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豺 |
释义 | 豺,别名豺狗、红狼,属于犬科,外形与狗、狼相近,体型比狼小,体长100厘米左右,体重10余千克。豺为典型的山地动物,栖息于山地草原、亚高山草甸及山地疏林中。多结群营游猎生活,性警觉,嗅觉很发达,晨昏活动最频繁。十分凶残,喜追逐,发现猎物后聚集在一起进行围猎,主要捕食狍、麝、羊类等中型有蹄动物。除台湾、海南外广泛分市。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中文名称:豺 外文名称:Cuon alpinus 别称:赤狗,马狼,彪狗,神狗,马彪,马将爷,亚洲野犬、亚洲赤犬 界:动物界 门:脊椎动物门 纲:哺乳纲 目:食肉目 科:犬科 属:豺属 种:豺 分布区域: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 基本资料【中文名称】:豺 【英文名称】:Dhole 【拉丁学名】:Cuon alpinus 【俗名】:豺狗,亚洲野狗,红豺狗,柴狗,赤狗,马狼,紫豺,彪狗,神狗,马彪,马将爷,掏狗、红豺、斑狗、棒子狗、扒狗、绿衣、马彪、赤毛狼等称谓,在国外则被叫做亚洲野犬或亚洲赤犬。也被称为红狼,但与真正的红狼(生活在美洲)完全不同。 【英文名】:Dhole (Asian Wild Dog)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级别】:二级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易危 【濒危等级】:濒危 【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 【生态环境】:从极地到热带均适于生存, 由低海拔的沿海地区到高山区都有活动踪迹, 有林的山地、丘陵为主要的栖息地。 【分类地位】:食肉目、犬科、豺属 豺和狼是两种不同的动物,但在汉字里,却把它们组合在一起,豺狼豺狼,好像它们是一对难分难解的朋友,其实这是错的。 形态特征全身赤棕色,亦称红狼。体型比狼小而大于赤狐,下颌每侧具2个臼齿,体长95~105厘米,尾长45~50厘米;尾毛长而密,呈棕黑色,类似狐尾。豺是最强的犬科动物,也是最特殊的犬科动物,体型虽小于狼,但是战斗力要高于狼。 豺的别名之多在兽类中名列前茅,有它的外形与狼、狗等相近,但比狼小,而大于赤狐,体长95-103厘米,尾长45-50厘米,肩高52-56厘米,体重20千克左右,大的豺王可以勉强30千克左右。头宽,额扁平而低,吻部较短,耳短而圆,额骨的中部隆起,所以从侧面看上去整个面部显得鼓起来,不像其他犬类那样较为平直或凹陷。四肢也较短,尾较粗,毛蓬松而下垂。体毛厚密而粗糙,体色随季节和产地的不同而异,一般头部、颈部、肩部、背部,以及四肢外侧等处的毛色为棕褐色,腹部及四肢内侧为淡白色、黄色或浅棕色,尾巴为灰褐色,尖端为黑色。 分布状况范围【国内分布】:黑龙江,吉林, 新疆,陕西,甘肃,青海,安徽,江苏,浙江,山东,江西,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西藏。 【国外分布】:亚洲大陆。豺的分布范围较大,主要是亚洲的东部、南部、东南部和中部等地区,即北起西伯利亚南部,南至南洋群岛各国,西从克什米尔一带的喜马拉雅山地,东达乌苏里一带,其中包括我国的大部分地区。