,增强粒细胞的吞噬功能,穿透肝炎病毒的蛋白质膜,裂解肝炎病毒DNA分子链,破坏DNA病毒复制的模板,抑制病毒的复制。 激活机体中性粒细胞,增强中性粒细胞产生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氢氧自由基的能力,穿透细菌和病毒的蛋白质膜,破坏其膜保护,使细菌和病毒的脂质膜和蛋白融合,导致细胞膜变硬变脆,打开细菌和病毒的细胞核,使DNA暴露,裂解肝炎病毒DNA分子链,破坏DNA病毒复制的模板,抑制病毒的复制。 (四)促进病毒受感染细胞的抗原性表达,快速识别并锁定已经变异的病毒进行围剿清除。 促进病毒受感染细胞的抗原性表达,使免疫应答有序进行,识别并锁定已经变异的病毒进行围剿清除。从而使一些隐匿性肝炎、耐药性肝炎和肝炎病毒携带状态均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五)诱导机体释放肿瘤坏死因子,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功能,抑制肿瘤细胞的产生,杀灭导致肿瘤的病毒。 超氧进入人体后和体液反应生成过氧化氢,可以诱导机体释放肿瘤坏死因子,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功能,抑制肿瘤细胞的产生,杀灭导致肿瘤的病毒。 (六)保肝护肝作用:通过促进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改善肝脏供氧,增强肝脏的血液循环,同时激活肝脏的自由基清除系统,清除肝脏毒素,提高肝脏的抗氧化能力,修复已受损的肝细胞。 超氧通过激活红细胞的戊糖磷酸途径从而最终激活全部红细胞代谢。诱导红细胞内ATP增高,可以提高红细胞膜的机械抵抗力,改善血流变特性,减轻肝脏负担,促进肝功能恢复,在短期内使患者感到症状减轻、病情好转。 发展历程1785年,德国人在使用电机时,发现在电机放电时产生一种异味。1840年,德国科学家舒贝因(SCHONBEIN)向慕尼黑科学院提出的报告里宣布发现了超氧,而命名为“OZONE”。1857年诞生第一台超氧发生器。自此以后,欧洲的科学家率先开始研究超氧的特性和功用。超氧和医学的渊源至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 医用超氧发展简史 1826年超氧可以杀灭细菌的功能就有了文字记载。 1840年Schonbein发现了“活性氧”。 1870年欧洲发表了首篇用超氧净化血液的报道。 1885年第一本详述《超氧》医疗用途的书籍出版 1902年J.H.Clarke编写的《医疗实践手册》首次记述了超氧水成功治疗贫血和糖尿病的病例。 1915年德国Wolff医生用超氧成功地治疗了皮肤病。一战期间德国医生利用超氧治疗了大量开放性外伤和厌氧菌感染的伤员。 1932年德国牙医Fisch把超氧作为抗感染药物。同期法国医生Aubourg 将超氧应用于直肠灌注治疗结肠炎。 1935年奥地利的埃尔文?帕斯特尔教授发表了《在外科学上采用超氧治疗》的论文。 1945年Payr教授率先提出了应用超氧静脉注射治疗循环功能失调。 1958年德国人Joaquim Hansler发明可控制浓度的超氧发生器在德国问世,超氧疗法在医学的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966年科学家Otto Warburg教授关于肿瘤细胞具有厌氧性的研究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奖。在这之后,科学家们试图用高比重的超氧来治疗癌症,并且在临床中取得了不错的成果。超氧治疗低廉的费用使这一成果很快被欧洲各个国家的人们所接受,并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 1972年组织德国的第一个氧气-超氧疗法治疗协会。 1979年德国的Dr.H.Wolff(1927-1980)的一本关于超氧在医学中多种用途的书出版。他第一个开始使用真正的医学超氧发生器。他发展了超氧自体血液治疗(O3-AHT)。 1999年3月11-13日超氧治疗国际会议在Verona的葛兰威康(Glaxo-Well-come)研究中心举行。开幕式上纪念Schonbein诞辰200周年。 2000年,意大利超氧学家Bocci 出版了《Oxygen-Ozone Therapy》(超氧治疗学)。 超氧应用超氧具有非常强的氧化作用。 1)对细菌繁殖体;超氧对绿脓杆菌杀灭率可达99.99%以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福氏痢疾杆菌、霍乱孤菌的杀灭率可达100%。 对细菌芽胞: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杀灭率在一定条件下可99.999%。 2)对病毒:超氧可灭活多种病毒,如乙肝炎表面抗原经超氧作用30分钟,浓度可降低一半,对甲型肝炎病毒抗原破坏100%,用0.5ppm的超氧可灭活空气中的甲型流感病毒99%,当超氧浓度为0.13mg/L时可以完全灭活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另据国外资料,当浓度为4mg/L时可将滴度为106CID50/ml的爱滋病病毒全部灭活,病毒滴度下降6个对数值。 3)对真菌:超氧对多种霉菌杀灭效果都很好,如对毛霉菌、青黑菌、黑曲霉等真菌杀灭率可达100%。 4)对原虫:用超氧、二氧化氯、氯对净化水中的微小隐孢子虫卵囊的灭活作用试验证明:1ppm的超氧作用5分钟可以灭活90%的卵囊,80ppm的氯则需要1.5小时才能达到同样效果。 超氧治疗最终被认识和接受,多是应用在一些重大的疾病上。但是在意大利,超氧疗法还应用在美容方面。包括英国100岁的皇太后通过超氧疗法来保持青春活力,欧美国家应用非常广泛的超氧SPA等等,以及含有超氧化油或其它物质的凝胶、膏剂,这些产品同样对美容非常有效。 注意事项做完超氧治疗以后需要注意哪些呢? 1、注意针口处按压5-10分钟,按压时胳膊不能弯曲,两天内针口处不能遇水。 2、治疗以后需观察休息10-20分钟即可。 3、注意隔离制度,餐具分开,防止交叉传染家中其他人员。 4、合理安排饮食:应以高蛋白、丰富的维生素、适量脂肪和糖以确保足够的热量,忌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如鸡蛋、牛奶、豆浆、豆制品、瘦肉、新鲜的蔬菜、水果等)。 5、合理休息,避免过劳,动静结合。 6、生活有规律,保证足够睡眠时间。 7、提高心理素质,树立克敌制胜的坚强意志,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乐观情绪。既要有信心,又要有耐心。 8、减少或避免应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和接触有毒的化学物品。 9、药要按时按量服用,切勿中断,以免影响疗效。 10、切忌乱服药,以免增加肝脏的负担,定期复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