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林笃泉 |
释义 | 开明人士林笃泉 民国时期,在山东省新泰市西张庄镇有一位开明人士林笃泉,他救济穷人,爱国抗日;1938年曾任新泰县抗日救国动员委员会主任,极富声望。 林笃泉(1900—1960),新泰县西张庄村(今新泰市西张庄镇东张庄村)人。民国早期无党派爱国知识分子、开明人士。 林笃泉自幼深受庭训,并受当地名人吕绍庸(今山东省新泰市西张庄镇司家庄村人,被人恭称为吕大先生,此人医术高明,德誉兼备,乐善好施、济世爱国)教诲,加以聪慧多才闻名乡里。20多岁时毕业于安徽大学。五四运动后,他在新泰宣传科学民主新文化,对学生深入浅出地进行爱国、强国教育,影响了许多学生参加了革命。他曾在新泰城里高小及县立师范讲习所任教多年。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林笃泉在张庄东门外的三官庙里办学,教授乡里后生,桃李遍新泰,在教育界极富声望。 林笃泉年轻时深受五四运动洗礼,内心向往科学和民主,思想上倾向共产党,乐于帮助穷人。他常常把自己家里的东西拿出来,接济穷人;还经常动员地主、富裕大户捐款捐物,用来办学、救济穷人、做善事。有的大户家里土地多,自己种不过来,他就去动员人家,让人家拿出一点来分给穷人种。大户人家都敬畏他,也最怕见到他,一见到他,说不定又要给谁捐个款捐个物的,私下里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望人穷。” 1938年7月,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与国民党六十九军军长石友三商定, 建立新泰县抗日联合政府。石友三派张克威(中共地下党员) 任县长;并成立县大队,曲明任大队长。8月5日,新泰县各界抗日救国动员委员会在龙廷成立,大家推选有影响的开明人士林笃泉任主任,颜和庵任副主任,宣传党的抗日政策,发动群众抗日救国。 1946年,因八路军队伍里缺少人才,请他到博山参加队伍,曾任华东军分区办公室主任。后来因故辞去军职,在博山以教书为生,名望很高。1960年,林笃泉病逝于博山,终年60岁。林笃泉多才多艺,擅长各类琴、号、绘画,尤以山水、人物、花鸟有名,是民国时期闻名新泰的大画家。 林笃泉的父亲叫林富森,是清末拔贡,在新泰西乡赫赫有名,人称“林拔贡”。因其特殊身份,张庄村里死了人,都不用“泼汤”敬土地老爷,因为“拔贡”比土地老爷的地位高多了。据说,在清末民初,县府常将新泰西乡一带的诉讼审判等事务托付给林富森来处理。他威望高,一些黑道、二痞子都敬他三分,没有敢闹公堂的。四邻八舍闹个纠纷,一般也都请他去调和。他一到,事情也就立马解决了。林拔贡去世时享年80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