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肠源性感染
释义

肠源性感染(gut derived infection)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储菌所”和“内毒素库”。健康情况下肠粘膜有严密的屏蔽功能。在严重创伤等危重的病人,肠粘膜屏蔽功能受损或衰竭时,肠内致病菌和内毒素可经肠道移位而导致的全身性感染。

正常情况下,肠粘膜上皮是主要的局部防御屏障,防止肠腔内所含的细菌和内毒素进入全身循环,但在某些情况下肠内细菌和内毒素可从肠内逸出,进入肠淋巴管和肠系膜淋巴结,继而进入门静脉系统和体循环,引起全身性感染和内毒素血症。这种肠内细菌侵入肠外组织的过程称为细菌移位(bacterial translocation)。许多死于脓毒症和MOF 的病人血中可培养出肠道细菌,而临床和尸检均未发现感染病灶,遂令人设想这些感染源于肠道,称为肠源型感染。有大量临床资料显示,严重创伤、烧伤、休克和大手术等危重外科病人常因肠屏障功能衰竭而引发全身性感染或内毒素血症,导致MODS 发生。因此在80 年代后期就有人提出,在MOF 的发生中,肠是“中心器官”或“始动器官”。在肠源性感染的发生中,肝脏枯否细胞活性起着关键作用。由门静脉血带来的细菌和内毒素入肝后由枯否细胞清除,枯否细胞活性受损将不能阻止肠道来的细菌和内毒素进入体循环。细菌和内毒素停留在门静脉系统血中促使枯否细胞分泌各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加重全身性炎症反应。因此细菌移位标志着肠屏障功能损害。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2: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