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长春工程学院
释义

长春工程学院是2000年由三所具有50年办学历史的全国示范性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原长春建筑高等专科学校、长春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长春水利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一所以工为主,工、管、文、理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普通本科大学,隶属于吉林省人民政府。

中文名:长春工程学院

外文名:Changchu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简称:长春工程

校训:明德致远、笃行务实

创办时间:1951年

类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工科

主管部门:吉林省教育厅

现任校长:韩立强

所属地区:长春朝阳区南湖

主要院系:机电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硕士点:2个

主要奖项:模范单位文明单位标兵

学生人数:13600人(2010)

教师人数:813人(2010)

一、历史沿革

学校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新中国建立初期。早在1951年9月到1953年7月,为在短时期迅速恢复和建立国家基础工业体系,经东北人民政府、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筹划和批准,分别成立了长春土木建筑高级职业学校、长春测量地质技术学校和长春水力发电工程学校。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三所学校均几经易名,隶属关系和办学层次多次变更,主要归属原冶金工业部和水利电力部管理,为冶金建筑、冶金地质和水利水电行业培养一线专门技术人才。

50年代末,原长春水利电力专科学校升格为吉林水利水电学院,举办本科教育,招收培养河川枢纽与水电站建筑和农田水利工程等专业的本科生。

1984年到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三所学校分别升格为长春建筑专科学校、长春地质专科学校和东北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在此后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三所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中为推动我国高等工程专科教育发展,积累和提供了许多宝贵经验,有4项教学改革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教务处曾两次被教育部评选为“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务处”;1997年,三校均被教育部遴选确定为全国示范性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在当时全国高等专科教育改革和建设中发挥了带头和示范作用。

1996年开始,三所学校陆续招收并培养建筑工程等16个专业本科生。

2000年3月,教育部正式批准三校合并组建长春工程学院。合校以来,学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办学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建成了以建筑、地质、水利、电力、机械、能源和环保等工科专业为主,工学、管理学、文学和理学等学科门类交叉共存的人才培养结构和具有应用型教育特色的教学型大学。学校曾多次被吉林省政府、长春市政府授予“模范单位”、“文明单位标兵”等称号,学校党委被长春市委授予“先进党委”称号。

2007年2月,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和教育部批准,学校成为具有国防生招生资格的全国七十所大学之一。

2007年10月,学校以现场优秀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评估工作。

2010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成为具有高水平运动员招生资格的全国二百所大学之一。

2011年9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成为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资格的高校之一。

2011年10月,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2011]69号文件)确定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单位,开始招收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正式成为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资格的高校之一。

二、办学条件

学校坐落在美丽的长春南湖附近,现有湖东、湖西和校本部三个校区,占地总面积45.8万平方米;各类校舍总建筑面积46.4万平方米;运动场地总面积7.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7.38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8亿元;湖西区逸夫图书馆和湖东区图书馆共馆藏印刷型图书127万册,数字电子图书总量32000GB;校园计算机网络覆盖全校,网络教学资源丰富;学校建有计算机基础训练中心、工程训练中心、先进制造技术实践教学基地、电力系统仿真实践教学基地、土木工程施工工艺实践教学基地、岩土工程与钻探实践教学基地、电厂仿真实践教学基地、服装工艺实践教学基地、现代商务模拟实践教学基地和管理工程实践教学基地等10个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学校与国内相关行业的百余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密切联系,建有131个校外实习基地。

学校建筑设计研究院是国家甲级资质设计院;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水利水电工程和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学科是吉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配电自动化工程研究中心是吉林省首批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工程训练中心是吉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是吉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水工程安全与灾害防治工程实验室是吉林省工程实验室;建筑能源供应及室内环境控制工程研究中心是吉林省工程研究中心;城市建设发展研究中心是吉林省城市研究中心。

三、师资队伍

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素质较高。学校现有教职工1545人,专任教师769人,其中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106人、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41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82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占专任教师人数的66.05%。其中,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和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2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2人;吉林省高级专家1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3人;吉林省省级主讲教授2人;吉林省教学名师和中青年骨干教师5人;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3个;56人被中国科学院、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工业大学、东北电力大学等高校聘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6名教师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和中华电力基金奖;12名教师被评为省市级劳动模范;16名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四、人才培养

学校办学以本科教育为主,面向全国30个省(市、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3000余人,其中本科生近12000人,专科生、高职生1600余人,非全日制成人教育学生8000余人。

学校现设有17个教学单位,学校设有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能源动力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勘查与测绘工程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管理学院、理学院、外语学院、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国防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体育教学部、人文社科教学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心、工程训练中心。设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风能与动力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资源勘查工程、土木工程、给水排水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建筑学、宝石及材料工艺学、地质学等40个本科专业和17个专科(含高职)专业;3个省级重点学科,8个校级重点学科;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吉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土木工程专业、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工程造价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测绘工程专业。

(副总参谋长侯树森参加我校国防教育学院成立仪式)

在长期办学历程中,学校不断传承笃行务实、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敬业奉献的光荣传统,发扬“重教崇实、和谐创新”的优良校风,始终将人才培养质量视为办学的生命线;始终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综合提高”的育人理念;始终坚持以应用能力和工程素质培养为主线,积极推进各项教学建设与改革,专心致力于培养“安心基层、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好、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和赞誉。近年来,学校招生就业工作一直高居吉林省省属高校的前列。

60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近十一万名专业技术人才,他们中的大多数常年奋战在工程技术一线,为发展我国建筑、地质、水利、电力等基础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中国的大地上,凡有大型建筑工地、金属矿山、水电工程和电力工业的地方,就有长春工程学院毕业生的身影和业绩。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名单的通知》(学位〔2011〕69号),长春工程学院正式成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专业学位类别为“工程硕士”,工程领域为“建筑与土木工程”、“水利工程”。

