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参数 一子级 二子级 分配器

推进剂  N2O4/UDMH N2O4/UDMH HTPB

发动机型号 DaFY6-2 DaFY20-1(主机) DaFY21-1(游动发动机) SRM

推力 (kN) 2961.6 742(主机) 11.8 * 4(游动发动机) 

发动机比冲 (N*s/kg) 2556.2 2922.57(主机) 2910.5(游动发动机) 2744

箭体直径 3.35 m 3.35 m 

箭体长度 23.72 m  8.387 m  

整流罩长度 7.818 m

火箭全长 40 m

起飞质量 213吨

火箭结构描述

一子级

一子级长23.27米,上部是装有液体四氧化二氮(N2O4)的氧化剂箱,下部是装有液体偏二甲肼(UDMH)的燃烧剂箱。一子级装配有DaFY6-2型发动机,该发动机是由四台推力为75吨的液体N2O4/UDMH发动机并联而成。每台DaFY6-2型发动机的喷口可以在伺服机构的带动下单向摆动以控制火箭飞行的姿态,最大的摆动角为10度。

二子级

二子级长9.943米,上部是装有液体四氧化二氮(N2O4)的氧化剂箱,下部是装有液体偏二甲肼(UDMH)的燃烧剂箱。二子级装配有75吨推力的DaFY20-1型发动机(主发动机)和带四个小喷管、推力为4.8吨的游动发动机DaFY21-1。主发动机喷管固定不动,游动发动机喷管可作单向摆动,最大摆角60度,以控制箭体飞行姿态。

分配器

分配器是一个三轴稳定的上面级,由卫星支架和轨道机动级组成。轨道机动级由固体发动机、主结构、控制系统、姿态控制系统、遥测系统等组成。固体发动机可以根据飞行任务的不同而调整。

卫星整流罩

在火箭飞行穿过大气层这段过程中,火箭顶部的卫星整流罩保护卫星免受来自大气层的各种干扰。卫星整流罩为卫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长征二号丙改进型运载火箭的卫星整流罩由端头帽、前锥段、圆柱段组成。端头帽由玻璃钢纤维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无线电透波性。前锥段和圆柱段是由金属蜂窝材料制成,倒锥段由化铣合金材料制成。如果需要,无线电透波窗口和操作窗口可以在柱段和前锥段上开口。长二丙改火箭整流罩长7.818米,最大外直径3.35米,其静包络最大直径为3.0米。

星箭对接

长征二号丙改进型火箭可以提供标准的937B和1194机械接口,卫星的下端框与火箭的有效载荷支架的上端框对接,通过包带来锁紧。也可以提供爆炸螺栓型接口。

运载能力

长征二号丙改进型运载火箭的典型低轨道(LEO)运载能力为3.0吨。典型低轨道(LEO)参数及入轨精度如下表所列:

参数 典型LEO轨道参数 入轨精度(3σ)

轨道高度 500 km ±6 km

轨道倾角 50° ±0.05

飞行时序

任务描述

长征二号丙改进型运载火箭的一子级和二子级首先将卫星/分配器组合体送到转移轨道,然后分配器的固体发动机在转移轨道的远地点点火将组合体送入更高的目标轨道,然后进行姿态调整,最后将卫星释放。

飞行事件

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的主要飞行事件如下所列:

一子级/二子级分离:

一子级/二子级分离是所谓的“热分离”。在一子级发动机关机后,二子级主发动机点火,联接两级的爆炸螺栓起爆解锁,这样一子级就被二子级发动机喷出的高速燃气流推离,一子级和二子级分离。

整流罩抛罩:

整流罩以“解锁-翻转-分离”方式进行抛罩。在横向上整流罩与二子级通过8个横向爆炸螺栓联接,在纵向上两半整流罩是由12个纵向爆炸螺栓联接。在抛罩时,8个横向爆炸螺栓和12个纵向爆炸螺栓先后解爆,安装在二子级前端框上的分离弹簧将两半整流罩推开分离。两个整流罩半罩围绕着二子级前端框上的铰链翻转,随着火箭加速上升整流罩分离下落。在抛罩过程中,不会发生碰撞和污染。

二子级/分配器分离:

二子级/分配器是通过分离弹簧的分离力来实现的。当火箭控制系统发出二子级/分配器分离指令后,联接火箭支架和分配器的爆炸螺栓起爆解锁,安装在火箭支架上的分离弹簧将分配器/卫星组合体弹出。

