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一六街乡 |
释义 | 一六街乡地处安宁市南部,距安宁城区50千米,是安宁市的"南大门"。乡境东邻晋宁县双河彝族乡,南靠晋宁县夕阳彝族乡,西接易门县蒲贝彝族乡,北连安宁市八街镇,三面由少数民族围居,全乡总面积139平方公里。境内群山环绕,沟河纵横,盆岭相间,属乌蒙山系,又是红河水系与金沙江水系的分水岭处,因此,全乡地势南高北低。乡境内主要河流有:三股水、龙潭山水、石鸡村河、一六街河和车木河,水系属金沙江水系。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储存有铁、锡、钨、铅、锌、高岭土等。 乡情简介组织全乡有耕地695公顷,其中水田占52%,旱地占48%。全乡共有30个自然村,设9个村民委员会,29个村民小组,龙洞一个自然村为一个村民委员会,未设村民小组。磨南德村民委员会下辖的磨南德村民小组、桃园哨村民小组以及龙洞村民委员会为彝族聚居地,全部人口为彝族。 人口民族土地2005年末,全乡总人口10 691人,其中农业人口9 525人,非农业人口1 166人,彝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10%,有劳动力6 379个。世居民族为汉族和彝族,全乡农民人均占有耕地0.07公顷。 经济概况产业状况2005年,一六街乡党委、乡政府把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农业企业作为全乡农村和农业工作的主要内容来抓,提高支柱产业烤烟的产量和质量,出台了扶持政策,洋蓟、竹产业、青花椒得到迅速发展,畜牧业向科学饲养方向发展,其他农业结构调整项目逐步实施,全乡粮经比例达到4∶6。 经济数据2005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14113万元,比上年增收923万元,增长7%;农业总产值4 032万元,比上年增长7%;农民家庭经营收入4 710万元,比上年增加448万元,增长10.5%;农民人均经营收入27927元,比上年增加1827元,增长7%;全年粮食总产量4268吨,农民人均占有粮食448千克。 烤烟业在2005年的烤烟生产中,乡政府调动烟农的种植积极性,加强对各生产环节的指导,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克服移栽期和旺长期一个多月的高温干旱,成熟期阴雨连绵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缩短移栽时间,实行科学管理,发放"三证一卡",减地烟,增田烟,保证生产物资的供应及合理有效地运用,为烤烟生产提质增效创造了良好的条件。2005年全乡种植烤烟?3 100?亩,实际收购10 399担,比上年多收1 899担,中上等烟比例100%,兑付农户资金512.21万元,实现地方税收112.68万元。同时,乡政府结合乡情,按照"围绕市场调结构、务实基础建支柱、内引外联求发展、建设生态农业乡"的发展总体思路,积极扶持绿色产业的发展。2005年,全乡累计收购洋蓟花苞42.2万千克,兑付农户资金66.2万元,平均亩产值1 008.4元。种植摸摸香284亩,玫瑰花20亩,牧草171亩,完成优质梨改造362亩,青花椒?2 430?亩,日本甜柿150亩。 林产资源全乡有广阔的山林,森林植被较好,繁茂的灌木丛林在每年的雨季到来的5月中旬至10月期间,生长出大量的野生杂菌和珍贵的松茸菌,为当地农民提供了一条致富之路。林业工作,紧紧围绕"竹乡"建设,开始向经济生态型方向发展,竹产业以经济价值较高的毛竹为主栽产品。巩固了自2003年以来发展的竹产业和从浙江引进食用竹100亩在灌溉条件好的田间种植,2005年在温水公路沿线种植毛竹12 887丛64 435株。同时开展了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工作,2005年,全乡义务植树6 000株。一六街乡在抓好植树造林的同时,加强了对森林防火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防火组织机构,强化责任目标管理,落实责任制,明确职责。加大宣传力度,不断增强群众的防火意识,强化火源管理,杜绝火种入山,设立巡山守卡人员26人,组建专业扑火队一支30人,业余扑火队9支近200人,2005年实现了全乡无火灾的好局面,做到连续两年无山林火灾。 畜牧产业一六街乡的畜牧业主要以饲养生猪、山羊、水牛、黄牛等牲畜为主。兽医部门加强了对牲畜的疫病管理和综合防治措施,100%完成了山羊痘、禽流感和"W"病强制免疫,有效地控制了疾病的发生,保证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2005年,全乡与2005年持平,实现生猪存栏?8 100?头,肥猪出栏12 000头,家禽出栏3万只,肉牛出栏600头,肉羊出栏3 000只,山羊存栏6 100只,禽蛋产量55吨。猪人工授情430窝。牛冻精改良35头,推广猪青贮饲料3000吨,牛羊氨化料87吨,种植优质牧草410亩。2005年畜牧业总产值1 545.1万元,比上年增10%,人均收入增加700元。 矿产产业2005年,一六街乡镇企业在各级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加强了对乡内矿山矿点企业的管理,结合非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关停违反规定开采和无证开采矿山矿点10个,过渡开采到期关停6个,配矿点和洗选厂关停6个,恢复矿山矿点植被650亩。