特产于亚洲东部,从寒带直到东南亚、印度尼西亚均有分布。栖居于从针叶林到热带雨林的丘陵山地的广泛生境。在中国东北到西南均有分布。 地区豺的分布范围较大,主要分布于 北京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湖北 广东 广西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分布在以下保护区:天堂寨 牛姆林 武夷山(福建) 白水江(甘肃) 南岭 黑石顶 新港珍贵动物 鼎湖山 麻阳河 习水 佛顶山(石阡) 梵净山 鸡公山 宝天曼(内乡) 九宫山 神农架 后河 桃源洞 壶瓶山 八大公山 索溪峪 八面山 莽山 鄱阳湖 武夷山(江西) 岩泉 桃红岭 桃红岭 井冈山 白石砬子 六盘山(宁夏) 太白山 佛坪 卧龙 卧龙 金佛山 芒康滇金丝猴 阿尔金山 金平分水岭 怒江 高黎贡山 铜壁关 清凉峰 天目山(浙江) 古田山 乌岩岭 瓦屋山 安溪云山 小溪 梅花鹿铁布 分布在以下山脉湖泊:阿尔金山 阿尔金山 喀喇昆仑山 昆仑山-东段 老爷岭 小兴安岭 喜马拉雅山 六盘山 清凉峰 清凉峰 祁连山 天山 阿尔泰山山地 张广才岭 河湟谷地 天山山脉 生活习性豺在各个地区的密度均较为稀疏,数量远不如狐、狼等那样多。栖息的环境也十分复杂,无论是热带森林、丛林、丘陵、山地,还是海拔2500-3500米的亚高山林地、高山草甸、高山裸岩等地带,都能发现它的踪迹。它居住岩石缝隙、天然洞穴,或隐匿在灌木丛薮之中,但不会自己挖掘洞穴。性喜群居,多由较为强壮而狡猾的“头领”带领一个或几个家族临时聚集而成,少则2-3只,多时达10-30只,但也能见到单独活动的个体。当群体成员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也会互相撕咬,常常咬得鲜血淋漓,有时甚至连耳朵也被咬掉。听觉和嗅觉极发达,行动快速而诡秘。稍有异常情况立即逃避。豺以群体围捕的方式猎食。食物主要是鹿、麂、麝、山羊等偶蹄目动物,有时亦袭击水牛。性凶猛,胆大,凡与之遭遇的大小动物无不畏惧。平时的性情十分沉默而警觉,但在捕猎的时候能发出召集性的嚎叫声。捕猎多在清晨和黄昏,有时也在白天进行。善于追逐猎物,也常以围攻方式捕食。行动敏捷,善于跳跃,原地可跳到3米多远,借助于快跑,能跃过5-6米宽的沟堑,也能跳过3-3.5米高的岩壁、矮墙等障碍,其灵活性胜于狮、虎、熊、狼等猛兽,而接近于猫科动物中最为灵活的猞猁和云豹。豺的嗅觉灵敏,耐力极好,猎食的基本方式与狼很相似,多采取接力式穷迫不舍和集体围攻、以多取胜的办法。它的爪牙锐利,胆量极大,显得凶狠、残暴而贪食,一般先把猎物团团围住,前后左右一齐进攻,抓瞎眼睛,咬掉耳鼻、嘴唇,撕开皮肤,然后再分食内脏和肉,或者直接对准猎物的肛门发动进攻,连抓带咬,把内脏掏出,用不了多久,就将猎物瓜分得干干净净。它虽然偶尔也吃一些甘蔗、玉米等植物性食物,但主要以各种动物性食物为食,不仅能捕食鼠、兔等小型兽类,也敢于袭击水牛、马、鹿、山羊、野猪等体形较大的有蹄类动物,甚至也成群地向狼、熊、豹等猛兽发动挑逗和进攻,吓得它们落荒逃走或爬上大树,从而夺取它们口中的食物,如果这些猛兽不放弃食物,一场激战便在所难免,最终多半是豺获得胜利,因为虽然单打独斗时豺并非它们的对手,但一群豺在集体行动时,互相呼应和配合作战的能力却要高出一筹。但遇到虎的时候,豺通常并不马上冲上前去夺食,而是耐心地等待虎吃饱后离去,再分享它吃剩的食物,当然虎也不会主动向豺发动进攻,它还常常需要感官更为灵敏的豺来了解周围的情况。