五、教研与科研

学校校风严谨,管理规范。近三年来,全校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吉林省教学成果奖28项;获省级以上(含省级)现代教育技术优秀成果奖33项;出版教材和专著210部;建成省级精品课程7门和省级优秀课程42门。

学校坚持产学研互动发展,积极推进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工作,努力为吉林经济社会发展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做贡献。近十年,我校教师主持和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827项,其中包括国家级课题12项、省部级课410项;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2项,吉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奖7项;授权专利35项;共发表学术论,3351余篇,被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277篇。在节能建筑、污水处理、供热通风、配电技术、勘查技术、机电技术等领域的应用研究有所建树。

六、对外交流与合作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德国雅德应用科学大学、俄罗斯南部国立技术大学、俄罗斯伏尔加顿斯克工程学院、韩国莲庵工业大学、英国西苏格兰大学、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等国外高等院校建立了校际联系和学术交流关系,互派专家、学者、留学人员进行学术交流,开展教育和科研合作。目前,学校已与英国西苏格兰大学合作开办了土木工程专业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并在2010年招生工作中已经开始招收普通高考的学生。学校设立了中青年教师出国进修专项经费,选派中青年教师出国进修。近五年,共选派60余人次教师赴美国、日本、俄罗斯、英国、德国、荷兰等国深造,与国外友好学校教师共同开展教育和科学研究;同时还聘请了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教授来校讲学和任教。

学校十分重视保持和加深与冶金、有色金属、建筑、水利、电力等行业企业的传统联系和友谊,不断巩固和扩大产学研合作教育领域。

七、就业工作

学校是吉林省首批确定的有普通高校“专升本”教育招生资格的大学之一。每年在专科(含高职)学生中选拔成绩优异的学生升入全日制本科学习。

学校毕业生以安心基层,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好,具有创新精神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和赞誉,在全国的建筑、冶金、水利、电力、地勘等行业享有较高声誉。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位居吉林省高校前列。学校连续荣获“吉林省普通高校就业管理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学校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通过多种办学形式,累计向国家输送了深受社会欢迎的近10万名毕业生。他们中绝大多数已成为生产、科研、管理、经营等方面的骨干,有的成为优秀科技专家、省(部)级主要领导、部队的将军、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有的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称号;他们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和十余个国家,三峡大坝、京九铁路、青藏铁路等国家大型基础建设工程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和业绩。

八、对外交流

学校注重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十分重视保持和加深与冶金、有色金属、建筑、水利、电力等行业单位的传统联系和友谊,不断巩固和扩大产学研合作教育领域。已经先后与英国西苏格兰大学、德国奥尔登堡应用科技大学、韩国莲庵工业大学、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俄罗斯南部国立技术大学等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开展了一系列重要的交流合作项目,互派专家、学者、留学人员进行学术交流,开展科研合作。与英国西苏格兰大学的合作办学项目已开始招收普通高考的学生。同时,选派访问学者和教师赴美国、日本、英国、德国、俄罗斯、荷兰等国深造,与国外友好学校教师共同开展教育和科学研究;还聘请了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教授来校讲学和任教。

九、校训

学校以 “明德致远、笃行务实”为校训,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增强办学特色作为学校发展的根本任务;坚持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主动适应国家、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努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目前,全校上下正在为把学校建设成为规模更适度、结构更合理、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更高、特色更鲜明的应用型本科大学而努力奋斗!

十 、学校领导

党委书记: 李春生

党委书记李春生负责主持学校的党委工作。分管:党委办公室、党委组织部、离退休工作处、机关党委。

校 长: 韩立强

校长韩立强全面负责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其它行政管理工作。分管:人事处、财务处。

副校长: 田士文

副校长田士文协助校长主管后勤工作。分管:后勤管理处、基建处、后勤服务总公司、就业服务处。

副校长: 任玉珊

副校长任玉珊协助校长主管教学和外事工作。分管:教务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招生工作办公室、高教研究所、工程训练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副书记: 吴占军

党委副书记吴占军主管宣传和学生工作。分管:党委宣传部、统战部、学生工作部(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校团委、人文社科教学部、关工委、国防教育学院、校友工作办公室。

纪委书记: 张未知

纪委书记张未知主管学校纪检监察和群团工作。分管:纪检监察办公室、审计处、工会、妇委会。 副校长: 杨晓东

副校长:杨晓东

协助校长主管科技工作。分管:科技处、学科办、图书馆、学报编辑部、资产经营公司及所属企业。

副校长: 孟祥萍

副校长孟祥萍协助校长主管行政工作。分管:院长办公室、资产管理处、继续教育学院。

十一、组织机构

教学机构

机电工程学院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能源动力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 勘查与测绘工程学院

建筑与设计学院 管理学院

理学院 外语学院

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社科教学部

体育教学部 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心

工程训练中心 继续教育学院

国防教育学院

教辅(教研)单位 图书馆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高教研究所 学报编辑部

管理机构

党政管理机构

党委办公室 党委组织部 党委宣传部 纪检监察办公室 保卫处

机关党委 学生工作部(处) 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离退休工作处

校长办公室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人事处 财务处 审计处

教务处 招生办公室 学科建设办公室 科学技术处

校友工作办公室 资产处 后勤管理处 基建处

群团机构

工 会 妇委会 团委

附属服务机构

后勤服务总公司 就业服务处

企业经营机构

资产经营公司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7:2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