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常村镇 |
释义 | 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常村镇地处河南省新乡市长恒县 封丘县 滑县三县交界处,总面积75.1平方公里,耕地6.2万亩,人口4.6万人,40个行政村。引黄干渠大功河纵贯全镇,新荷铁路、省道308线横穿全境,乡村公路四通八达。 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常村镇简介常村镇是一个农业大镇。该镇党委、政府立足镇情,瞄准农业市场的前沿阵地,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充分发挥农产品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坚持用工业化理念经营农业,重点抓好优质小麦、绿色食品、绿化苗木、特色产品等主导产业,以公司制发展农业,建成了“四大园区”:5.6万亩的优质小麦生产园区,5万亩的绿色食品生产园区,年产60万公斤的黄背木耳种植园区,1万亩的绿化苗木种植园区。同时注重变农产品为工业品,变农民为工人,推动以农业经济为主向工业经济为主转变,不断拉长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建立涉农龙头企业与农户新型利益分配机制,并实现了规模扩张,把优势品牌做强做大,形成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农副产品农副产品加工是使农产品转化增值的最直接手段。常村镇以此为突破口,先后建立了以“新乡市蒲丰制粉有限公司”为龙头的10家面粉加工厂,使本镇的粮食实现了就地转化升值,并消化周边县、乡大量余粮,年创产值2亿元。目前,农副产品加工业已成为该镇的主导产业、名牌产业,随着它的不断壮大,还辐射带动了其他产业,如粉皮加工、畜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年创产值5亿元。 畜牧养殖业是常村镇三大支柱产业之一。该镇党委、政府以创建沼气生态镇为契机,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先后建成了河南富田畜牧发展有限公司、普源科技养殖发展有限公司、新蒲牧业有限公司等为龙头的养殖企业18家。全镇现存栏肉猪20万头,肉鸡30万只,年创产值2.5亿元。 人力资源常村镇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该镇党委、政府立足镇情,科学决策,以专业化致富农民,大力开展劳务输出工作。并创新机制,市场化运作,把劳务输出工作作为一项产业来经营,成立了“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建立了“劳务输出服务站”,每年开展一次“十大外出务工杰出有为青年农民”和“劳务输出功臣”评选表彰活动,并定期对农民工进行“充电扩能式”的专业技术培训。同时委派优秀青年干部外出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进行创业锻炼,积极创建劳务输出基地。目前,全镇已在全国各地创建了20余个劳务输出基地,行业涉及防腐、建筑、服装、烹饪、装潢等十余种,每年输出劳动力达到12000多人次,年创收入超亿元。 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充分发挥农产品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坚持用工业化理念经营农业,以公司制发展农业,变农民为工人,推动以农业经济为主向工业经济为主的转变,不断拉长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把优势品牌做强做大,形成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工业发展不断创新工业发展理念。坚持走“项目支持产业、产业支撑经济、经济支撑财政”的发展路子。民营企业发展势头强劲,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新乡市瑞鑫钢管制造有限公司、新乡市恒瑞布艺加工厂、长垣县高分子环保防水卷材厂、豫宙电池厂、长垣县亿鑫空气分离厂等一批投资在500万元以上,科技含量高、设备一流的企业先后落户这里,并继续实施“回归工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城镇商贸业日渐繁荣。总投资1000万元的常村商贸城二期项目和投资800万元的常西新村项目已经建成,常村农贸市场项目、土地整理项目、韦庄蔬菜批发市场项目等一批项目相继投资建设并完工,有力的推动了常村经济发展。 劳务输出劳务输出成效显著。该镇以专业化致富农民,大力开展劳务输出工作。并创新机制,市场化运作,把劳务输出作为一项产业来经营。目前,全镇已在全国各地创建了20余个劳务输出基地,行业涉及防腐、建筑、服装、烹饪、装潢等十余种,2008年劳务输出总人数达1.5万人次,其中成建制输出5000余人次,年创收4000余万元。 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14个生态文明重点村建立了活动广场,配备了健身器材,安装了照明灯,使其达到了“四化”、“一院”、“一场”的硬件标准。2008年,又新建沼气池670座,使沼气建设再上新台阶;多方筹资硬化村内道路,对各村进行了绿化和刷白,彻底改变了农村的居住环境。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镇辖中小学教学质量逐步提高;镇卫生院被评为国家“一级甲等医院”;交通、通讯,方便快捷,有线电视光缆入村到户,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群众生活的现代化水平。 经过历届党委、政府和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常村镇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高效农业园区化建设、畜牧养殖业初具规模,观光旅游农业、工业集中发展区初现雏形,农副产品加工业不断壮大,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交通、通讯方便快捷,教育、卫生水准日益提高,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今日,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人居环境,使常村镇优势凸现,成为有识之士投资创业的沃土。 地理位置常村镇位于长垣县西部。辖小郭集、常西、马东、马西、马南、前大郭、后大郭、贺庄、吕庄、新建、东刘庄、柳桥、唐家庄、朱占、李占、王占、常东、韦庄、岳刘庄、前孙东、后孙东、牛河、司河、高、营里、郝占、辛兴、宁庄、石桥、罗庄、小堤西、大堤西、马北、大前、大后、刘唐、小屯、侯唐、韩庄、油坊占40个行政村。新荷铁路、长(垣)马(村)、常(村)韦(庄)公路过境。 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常村镇简介常村镇位于辉县市东部,东接卫辉市唐庄镇,南毗新乡市北站区耿黄乡。面积91平方公里,辖28个行政村,35个自然村,耕地2754.6公顷。全镇总人口4202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50人。镇政府驻常村,距辉县市区6.5公里。 常村镇下辖村常村东村、常村西村、常村北村、荒里村、古章村、百间寺村、沿东村、沿西村、沿北村、石疙节村、冯爻村、周卜村、固村东村、 固村南村、固村西村、毡匠屯村、赵凝屯村、北陈马村、杨庄村、王村铺村、申屯村、西连岩村、井沟村、罗池村、郝凹村、宰坡村、万桑村、燕窝村。 经济发展常村镇位于辉县市东北部,辉汲公路,卫柿公路(在建)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境内蕴藏丰富的石灰石,原煤铝钒石资源,为豫北建材重镇。 近年来,常村镇依据独特的区位和资源优 势,发扬艰苦奋斗、实干创新的精神,不断巩固 农业基础,改革企业经营机制,加快小城镇建设 步伐,实现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公益事业长足进步。 -以农田水利建设投资不断加大,节水灌 溉技术广泛应用。随北干渠支渠的建成,全镇 95%的农田得到有效灌溉,彻底告别了常村镇望 天收的贫困历史。 私营企业加快发展。镇村集体企业全部 完成了改制,充满活力。投资1000万元的私营强盛电器公司年产值2000万元,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自力更生,大胆创新,浓法对石灰石资源实行了有效控制,保护了矿产资源,开辟了地方财源。 累计投资250万元新修了10条乡村主要 道路,境内交通便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