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骆驼墩古文化遗址 |
释义 | 位于青浦县重固镇北约1.5公里的农田中,土墩近椭圆形,平顶,东西长35米,南北宽25米,离农田高约2.5米,其上有一水潭,长年积水不干,显示墩内有墓葬迹象,当地称为风水墩。1957年,上海博物馆考古部到青浦作考古调查,曾在墩的西南角发现西周吴越文化的曲折纹和回字纹印纹硬陶瓿各1件,灰陶罐4件。1959年市文管会试掘,在墩的中心发现西汉墓1座。1962年和1973年,配合平整土地又在墩上清理西周和春秋墓各1座,西汉墓2座。西周墓在墩的西侧,深约1.5米,是1座土坑墓,坑内仅见点滴朽骨残迹和1件随葬印纹硬陶罍。此器陶色红褐,卷唇,束颈,圆球形腹,圜底,器形接近马桥文化,器表满拍折线纹和回字纹复合印纹,纹饰粗深,制作精美。春秋墓。位于西周墓之东南侧,亦为土坑墓,随葬原始瓷碗3件。青黄色釉,灰白胎,卷唇,扁圆腹,平底,内底有粗深的轮旋纹,为春秋时代原始瓷典型器。3座西汉墓都挖掘土坑埋葬,形制相同,深约2米,长方形。1962年发掘一墓,坑内东部有棺木朽蚀痕迹,与酱褐色的棺上漆皮并有锈蚀的铁钉5枚,棺内人骨难辨痕迹,仅在北端见数枚牙齿,在头前右上角有用麻布包裹痕迹的铜镜1件,土坑西部排列青釉盒、鼎、壶、瓿和灰陶罐等陶瓷器17件,其中除罐有7件以外,其他都作成双堆置,在瓿的近旁尚有麻布包裹印痕的泥质半两钱近百枚。这些器物,陶器均为泥质灰陶。青釉器属半瓷半陶,灰红色胎,腹部以上施青绿色釉,下部露胎。器物形制,鼎带盖、附耳、蹄足,盖上突出3小钮。壶高颈、圈足,肩部有两发辫形耳,瓿小口鼓肩,平底,器形矮胖,铺首形附耳高与口部持平,底有3小足,都属西汉早期特征。至于半两钱为西汉武帝元狩五年以前使用的货币,铜镜作川字形钮,饰蟠龙纹,更具有战国晚期风格,因此此墓属于西汉早期墓葬。墓主人使用鼎、盒、壶、瓿等礼器随葬,是有一定地位的官员。1979年公布为青浦县文物保护地点。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