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老东门遗址 |
释义 | 老东门遗址,位于贵阳市市东方向。 据清乾隆《贵州通志》记载:贵阳府城,即元顺元城,顺元旧设土城,东、西、南三面与今城同,北面仅至钟鼓楼(今王家巷口)。真正形成贵阳老城基本格局的是明朝两次修筑的贵阳石城。第一次是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修建贵阳的内城,周围九里七分,共建五座城门,东称武胜门,南称朝京门,西称圣泉门,北称柔远门,次南称德化门。第二次是明天启六年(1626年),云贵总督张鹤鸣、贵州巡抚王瑊在北门外增砌外城600多丈,设威清门、六广门 、洪边门、小东门四门。清初,为了抹掉前朝痕迹,树立清王朝正宗思想,地方政府将明朝的城门名称进行了更改。康熙《贵州通志》记载:门五:东曰昭文,南曰迎恩,西南曰广济,西曰振武;北曰布德。水关二:东北有池,西南一带滨河。 东门称为昭文门,城墙上又有文昌阁,城外风景极佳,所以成为人们踏青游览,享受春光的好去处。(清)王覆升《春日同人集饮文昌阁看桃李》一诗写道:"花气袭衣裙,晴光透林壑。郊原浮青葱,桃李遍城郭。"描绘的就是东门的美好景色。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