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长岗镇 |
释义 | 长岗镇,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1987年正式成立,为华中地区旅游胜地。 中文名称:长岗镇 行政区类别:镇 下辖地区:土门 电话区号:0722 邮政区码:441321 地理位置:中国湖北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长岗镇简介随州市曾都区长岗镇。1952年建长岗区,1958年改公社,1984年置乡,1987年建镇。位于市境西南部,距市区69公里。面积232.6平方公里,人口2万。汉(口)宜(城)公路从镇中穿过。辖土门、东庄畈、凉水井、青山、绿水、熊氏祠、?水、珍珠泉、罗家台、郑家台、黄木埫、石龙埂、喻家湾、覃家畈、庹家畈、三眼泉、洪山坪、三圣庵、欧家店19个村委会和绿林居委会。经济以农业种养业为主,盛产香菇。磷矿资源丰富。古迹有始建于唐的洪山寺,西汉末年“绿林军”起义俩王洞遗址。纪念地有熊氏祠及南岳庙,是抗战时期中共鄂中特委和鄂豫边抗敌工委旧址。素有“楚北天空第一峰”之称。 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是游览、旅游、观光、避暑的理想境地。 长岗镇风景区大洪山又名绿林山,位于随州市西南约80余公里,横亘京山、钟祥、随州交界处。西汉末年著名的绿林起义就发生在这里。它主要以一座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为主体,群峰耸立,层峦叠翠,面积350 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1055米,素有“楚北第一峰”之称。因其山经常会制造洪水而得名。现已列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主要旅游景点有灵峰寺(又称洪山寺)和850多年树龄的古银杏。山间还有仙人洞、双门洞、白虎池、珍珠泉、三眼泉及温泉等。 “名山佳气郁重重,横亘西南压万峰。襟汉带陨蟠伯围,兴云出雨镇侯封。”清朝诗人储喜珩如此描绘他眼中的大洪山。大洪山山势高峻,翠叠青山,植被丰富,古木参天。漫山遍野都是奇花异草和名贵树木。各类兰花、杜鹃比比皆是。楠木、松栎林随处可见。此外还有被称之为世界活化石的树种“千年银杏”。 山上有洞,洞中有泉,有“九洞十八泉”。黄仙洞是大洪山风景区的核心景点,全长两千米,洞口高一百米,宽七十米。洞内迂回曲折,洞窟幽深,别有洞天,有“不到黄仙洞,就没去大洪山”之说。仙人洞是大洪山溶洞中最大的一个洞,洞内有可容一千多人的大会场和停车场,有宽敞的舞台,洞内流水潺潺,冬暖夏凉。另有一“火洞”,热气扑面,周身暖烘烘,奇妙无比。 大洪山峰奇、洞幽、林秀、水碧、湖美、泉醇,山中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天山中温度比山外低4℃,冬天比山外高4℃。来到大洪山,体验山之伟,水之秀,洞之幽,泉之醇,树之繁,花之茂,忘情于山水之间,沉醉于花树丛中,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怡情怡性,实为理想的旅游胜地。 文化教育长岗镇中小学名录 曾都区长岗镇初级中学 曾都区长岗镇喻家湾村小学 曾都区长岗镇土门中心小学 曾都区长岗镇土门中心小学 曾都区长岗镇完全小学 曾都区长岗镇新畈小学 曾都区长岗镇欧蒙高级小学 曾都区长岗镇洪山坪村小学 曾都区长岗镇覃朱畈村小学 曾都区长岗镇观音店村小学 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长岗镇长岗镇位于封开县南端,距县城22公里,是封开县的南大门。毗邻德庆县,与郁南县隔江相望,水陆交通十分便利,黄金水道西江以及公路省道,国道穿境而过,下通珠三角,上抵云贵。货运码头3个。全镇总面积152.6平方公里、总人口22146人。镇办中学1所,小学16所,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卫生院1所、卫生站14所,全镇达到了初级卫生保健水平。全镇已开通程控电话,移动电话,有线电视信号覆盖全镇。全镇林业用地面积15万亩,其中有林面积7.4万亩,主种松、杂木、油栗、玉桂、巴戟、柑桔、水柿。耕地面积19524亩(其中水田面积14870亩)主种水稻、甘蔗、蚕桑、西瓜、蔬菜、马蹄。 乡镇基础设施建设镇内有肥沃的土地,丰富的水、森林及矿产资源,有众多农副土特产。全镇有林面积9050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42万立方米,年产商品木材1万多立方米,松脂0.3万多吨。名优特产主要有油栗、西瓜、蔬菜、无核水柿等、长岗油栗远近闻名,现已被列为省、市、县“一乡一品”发展项目。原产地马欧村曾被周恩来总理亲笔题词为“水果之乡”。近年来全镇创办油栗生产基地20600亩,今年产量达5万多斤。前程村西瓜因其皮薄瓤甜也有一定的知名度,现是,“一镇一品”名优水果发展项目。矿产资源主要以花岗岩瓷砂为主,主要分布在榄迳村境内,储量达1亿多立方米;瓷砂储量达3亿多立方米,主要分布在镇内的新丰、马欧、旺村、光升四个村境内,镇境内有二级河流2条,年流量1.54亿立方米,镇在前庄河等处办建了两座水力发电站。 经济发展镇政府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深化改革为重点,立足地缘和资源优势,抓好招商引资,制订具体办法和优惠政策,营造良好投资环境。推动全镇工业稳步向前发展。镇龙头企业谷圩石材加工业由原来的57家发展到现在的210家,年创税利一千多万元,近年新开发瓷砂场3家,灰砂砖厂1家,水力发电站2家。刘氏兄弟创建长兴胶合板厂,长岗林产 加工厂。现在全镇有镇级企业198家,全镇工业总产值4886万元,2001年全镇工业总产值5483万元。 农业发展长岗镇一贯重视农业生产,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布局,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发展“三高”农业,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确保生产任务完成的基础上,以农业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名优特产品。