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礼记析疑
释义

〖礼记析疑〗四十六卷。

清方苞(1668-1749)撰。苞有《仪礼析疑》已著录。

是书也为融汇旧说,辨诸家是非,断以己意而成。如《文王世子》,以大司成即大司乐,辨《注疏》以《周官》大乐正为大同乐、师氏为大司成之非。在《郊特性》中断说,凡经传中言郊礼而有献荐者,皆为祭稷之事。以论至为明晰。论《丧服小记》“慈母与丧母不世祭”一条,以为,“庶子之子立弥庙,则可以祭父之生母”;论“士不摄大大,士摄大夫惟宗子”一条,以为,“大夫以公事书,而家人摄祭,则义当使亲子弟,虽无爵者可摄,无摄以宗子之义也”;又论《祭统》“祭之日一献”一条,以为“祭礼献酬交错,所以和通神人,不宜献饮未终而爵命群臣以间之,惟特假于庙,故简其礼而用--献。今注谓一献一□尸,疏谓其节当在后,编者误列于前”,皆具有所见,足备礼家一解。说解虽间有武断之处,然无伤于宏旨。惟别为考定《文王世子》一篇,删“文王有疾至武王九十三而终”一段,又删“不能□阼践阼而治”八字,及“虞夏商周有师保有疑丞”一段,“周公抗世子法于伯禽”一段,“成王幼至不可不慎也”一段,“世子之记”一段,最不可为训。

有《四库全书》本,另有《抗希堂十六种》本,作四十八卷。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