为合理开发辖区内的矿产资源,进一步严格了开采审批制度,实行正规化、规范化、法制化管理,大力推进采矿权挂牌有偿出让制度,推行有偿出让公示制,为维护矿业秩序,保持水土不流失提供了保证。 乡镇企业2005年扶持发展了龙源酒业有限公司和宏泰运输有限公司。全乡现有企业、矿点17个。农业企业3 人,从业人员?1 490?人,完成工业生产总值5 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0.3%,实现税金1 054万元,比上年增长177.4%。 财政收入2005年,一六街乡的财政工作,在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乡人大的监督和支持下,财税部门坚决按照政府的指示和要求,积极推进财政体制改革,积极培植税源,强化税收征管,努力做好增收节支工作,顺利完成了财政收支任务。2005年全乡财政收入1858万元,比上年增收1049万元,比上年增长129.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23万元,比上年增加385万元,增长113.9%;上划中央"两税"完成1135万元,比上年增加664万元,增长141%。全乡地方财政支出933万元,与上年同口径相比增加支出343万元,增长58.1%。 基础设施建设及社会事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2005年,一六街乡实现16岁至45岁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微机管理,剩余劳动输送取得一定成效。至2005年底,共输出剩余劳动力374人,占全乡劳动力数的5.9%,其中省外输出47人,省内327人。?? 交通邮电一六街乡的主要公路是横跨全乡南北的"一八"公路,一六街至上厂矿公路,小营经温水至晋宁县双河乡的公路,一六街乡至龙洞公路,一六街经石鸡到相连、吴里坝至相连的乡村公路,全乡9个村民委员会,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30个自然村都通公路。2005年全乡机械总动力13.2万千瓦,全年运输业产值1 000万元。 一六街乡设有邮政营业室一个,2005年全乡邮政业务总收入4万元,9个村委会都通电话,其余28个自然村都开通了程控电话,农户安装电话近550部,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公司在一六街建站开通,中国移动又在赖乌包山、磨南德村委会、龙洞村委会、相连村委会增设了3个机站。全乡手机用户已超过200部,中国电信在集镇开设了3部IC卡电话和1个公用电话亭,3个小灵通无线市话发射架,集镇小灵通用户达到了30余户。 商业一六街乡的商业、饮食业主要由个体工商户组成,主要集中于一六街集镇,零星小商店遍布全乡各自然村。集镇有餐馆5家,旅社2家,集贸市场1个,全乡共有个体工商户近280户,全年营业总收入351万元。 水利电力一六街乡水资源较为丰富,到2005年,全乡共建小(一)型水库2座,小(二)型水库11座,小坝塘35座,总库容488万立方米,建成水闸5座,水浇地设施15件,机电排灌站22座,全市库容量最大的车木河水库就坐落在一六街乡与八街镇的交界处,库容量为3 700万立方米。2005年全乡完成市级重点水利建设项目3个,总投资642.6万元。改善灌溉面积5 000亩,新增高稳产田1 200亩。2005年完成第三期人畜饮水工程项目4件,总投资206.08万元,解决了6个村小组的人、畜饮用水。水土保持以治理为主,按照规划切实做好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全乡30个自然村,村村通电,农电网改造全面完成,并进入了规范化管理,全年农村用电量145万千瓦小时。 教科文卫一六街乡现有完小2所,村小4所,一师一小6所。教职工86名,学生?1 101?名,由市教育局实行直管,乡人民政府协管。2005年,巩固提高了中心小学寄宿制的成果。一六街乡的普及初等教育的各项指标均达到了100%。9月10日乡党委、乡政府表彰奖励了2001~2005年户口在一六街乡的44名省内外在校和即将入学的大学生,奖励资金10.39万元。妥善解决了50名贫困学生就学难的问题。全乡科委、科协组织健全,实用技术、绿色证书培训扎实有效。全年共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61期?8 023?人次,基层干部培训3期185人次,绿色证书培训1期58人;全乡有科普文明村6个,科技示范村3个,建旱厕300座。全乡共有农业专业技术人员15名,其中中级职称人员3名,助理级8名,员级4名,兽医人员12名。通过科学技术的推广与运用,全乡在粮食种植面积减少的情况下,单产量得到提高,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卫生工作方面,全乡有乡级卫生院1个和9个村级卫生所,共有医护人员25名,实现了农村初级医疗保健网络,乡卫生院还在人口密集处于交通要道的吴里坝村开设了门诊部,极大地方便了人民群众的就医就诊。2005年,全乡95.01%以上的农民群众加入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100%,使广大群众就医有了保障。为加强乡卫生院的硬件设施建设,在上级的支持下,投资10万元,增添了部分医疗设备,改善了乡卫生院的医疗条件。完成了45岁以上农民体检工作,参检2 017人,参检率71.1%。 