卫星/分配器分离:

卫星与分配器的分离也是通过分离弹簧的分离力来实现的。当火箭控制系统发出星箭分离指令,联接卫星和卫星支架的爆炸螺栓起爆解锁,卫星被分离弹簧推离分配器。

典型飞行时序

事件 飞行时间(秒)

起飞 0.00

程序转弯 10.0

一子级/二子级分离 121.770

整流罩抛罩 231.670

二子级/分配器分离 616.333

分配器固体发动机点火 2888.347

末速调整开始 2928.347

卫星/分配器分离 3013.347

分配器离轨 3213.347

发射场操作

长征二号丙改进型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JSLC)进行发射。火箭将被装载在火车上从北京运往甘肃省的酒泉地区,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北技术中心和北发射中心进行各种测试和操作活动,包括在北技术中心的单元测试和火箭状态恢复、火箭由北技术中心转运到北发射中心、火箭各子级在发射中心起竖对接、在发射中心的三次总检查、卫星/火箭联合操作、火箭加注、以及最后发射倒计时,等等。整个发射场操作活动要持续27天。

发射记录

序号 起飞时 运载火箭 发射场 工位 轨道 有效载荷 结果

1 1982.9.9 CZ-2C Y1 酒泉 138 LEO 返回式卫星 成功

2 1983.8.19 CZ-2C Y2 酒泉 138 LEO 返回式卫星 成功

3 1984.9.12 CZ-2C Y3 酒泉 138 LEO 返回式卫星 成功

4 1985.10.21 CZ-2C Y4 酒泉 138 LEO 返回式卫星 成功

5 1986.10.6 CZ-2C Y5 酒泉 138 LEO 返回式卫星 成功

6 1987.8.5 CZ-2C Y6 酒泉 138 LEO 返回式卫星 成功

7 1987.9.9 CZ-2C Y7 酒泉 138 LEO 返回式卫星 成功

8 1988.8.5 CZ-2C Y8 酒泉 138 LEO 返回式卫星 成功

9 1990.10.5 CZ-2C Y9 酒泉 138 LEO 返回式卫星 成功

10  1992.10.6 CZ-2C Y10 酒泉 138 LEO 返回式卫星/弗利亚 成功

11 1993.10.8 CZ-2C Y11 酒泉 138 LEO 返回式卫星 成功

12 1997.9.1 CZ-2C/SD Y1 太原 旧工位 LEO 铱星模拟星 成功

13 1997.12.8 CZ-2C/SD Y2 太原 旧工位 LEO 铱42/铱44 成功

14 1998.3.26 CZ-2C/SD Y3 太原 旧工位 LEO 铱51/铱61 成功

15 1998.5.2 CZ-2C/SD Y4 太原 旧工位 LEO 铱69/铱71 成功

16 1998.8.20 CZ-2C/SD Y5 太原 旧工位 LEO 铱76/铱78 成功

17 1998.12.19 CZ-2C/SD Y6 太原 旧工位 LEO 铱88/铱89 成功

18 1999.6.12 CZ-2C/SD Y7 太原 旧工位 LEO 铱92/铱93 成功

19 2003.12.30 CZ-2C/SM Y1 西昌 3号 HEO 探测一号 成功

20 2004.4.18 CZ-2C Y14 西昌 3号 SSO 试验卫星一号/纳星一号 成功

21 2004.7.25 CZ-2C/SM Y2 太原 旧工位 SSO 探测二号 成功

22 2004.8.29 CZ-2C Y12 酒泉 603 LEO 返回式卫星 成功

23 2004.11.18 CZ-2C Y15 西昌 3号 SSO 试验卫星二号 成功

24 2005.8.2 CZ-2C Y13 酒泉 603 LEO 返回式卫星 成功

25 2006.9.9 CZ-2C Y16 酒泉 603 LEO 实践八号 成功

26 2007.4.11 CZ-2C Y18 太原 旧工位 SSO 海洋一号B 成功

27 2008.9.6 CZ-2C/SMA Y1 太原 旧工位 SSO 环境1A/1B 成功

28 2009.4.22 CZ-2C Y19 太原 旧工位 SSO 遥感卫星六号 成功

29 2009.11.12 CZ-2C Y21 酒泉 603 SSO 实践十一号01星 成功

30 2011.7.6 CZ-2C Y25 酒泉 603 SSO 实践十一号03星 成功

31 2011.7.29 CZ-2C Y24? 酒泉 603 SSO 实践十一号02星 成功

32 2011.8.18 CZ-2C Y26 酒泉 603 SSO 实践十一号04星 失败

33 2011.11.30 CZ-2C Y20 太原 新工位 SSO 遥感卫星十三号 成功

34 2012. CZ-2C     

型号分支

长征二号丙共有三种型号分支:

