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丽莉·布瑞斯珂的中国眼睛 |
释义 | 图书信息作 者:〔美〕劳伦斯(Laurence,P.)著 万江波等 译 丛 书 名: 出 版 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ISBN:9787806788547 出版时间:2008-06-01 版 次:1 页 数:609 装 帧:精装 开 本:32开 内容简介《丽莉·布瑞斯珂的中国眼睛》深入研究了英国的“布卢姆斯伯里文化圈”和中国的“新月派”在国内国外的影响,作者帕特丽夏·劳伦斯女士让我们透过英国现代主义的镜头欣赏中国艺术,透过现代中国的眼睛审视英国的现代文化瑰宝。一个得天独厚的文化氛围写作,或绘画,或游历 为了揭示艺术家的真实面貌,本书不仅通过研究作品,而且还把视角转向了他们的私人信札,其中不乏被前人忽略的资料,劳伦斯教授在她的中英调研之行及艺术的自我发掘过程中,将它们经过爬梳剔抉第一次呈现给读者。她用英语首次完整地记录了凌叔华与朱利安·贝尔(Julian Bell)之间的浪漫故事。书中展现了布卢姆斯伯里文化圈的寓言式的旷达不羁和自我沉醉,还呈现了他们偶尔流露出的种族主义倾向(主要针对比中国人肤色更深的有色人种)。 作者简介帕特丽卡·劳伦斯,纽约市立大学博士、名誉教授。曾执教于瓦莎学院及哥伦比亚大学,现任教于纽约市立大学下属布鲁克林学院。专攻英国文学、文学理论、小说史及女性现代书写。著有《阅读沉默:英国传统中的弗吉尼亚·伍尔芙》(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91)。在《丽莉·布瑞斯珂的中国眼睛》一书中,凭借其在中英两国旅行时对文献资料的研究以及相关采访,劳伦斯将其对沉默的研究延伸至东方。 目录缩略语表 历史年表 前言 绪言 画轴上的形象 见闻地图 历史时刻 中英文学团体与文学对话的形成 书信的用途 亲身实践理论 发展现代主义 第一章 朱利安·贝尔的“英国风格” 敏感而现代:在中国教书的朱利安·贝尔 从外省走向政治 从神话到书信之争:朱利安·贝尔和凌叔华 共同翻译:朱利安·贝尔和凌叔华 第二章 英国和中国的文学团体:政治和艺术 想象其他的社团:新月派 政治和艺术 相似的团体:布卢姆斯伯里文化圈 第三章 东西方的文学对话:探索文明和主观世界——狄更生和徐志摩 意味深长的两个语汇:文明和主观世界 文化吸引 徐志摩:“布卢姆斯伯里的重要纽带” 头戴中国帽子的英国导师:G·L·狄更生 培养浪漫主义的自我:徐志摩 一种逾矩的感觉:中国现代主义发展过程中的“自我”叙述 英国“文明”的重新定义:狄更生 《中国人约翰的来信》:G·L·狄更生 利顿·斯特雷奇的《天子》 未成文的《中国之行》:E·M·福斯特和萧乾 “不受欢迎的常态”:E·M·福斯特阐述跨国性观念、文化和英国小说 吞没和被吞没:中国的贫穷和英国小说 中国人眼中的英国现代主义:凯瑟琳·曼斯菲尔德、D·H·劳伦斯、詹姆斯-乔伊斯、T·S·艾略特和弗吉尼亚·伍尔夫 被中断的现代主义 第四章 英国人眼中的中国风景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