2005年,全乡9个村民委员会全部开通了有线电视,30个村小组,27个入网,剩余3个架设地面接收站,全乡有线电视用户1 994户,入户率达到了95%以上。在文化方面,全乡有文化活动中心1个,乡级图书室1个、村级9个,14个党总支(支部)都建立了党员电化教育活动室,存有党员教育片近300部。全乡活跃着9支业余文艺队伍,逢节日到各村义务演出。2005年春节期间,由乡组织在文化活动中心进行了9场次的文艺汇演,评选出优秀节目9个,优秀演员18人,优秀创作节目9个,极大地丰富了集镇的节日文化生活。加强了对文化市场的管理,注重挖掘文化潜能,投资49.9万元修复完工安禄罗游击大队指挥部,并对外开放,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在先进性教育期间,共接待参加第一批先进性教育的单位15个,党员439名。 城乡及文明建设2005年,一六街乡继续加大了集镇建设力度,注重了对集镇的绿化、美化管理,做到有专人管理,以"绿、亮、美"工程为目标,以卫生治理为基础,积极营造绿色环境为主题的建设,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一六街乡党委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精神文明建设列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结合乡实际,开展了多形式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了创建"文明村"、"文明单位"、"花园式单位"、"十星级文明户"等一系列活动。截止2005年底,全乡共建成昆明市级文明单位7个,文明村2个,安宁市级文明单位4个,文明村6个,花园式单位4个,文明示范村2个,文明科室37个。在创建"十星级文明户"活动中,全乡100%的村民小组,96%以上的农户参与了创建复评活动,2005年全乡获10星的137户,9星的581户,8星的887户,7星的724,6星的190户,5星及以下82户。通过活动的开展,有力地推动了家庭美德建设,建立和促进了友善的新型人际关系,"树文明新风、做文明公民"已在全乡广大农村和干部中形成共识,村容村貌良好。 社会治安2005年,一六街乡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始终贯彻执行"打防并举"的方针,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落实责任制,做到全乡上下齐抓共管、群防群治,充分发挥群众性的地方治安网络,加大普法教育与宣传力度,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把全乡的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控制到最小,发案率低,破案率较高。积极预防和处理群体性事件,切实把各种社会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 在机关干部和全乡群众中,开展了"四五"普法和"三五治乡"教育活动要求,订购了2005年全民普法教育读本,做到了人手一册,用以会代训的方式认真开展了普法培训学习,提高了广大机关干部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在青少年中,开展了法制教育,举办了专题法制讲座活动。利用6·26国际禁毒日和10·26中国禁毒日,进行毒品预防宣传,充分认识毒品的危害性,受教育3 500余人,有效地杜绝了新生吸毒人员的滋生,强化了无毒社区的创建工作。 2005年,全乡共发生刑事案件19件,侦破8件,受理治安案件15件,查处14件,排查社会矛盾4件,受理民事纠纷24件,调解成功21件,调解率87.5%,成功率达88%。基层村委会调解民间纠纷92件,调解率100%,成功率达95%以上,通过维护社会稳定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杜绝了省市上访和重大恶性案件的发生。?? 社会福利2005年,一六街乡的民政工作,充分发挥出了其职能作用,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搞好扶贫济困等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工作。在积极做好查灾、核灾、计灾的同时,着重解决好受灾群众的吃、穿、住等问题。2005年全乡解决缺粮128户471人次11 660千克,38户57人纳入农村特困救助,12户20人纳入城市居民最低保障,解决了4户特困户居住问题。解决了受灾户,贫困户的生活困难,确保做到人人无饥寒,维护了社会稳定。在节日期间,入户看望了35户老复员军人,送去了价值3 500元的衣物和7 000元的慰问金,发放了8户军属24 400的优待金,发放4名特困复员军人生活、医疗补助金3 100元。2005年,为8户五保户、29户特困户、22位精神病患者购买了第三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在婚姻登记工作中,严格按照《婚姻法》、《婚姻登记管理办法》审查登记,全年共依法办理结婚登记35对,离婚登记10对,合格率达100%,有效地维护了婚姻登记工作的严肃性和合法性。全乡的民政工作,认真落实了优抚政策,解决好优抚人员的生活难、医疗难、住房难等问题,切实做好扶贫救残工作,维护了全乡的社会稳定。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