长征二号丙/SD:1997年12月8日首次发射,是一种商业卫星发射器,即在长征二号丙的二级火箭上安装一个上面级的智能分配器(Smart Dispenser)。

长征二号丙/SM:2003年首次发射,安装了改进版的固体上面级。

长征二号丙/SMA:改进型号,暂无资料。2008年9月6日首次发射环境1A/1B。

发展历程

长征二号丙火箭是长征火箭家族中的基本型火箭,长征二号丙系列火箭分为两级状态和三级状态,直径3.35米,全长40~43米,I、II级使用常规推进剂,上面级使用固体发动机。I、II级采用平台+计算机控制,上面级采用惯组+计算机控制。

长征二号丙系列火箭主要用于近地轨道(LEO)、太阳同步轨道(SSO)、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及大椭圆轨道卫星的发射任务,具备一箭一星、一箭多星的发射能力,是中国用于发射近地轨道卫星并多用于发射返回式卫星的主要运载工具,可将4000千克的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

长征二号丙系列火箭可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和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不同轨道的卫星。

截止到2005年8月长征二号丙系列火箭已连续进行了28次发射,在中国航天历程上留下了28个足迹。第一个足迹是摔倒的压痕,后边27个足迹沉稳、坚定,创造了连续27次发射成功、成功率为96.4%的业绩,铸造了中国金牌火箭。

1965年后,鉴于各种探空火箭、固体火箭的研制和发射试验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获得了必要的技术储备,我国开始着手为发射人造卫星研制运载火箭。因此运载火箭有两项新的要求:一是要能飞出稠密大气层,二是必须达到7.9千米/秒的第一宇宙速度,也就是能在近地轨道绕地球作圆周运动的速度。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成功,将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送入轨道。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研制成功和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标志着我国跨入了航天时代。

1971年,我国第一颗返回卫星正式立项,其运载火箭按照火箭序列化命名为长征二号。低轨道运载能力为1400千克。

长征二号火箭于1974年11月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了首次发射。火箭起飞后姿态失稳,22秒后在空中炸毁,发射失败。结果分析表明:由于俯仰通道速率陀螺与变换发大器间开路,造成俯仰通道姿态失稳,导致飞行失败。

长征二号火箭首飞的失利,给整个型号设计师队伍造成非常被动的局面,但是设计师队伍顶住了压力,认真分析失利原因,改进设计。经过一年艰苦努力,1975年11月26日长征二号火箭终于成功地把尖兵卫星送入轨道。

1974年至1978年长征二号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共发射了4次。

根据发射卫星的需要,70年代末又对长征二号火箭进行改进,研制成功了长征二号丙火箭,它的运载能力提高到1800千克。

1982年至1993年长征二号丙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接连11次发射成功。

1993年长征二号丙火箭承担了发射美国摩托罗拉公司铱星的任务。根据卫星的要求,长征二号丙火箭需要进行重大的技术改进,在原二级火箭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全新的上面级,称为长征二号丙改火箭。

1997年至1999年长征二号丙改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连续7次发射成功,将摩托罗拉公司2颗模拟星、12颗铱星送入轨道。

2003年至2004年长征二号丙SM火箭分别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和太原卫星发射中心2次发射成功。

2004年至2005年长征二号丙火箭分别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连续4次发射成功。

2005年8月长征二号丙系列火箭共完成了28次发射,连续27次发射成功。

长征二号丙火箭运载能力已成功达到4000千克。

长征二号丙系列火箭的研发和可靠性决定了它成为长征火箭家族中的基本型火箭,长征二号丙火箭加上采用液氢液氧低温燃料的顶级,即构成长征三号火箭,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现已发展到长征三号A和长征三号B捆绑火箭。长征二号火箭加上采用常温燃料的顶级,即构成长征四号火箭,用于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以长征二号丙为芯级,在它四周捆绑四枚助推火箭,即构成长征二号E大推力运载火箭,完成神六飞船发射的长征二号F火箭是在长征二号E火箭基础上改进的。