不过,在印度曾经发生过多起孟加拉虎与一群豺为了争食而血战的事情,结果每次都是在虎咬死、咬伤几只或十余只豺之后,没能冲出重围,终于精疲力尽,倒地不起,被这群穷追不舍的豺活活咬死。因此,可以说在亚洲各地的山林中,只有体型巨大的亚洲象能够免遭它的威胁。 繁殖习性豺在秋季交配、繁殖,这时雄兽和雌兽多成对活动。雌兽的妊娠期约为60-65天左右,产仔则在冬季,每胎产3-6仔,最多为9仔。初生的幼仔被有深褐色的绒毛,1-1.5岁性成熟,寿命为15-16年。 豺群是在所有兽群纪律最严格 ,组织最严密,等级最森严的;豺群中有豺王 ,有兵豺,有保姆豺,还有随时准备为群体利益而牺牲自己的苦豺,就像一个完美的军事组织。 种群现状豺虽在国内广泛分布,但数量稀少。从收购的皮张看,四川省在60年代每年收购豺皮30余张,但近年仅在一些保护区内野生动物较多的地方能见到小群活动。收购部门已收不到豺皮,在藏东地区也仅年产皮几十张左右。在四川、贵州、湖北交界的山区,也十分稀少,县年皮收购量不及10张。在东北仅偶而收到一、两张皮。可见目前仅散见于全国各地山区,数量稀少,种群趋于濒危,亟待保护。 致危因素1、由于自然环境各地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失去了栖息和隐蔽条件,各类被食的野生动物数量日渐减少,捕食困难。迫使它们的活动范围向村落扩展,盗食家畜,人们常以害兽加以捕杀,致使各地都处于濒危状况。 2、中医传统理论认为:豺去内脏、肉晒干,有滋补行气的功效,因此被利用。 人工饲养国内的大中型动物园多有展出。国外曾在1986-1987年送去日本两只借展,以后又交换了4只和赠送了5只。1991年我国动物园曾4次共7只与俄罗斯动物园进行动物交换。 保护措施过去各地把豺都以害兽对待未予保护。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将豺列为II类,禁止任意捕猎。随着森林类型保护区的增加,豺的社群部分地得到了恢复。如四川唐家河自然保护区,随着居民迁出保护区,植被恢复,已能见到10余只的社群活动。它们主食羚牛、鬣羚、斑羚和毛冠鹿等衰老个体,对平衡和复壮有蹄类种群起到了一定效应。部分山区,由于野猪、猪獾和狗獾等危害玉米作物,把豺视为神豺,帮助他们控制了野兽对作物的危害,有了朴素的保护意识。 保护建议大力宣传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切实扭转目前一些地区仍将它作为害兽猎杀的状态。常受野猪、野兔和鼠类等危害庄稼严重的地区,说明豺对它们的控制以及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宣传保护它的现实意义。在动物园中应注意保持豺的饲养繁殖种群,减少再向野外捕捉的压力。在各保护区应注意结合本保护区的实例,宣传保护豺也是保护了整个生态系统的科学意义。 发声术豺是象形字。李时珍认为,豺能胜其类,又知祭兽,可谓才矣。当然了,豺也通柴,俗名“体瘦如豺”是矣。这从内外两个向度上,清楚勾勒了豺的双重形象:聪明,瘦削。 这种特征比狼、狐狸要显著得多。因为狼偶尔喜欢独行,有一种孤独的清冷和冒险意味,它们过于执著,往往显得不知进退;狐狸则过于小心,是“慎独”的模范,它们总是在预感的边缘徘徊,展开自己美丽的拖地长裙,似乎不是为了食物,而仅仅是炫耀发亮的身体。豺没有这些形而上的品味,豺是实用主义的,它们吵吵闹闹,一拥而上,全无风度。 