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芦洋农场 |
释义 | 芦洋农场俗称芦洋埔。它位于平潭县城西北10公里处,潭埔公路横贯农场中部,西南临海,交通便利。农场创办于1958年初,1970年被解散,1979年4月复办,是场镇合一的国有农场。经营方针是“粮油为主,农、林、渔、牧多种经营”。全场土地总面积1502.9公顷,其中滩涂面积33公顷,已利用面积1209.2公顷,有可开发利用的荒地241公顷。总人口6321人,职工1563人。全场有农业管理区7个,68个生产队,其中场带队4个。现有耕地440公顷,果园45.7公顷,林地8.7公顷,水面100公顷,草地2.9公顷。作物以小麦、花生为主,果树以柑桔为主。1986年,与红星农场联合创办芦江柑桔场。1987年,改办红山柑桔场,面积686亩,是平潭县最大的柑桔场。1994年,柑桔总产量852吨,单产1800公斤,产值85万元。 芦洋农场的土壤是滨海风沙土,其主要成分是石英砂粒。在成土诸因素中,风是主导因子。据气象部门25年(1953~1977)统计,这里8级大风每年有99天,10级以上的飓风年平均6次。海水落潮时,砂滩露出水面,5级风能吹动砂粒,6级以上大风会形成砂暴。传说清朝当地曾发生过一夜风砂摧毁18村的惨景。该场土壤结构性、稳定性差,容易受风、水等外力影响而飘移流动,造成流失。砂土渗漏性强,蓄水保肥能力差,水旱突出。降雨过多,积水难于排脱,地下水位过高,作物容易烂根,甚至死苗。而在旱季,土壤蒸发量大,地下水位过低,往往缺水受旱。每年6、7月常有暴雨,最大日降雨量297毫米,最大连续降雨量675毫米,一小时最大连续降雨量75.6毫米,易产生内涝。由于雨量分布不匀,蒸发量比降雨量大,干旱也很频繁,干旱以夏、秋旱为多,春、冬旱次之。1979年后的22年中就有13年发生春早,春旱多发生在3~4月,直接影响旱季作物的播种;夏、秋旱多发生6~10月;旱期最长曾达80天之久,对还在钉针、长荚果的花生和甘薯后期生长影响甚大。冬旱多发生11月至翌年2月,1979年后的22年中就有14年冬旱和两年冬春连旱,旱期最长者达100天,给冬种作物造成减产。 芦洋农场从1980年开始大力植树造林,营造防风固砂林带,形成沿海防护林网体系。至1994年,农场已有林地706公顷,营造农田林带378条,长125公里,森林覆盖率达36.4%,绿化程度达90%,多次受省、市的表彰。1994年被评为全县造林绿化先进单位。防护林层调节气候、温度,改善生态条件,控制住风砂引起的水土流失,使该场变为比较富庶的绿洲。农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建设旱涝保收田。农场现有机井84口,配套水渠18公里,水利机械106台,田地受益面积2320亩,农场把挖沟排涝与开支沟结合,开挖沟渠总长达12.8公里,基本上杜绝涝灾。农场还以海泥、优质粘土加入砂土中,同时增施有机肥,套种绿肥改良砂土。农场农业产量稳步上升,花生、甘薯产量均居全县首位,水果居全县产量的三分之一,成为平潭县粮油瓜果生产的重要基地。 芦洋农场滩涂面积330公顷,海水充足,水质好,透明度大,适合养殖花蛤、文蛤、紫菜等。1981年,围垦330余公顷,建成对虾养殖池。1984年,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改造虾池,同时发展花蛤养殖场。1994年,渔业产值达115万元,成为农场的主要经济支柱。 芦洋农场砂源丰富,砂质优良,可提供工业用砂,有开采价值。而且人口众多,劳力资源丰富,是很有潜力的农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