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路政钓鱼
释义

简介

由路政执法人员假扮成的乘客向没有出租车营业执照的普通司机寻求帮助,最后其他路政执法人员以此为由,将当事人判做非法运营,并收取罚金。如,2009年9月于上海发生的钓鱼执法事件。

相关事件

2009年9月16日晚上7时许,浦东新区闸航路、召泰路路口附近,一名年约20岁的年轻人站在路中央拦车。此时,上海庞源建筑机械工程有限公司的司机孙中界正驾驶一辆金杯面包车路过。看到这名年轻人无公交车、出租车可搭乘后,他顺道开车将其送到了1.5公里外的目的地。然而,就是这不到5分钟的善意之举,却被浦东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认定为“非法营运”

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孙中界挥刀要砍断自己手腕以示清白,幸其同事及时制止,最后只伤到了手指。

此事经媒体曝光后相关部门开始了该事件的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孙中界和行政执法部门各执一词,孙中界称自己出于好意无偿搭载路人,而路政执法部门则坚称孙中界是非法运营。

但随后对卷宗,录音的分析以及对路政执法大队、孙中界所在公司和乘客的调查真相逐渐浮出水面,路政执法大队不得不承认在执法过程中使用了非法手段取证。

影响

“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使用法律正确,取证手段并无不当”,上海浦东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20日给“10·14”事件的这个定性,被当事人孙中界和舆论强烈质疑。浦东新区人民政府新的调查报告说,“这个调查简单草率,结论与事实不符,误导公众和舆论”。

那么,公众和舆论被“误导”了吗?现在“误导公众和舆论”有那么容易吗?

事实上,根本没人相信“取证手段并无不当”有任何可信之处,可信的只是它的欺骗性,只是它对政府形象的小丑般的恶搞。要说公众和舆论被这样的调查报告“误导”了,那是对公众和舆论基本道德感和判断力视而不见。

如果说“取证手段并无不当”的结论“误导公众和舆论”,这反而有可能“误导公众和舆论”。其实,再调查后的准确表述应该是此前的结论“企图误导公众和舆论”。但人家并没有用关键的“企图”二字,因为加上这两个字,就等于把炮制虚假报告的执法局的主观恶意揭开了,也就等于一点面子都不留了。看来,不用“企图”这两个字不是疏忽,而是刻意为之:只描述结果,回避愚弄公众和舆论的动机,尽力淡化这个虚假报告的恶劣性质,以减轻公众和舆论的道德讨伐力度。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是对公众和舆论的一次真正的“误导”:表面上的严肃,可能深藏着对“自家孩子”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怜悯之心。不知这是否为以后减轻责任埋下了伏笔:比如“调查简单草率”的说法,可以解释为公众和舆论逼得太急,因此调查取证太仓促,导致“结论与事实不符”,并没有欺骗公众和舆论的故意等等。但愿不是这样。

事实上,像浦东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那样,以虚假调查报告这种小聪明“误导公众和舆论”,难度已经越来越大了。为什么呢?一个重要原因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了,民智渐开,公众和舆论的是非判断力已今非昔比,想像传统社会那样,企图通过垄断信息或者通过有选择地发布信息的手段操控舆论,已经不太可能了。不正视这一点,就是在社会的巨大进步面前神经麻木。

通过这次事件,我们的公共事务管理者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公众和舆论面前的任何小动作,都可能失去公众和舆论的信任,最终离民众越来越远。对此如果没有一点自省,手中的权力很可能就会成为没有任何禁忌的极端权力,这样的权力将没有任何道德底线,眼里只有自己的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哪怕你把十根手指都剁掉,又“关我什么事”?

欺骗舆论比“钓鱼执法”更恶劣。对“钓鱼执法”要严肃处理,要认识反思;对炮制虚假报告欺骗舆论的行径更要严肃处理,更要认识反思。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12:2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