长征二号火箭历任总指挥:张镰斧、王德臣、袁连启、李明华、李占奎、郑全宝。长征二号火箭历任总设计师:屠守锷、王德臣、李占奎、范瑞祥。

长征二号丙火箭研制和发射历程走过了28步、五个阶段,每一步都有其特点:

1987年6月16日,长城公司与法国马特拉公司在巴黎航展上签订了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发射的返回式卫星上搭载其微重力实验装置的合同。同年8月5日长征二号丙火箭发射的中国第9颗返回式卫星,成功搭载了法国马特拉公司的两台微重力实验装置,并于8月10日安全返回。这是长城公司首次签署商务搭载合同,向国外用户提供星上搭载服务。

1987年,长征二号丙火箭在成功发射第11颗返回式卫星后,因连续7次发射成功,被中国质量协会授予“全国质量金质奖”。

1992年10月,长征二号丙火箭在发射第14颗返回式卫星时,顺利搭载了瑞典的“弗利亚”科学试验卫星。

1997年12月8日,长征二号丙改火箭第一次在太原卫星中心发射。

1997年12月8日,中国第一次用长征二号丙/SD火箭成功实施了低地球轨道卫星组网发射。长征二号丙/SD火箭以一箭双星的方式,将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制造的铱星送入轨道。这是长征火箭首次为外国用户提供一箭双星发射服务。

长征二号丙/SD火箭是在长征二号丙火箭的基础上加装了一个具有多星分配器的上面级。它从1997~1999年成功地将美国制造的14颗(包括两颗模拟星)铱星送入630公里的圆轨道。

1998年3月26日长征二号丙/SD遥三火箭发射成功,完成了中国长征运载火箭第50次发射。

1999年,由于长征二号丙改进型火箭连续7次成功发射铱星及其模拟星,加上此前长征二号丙系列火箭连续14次发射成功,原航天工业总公司授予长征二号丙改火箭“金牌火箭”的光荣称号。

2003年长征二号丙SM火箭第一次在西昌卫星中心执行卫星发射任务。长征二号丙/SM火箭最突出的特点是研制了一个全新的固体上面级。该上面级采用自旋稳定的姿态控制方式,并针对自旋稳定的特点,完成了大角速率长寿命惯组、四重分集GPS接收机、大推力小偏差固体发动机等重要技术的研制。

2003年至2004年长征二号丙SM火箭发射的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赤道星、极轨星)是中国国家航天局与欧洲空间局的合作项目。长征二号丙SM火箭的顺利升空,实现了我国空间探索的第一次国际合作。

“双星”计划的两颗卫星将运行于目前国际上地球空间探测卫星尚未覆盖的极地和赤道区域,并和欧洲空间局最重要的探测计划——“团星”2的四颗星相互配合,形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地球空间的六点立体探测,对从未探测过的空间区域进行探测。

2003年长征二号丙SM火箭成功地将探测1号卫星发射到了近地点550公里、远地点66970公里、倾角28?5度的预定卫星工作轨道,这是目前我国发射的工作轨道最高的一颗卫星。

2004年发射试验卫星二号时搭载了清华研制的小卫星“钠星”。

2004年7月长征二号丙火箭以全新的姿态回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新发射工位,圆满完成了新一代尖兵卫星的发射任务。

长征二号丙火箭从2003年12月发射探测一号卫星到2004年11月发射试验卫星二号,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以2种技术状态、分赴3个发射场、成功发射5次,将6颗卫星送入太空,在中国航天史上没有先例。

2005年8月长征二号丙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完成了结稿的最后一颗卫星发射。

目前长征二号丙火箭正在研制能够发射“串联”双星的上面级,2006年8月长征二号丙火箭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完成育种卫星的发射,2006年11月长征二号丙火箭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完成海洋一号B卫星发射。

长征二号丙火箭还在继续向前迈步,将踩出新的闪光的足迹。长征二号丙火箭研制队伍常敲响“金牌不等于成功,成功不等于成熟,一次成功不等于每次成功”的警钟,努力工作确保后继发射任务圆满成功,让“金牌”更加灿烂。

