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裂叶黄芩 |
释义 | 种中文名:裂叶黄芩,种拉丁名:Scutellaria incisa Sun ex C. H. Hu 基本内容科中文名:唇形科 科拉丁名:Labiatae 属中文名:黄芩属 属拉丁名:Scutellar 海 拔:600 命名来源:[Act.Phytotax. 11(1): 39. 1966] 中国植物志:65(2):202 英文植物志:17:94 系中文名:裂叶黄芩系 系拉丁名:Ser.Incisae 组中文名:腋序黄芩组 组拉丁名:Sect.Maschalostachys 亚属中文名:黄芩亚属 亚属拉丁名:Subg.Scutellaria 亚科中文名:黄芩亚科 亚科拉丁名:Scutellarioideae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DICOTYLEDON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态特征:直立草本,高40厘米,全株光滑无毛;茎纤细,干时紫红色,具发达的腋出分枝及小分枝,因而全株呈塔形,茎上节间与叶等长或稍短于叶。叶具长柄,中部叶柄长约1厘米,均腹凹背凸;叶片草质,近于菱形的卵圆状披针形,向茎的两端变小,中部者长4.8厘米,宽2厘米,先端尾状渐尖,基部楔状下延,叶缘在基部1/3以上具尖锐的牙齿,两面无毛,侧脉2—3对,上面不明显下面凸起。花单生于叶腋,在茎及腋出分枝的上部逐渐过渡成总状花序,次级分枝复具3—6花的总状花序,如此全株构成一圆锥状花序;苞片在小分枝上部者披针形而全缘,与花等长或较短;花梗细,长2—3毫米,紫红色,被细微柔毛至近无毛,在中部以下具成对长0.5毫米线形小苞片。花萼在花时长仅2毫米,无毛,微具腺点,盾片小,不明显,高仅0.5毫米。花冠淡紫色,长2厘米,外面略被微柔毛,内面无毛;冠筒基部前方微囊状增大,宽1.8毫米,向上渐宽,至喉部宽达4毫米;冠檐2唇形,上唇盔状,内凹,先端微缺,下唇中裂片三角状卵圆形,全缘,宽达4毫米,2侧裂片小,狭三角状卵圆形。雄蕊4,前对较长,微露出,具能育半药,退化半药明显,后对较短,具全药,药室裂口具白色髯毛;花丝扁平,前对内侧后对两侧在中部以下被小疏柔毛。花柱细长,先端锐尖,微裂。花盘前方隆起,后方延伸成长0.5毫米的子房柄。子房4裂,裂片等大。花期6月。 产地分布:产浙江东部(仙居),江西东部(贵溪);生于海拔600米的石质河床上。模式标本采自浙江仙居。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