大搞基地化,种植马欧油栗、前程西瓜、榄迳无核水柿等名优水果,其中以马欧油栗为主要发展项目,现在创办基地已达20600亩,大力扶持种养专业大户、使其不断发展壮大,全镇纯收入5~10万元的种养专业户有38户,10~20万元的有12户,20万元以上的有4户。 人口数据长岗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20794 男 10852 女 9942 家庭户户数 4688 家庭户总人口(总) 20250 家庭户男 10463 家庭户女 9787 0-14岁(总) 6174 0-14岁男 3274 0-14岁女 2900 15-64岁(总) 12851 15-64岁男 6818 15-64岁女 6033 65岁及以上(总) 1769 65岁及以上男 760 65岁及以上女 1009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19551 下辖村马欧村 谷圩村 周黎村 旺村村 光升村 联合村 长岗村 都苗村 福石村 前庄村 前程村 新丰村 小圩村 揽迳村 河南省睢县长岗镇长岗镇总面积38.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9万亩,人口3.8万人,辖长东、长西、长南、长北、马尧、后常、魏庄、马集、朱庄、张庄、吴庄、孟桥、李庙、王庄、三赵、高庄、南郭、轩老、前张、后张、西张、三齐、鲁庄、杨楼、北郭、回民村、徐楼27个行政村,58个自然村,151个村民小组。该镇位于县城西南17公里,睢、杞、太三县交界处,106国道东侧,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通讯设备齐全,为睢、杞、太物质贸易集散地。 经济发展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形成了畜牧、大棚蔬菜、农副产品深加工三大产业,三大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畜牧业、全镇养鸭达到10万只以上,并成立了养鸭协会,养猪初具规模,现存栏2000余头; 大棚蔬菜发展势头较好,今年共建日光温室大棚100座,并建成了长岗镇高效示范园区(既长岗镇双孢菇种植基地)。建成立体式大棚10座。由于该项目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食用菌,变废为宝,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年总效益在50万元以上。种植规模也在逐步扩大;长岗镇农副产品深加工开发公司是长岗镇北村与浙江凯达支农有限公司联建的项目,位于长岗镇北村,占地面积5500平方米,总投资1200万元,主要从事辣椒、大蒜、胡萝卜、洋葱、大豆、红薯等农副产品深加工开发,年产值可达1000多万元。 发展教育提高全民素质,该镇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思想,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全镇中小学教师合格率达100%。在校生巩固率达98%以上,初中生升学率达80%以上,升入重点高中人数70人以上,全镇各学校注重教师培训和素质教育,教育事业出现崭新局面。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34733 男 17890 女 16843 家庭户户数 8638 家庭户总人口(总) 34727 家庭户男 17889 家庭户女 16838 0-14岁(总) 11753 0-14岁男 6307 0-14岁女 5446 15-64岁(总) 20624 15-64岁男 10565 15-64岁女 10059 65岁及以上(总) 2356 65岁及以上男 1018 65岁及以上女 1338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34575 贵州省仁怀市长岗镇乡镇基本情况 长岗位于仁怀市最南端,处于遵义、仁怀两县(市)交界处,海拔1200米左右(镇政府所在地海拔1140米)处于东经106°21′—106°30′,北纬27°35′—27°47′之间,地域面积115.7平方公里,镇辖10个村1个社区,102个村(居)民组,5760户,总人口24200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05亩,这块土地上居住着汉、苗、仡等族勤劳的人民,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7%,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5.7%。 镇内天然林以松柏、漆为主,松柏主要分布于T1——2米地形层形成的山坡山顶之上,海拔在1000米以上,由于砍伐严重,成林的仅局部有小片残留,漆树主要生长于T1——1米地层中的裸露岩石裂缝中零星分布,海拔高度多数在1000米以下,其余较多地带以灌木为主,其经济价值低,但有较好的水土保持作用,镇内拥有九打杵、蔡籽沟2个千亩天然大草场,可供畜牧养殖业开发利用。 旅游资源以长征时毛泽东住居、毛泽东主席纪念亭、红军医院、马店会议会址和溶洞群落资源为开发优势,尤其是即将建成的茅台高速公路贯穿该镇三个村七个村民组。毛泽东纪念亭正在修建,其余系列资源的开发有利于宏扬革命精神,挖掘整理长征文化,发展旅游产业,天然溶洞群地处镇南,系全镇南北两地下河中的南地下河流域区,植被保护较好,青山绿水,溶洞天然构成群落,三五洞相连,洞内奇观叠出,天工地造,流水潺潺,清幽神秘,令游者流连忘返。然因资金问题,至令尚未开发形成产业。 全镇常年粮食总产12642吨,主要以玉米、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主要以烤烟、红梁、油菜籽为主。近年来,产业结构调整进程加快,在新形势下,畜牧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迅速升级成为具有高寒山区特色的主导产业。乡镇企业主要以煤炭资源招商引资开采企业为主,目前已初步具产业规模,已探明煤储量1.8亿吨,拥有年产9万吨以上企业6家,产值达7129万元,同时,依托自然环境及生态优势,白酒加工业逐步兴起,各种非公有制经济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