在看到长征二号丙火箭所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存在的不足:长征二号丙火箭的技术状态还没有达到最优化,需要不断改进,重点是提高可靠性。各国火箭的发展过程都说明,运载火箭发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潜在的一些设计、技术问题不可能在一次或几次发射中就完全暴露出来,有的可能在首飞中暴露,有的可能要在多次飞行以后,才能被充分认识。只有在把所有的问题都认识清楚、彻底解决以后,才能真正做到“稳妥可靠、万无一失”。为实现“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构建和谐新一院、铸造国际一流宇航公司而努力奋斗”的目标,长征二号丙火箭研制队伍正在努力实现长征二号丙系列火箭“运载市场化”。不能仅停留在“金牌”“发射次数最多”“连续成功”等过去的业绩上,还须进一步发展。从长远发展的观点出发,必须使火箭技术进步、技术上档次,才能提高长征二号丙火箭的市场竞争力。要勇于开拓进取,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不等不靠,主动工作,努力推进一体化研制工作有序地进行。只有锲而不舍的进取工作,才能早日实现方案正确、技术可靠、成本合理的目标。

发射失利及原因

2011年8月18日17时28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实践十一号04星”。火箭飞行过程中发生故障,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奖章获得者王家骐表示,实践十一号04星属于科学卫星,用作科学实验。北京一名军事观察员表示,从新闻中可以看出,此次发射失利问题出在火箭上,没有将卫星发射到预定高度。“这意味着实践十一号04星不能工作了,但由于不知道上升到什么高度发生问题,无法判断原因。”该观察员说,如果是飞行前段发生故障,可能在中国国土降落;如果在飞行末段发生故障,会飞一段时间后,坠落到太平洋内。

这名观察员说,该卫星发射所用运载火箭与“天宫一号”属于不同型号,不会影响到天宫一号的发射。据其介绍,天宫一号使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获悉,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失利完成故障调查审查工作。

2011年8月18日,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实践十一号04卫星失利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立即组织有关专家开展飞行故障的调查工作,同时成立了飞行故障审查委员会。

经过故障调查、审查,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飞行失利定位于火箭二级姿态失稳,原因是由于二级飞行段二级游机Ⅲ分机与伺服机构连接部位连接部位的可靠性存在薄弱环节导致连接游机的框架断裂,火箭二级滚转导致发射失利。

目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已针对故障发生的原因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确保后续发射任务的完成。

参考资料

1.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 

2.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LM-2C) 

3.长征二号丙及长征二号丙改进型运载火箭 

4.28个足迹长征二号丙火箭研制回忆(图) 

5.我国“实践十一号04星”发射失利 

6.长征2号丙运载火箭飞行失利故障原因查明 

扩展阅读:

1

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及长征二号丙改进型运载火箭:http://www.space.cetin.net.cn/index.asp?modelname=new%5Fspace%2Fhtkp%5Fnr&FractionNo=&titleno=htkpu000&recno=695

开放分类:
火箭长征航天运载火箭
“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相关词条: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合作编辑者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百科欢迎您也来参与在开始编辑前,您还可以先学习如何编辑词条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 次
编辑次数:19次
最近更新:2012-05-13
创建者:还是JJ好
更多贡献光荣榜

突出贡献者:

还是JJ好 展开

辛勤贡献者:

authorname 

沙洲冷 

5987015 

词条 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
释义

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CZ-2C)是在长征二号火箭的基础上改进设计的,使其近地轨道运载能力由原来的1800公斤提高到2400公斤,并使其可靠性大大提高了。发射一次的价格约为2500万美元。采用了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箭长为35.15 米,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增加到2.4吨,火箭的可靠性也大大提高。2011年8月18日17时28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实践十一号04星”。火箭飞行过程中发生故障,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

简介

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CZ-2C)是一种两级运载火箭,是中国用于发射近地轨道卫星并多用于发射返回式卫星的主要运载工具。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的所有14次发射都圆满成功,其中在1992年10月成功地搭载发射了瑞典“弗利亚”科学试验卫星。

长征二号丙改进型运载火箭(CZ-2C/SD)是在长二丙火箭的基础上安装一个新设计的具有多星分配器的上面级-SD(智能分配器),从1997年至1999年已成功将美国制造的12颗铱星送入630公里的圆轨道。

长征二号丙改进型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近地轨道卫星,其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到3吨(轨道高度为500公里,倾角为50度)。全箭起飞质量213吨,全长40米,一、二子级直径3.35米,卫星整流罩最大直径3.35米。它的一子级和二子级使用偏二甲肼(UDMH)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为推进剂,上面级智能分配器的固体发动机使用HTPB作为推进剂。

全箭由箭体结构、动力系统、控制系统、遥测系统、外测安全系统、分离系统以及辅助系统等组成。

主要技术参数

长征二号丙改进型运载火箭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4:3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