豺是典型的山地动物,好群居,善于围猎,是集体主义始终不渝的实践者。所谓聪明,在猎食一道自然就演变为一种残忍技术,围猎时,它们首先把猎物的眼睛抓瞎,然后设法予以消灭。一般的狗类爪子并不如刀,但豺亮出它们的指爪时,我们就发现这不但是一把利刃,而且还带了倒刺。一旦发现猎物,其中一头豺狗就会连吓带哄尽量拖住猎物,不让猎物胜利逃亡,而其它的豺狗就从两侧快速包抄,堵住逃路。这时候,猎物进退两难,靠近其尾部的豺狗就会乘机跳上猎物的背部,然后用利爪掏出猎物的肠子,当猎物负痛亡命狂奔时,被掏出来的肠子会夹挂在树枝上,肚空血尽而毙命时,豺狗便一涌而上,抢拖撕咬,将猎物吃得干干净净。 能够体现“豺智”的场面是它们豺狗搏杀体格威猛的牛。一只豺狗就会跑到牛的面前嬉戏,另一只豺狗则跳到牛背上用前爪在牛屁股上抓痒。当牛感到无比舒服而翘起尾巴时,豺狗就会对准牛的肛门痛下杀手。这种“黑虎摘桃”的独门武功是它们智慧的显形:在最薄弱的阴私地带打击敌手,这固然十分奏效,但就阴骘而黑暗了。 豺总是如鬼魅突然出现于文明的视野,这种阴风一般的造访使人们猝不及防。按照民间说法,豺是猎神的狗(一说为二郎神的狗,二郎神即是猎神),所以在食肉猛兽中,豺最威猛。豺狼虎豹,豺名列第一!有豺出没的地方,狼虎豹一定回避。所以什么野物都可以打,就是不能打豺。一打必然遭报应。在雪域地区,宗教人士认为马熊、狼、豺三种都是魔的牲畜,猎杀它们必将激怒恶魔,魔损害人的心脏,杀生者的子孙七代都上了魔的黑名单。罹患不可救药的疯病而死,有些因脑溢血而亡;有些因心情悲伤而自尽;有些则是骨肉相残,血腥屠杀而毙命。他们后世要偿五百次生命,最终还要堕入众合地狱,人间十七亿年中不得解脱。 豺在夜间喜欢发出嚎叫。那是一种极其奇怪的声音,像一群迷路的探险者在绝境中号陶大哭,毫无猛兽叫嚣的威猛与不可一世,也没有孤独的幽明,它们嘶哑而又尖利,绵绵不绝,震动山坳,像一把逐步张开的弯刀,弧度弹直,把单刃开口为双刃,刀柄融化在黑暗里,一并成为锋芒的身体,把夜色剖为无数的落叶与木屑,石头被翻转,将躲藏在石头内部的忧伤全部放逐到旷野。人们听着听着就会莫名其妙地流下泪水。 豺群仰天长嗥的意义使狼嗥孤独得到了彰显,孤独的狼嗥犹如“大漠孤烟直”,使一些另类的人喜欢上了狼。豺声是缺乏这些意象的,它们的发声使得那些准备上演的崇高庄重的悲剧失去了施展的必备条件:价值遭致毁灭或失落,以往富有悲剧色彩的仰天长嚎、长歌当哭,在豺群莹色的注视下被置换为长嚎当哭。这让听众无所适从:既无法喜欢,也无法厌倦,豺声飘在听觉深处,仿佛把一条灵魂的光带打开,然后又疯狂地卷裹起来,蹂躏,揉成一团铁皮和玻璃,直到灵魂彻底被声音剁烂,成为一地的碎渣,使听众心智失控,既无法摆脱,也无从关闭…… 当豺群消失在野史当中,豺声却如骨头一样立在汉字当中,成为庙堂里发出的愤怒之声,声震屋瓦,粉墙摇曳。作为权力天然的发声术,“豺声”充分展示了权力的内幕与本质。它利用声音在空气里的震动,将声音背后的发声源烘托出来,使决绝的牙齿、反切的利爪、饕餮的胃囊逐一呈现,所有的猎物都将成为声音的营养和润滑剂。在豺声先行者的启发下,那些后来者于是进一步强化了其技术性,他们可以在“莺声燕语”的副调逼近中与你促膝谈心,并随时可以在“豹视”与“狼顾”的加盟下,“豺声”大振,恢复声音的本来面目。 在高音喇叭的年代,在万人集会的广场上,我们经常能够听到一些激越的发言,庄严的声音由于被大旷野的冷风撕裂,残留在人们听觉里的无一不是豺声的翻版! 世传狗为豺之舅,见狗辄跪。这个说法仅仅是体现一物降一物的思想,但我推测豺见了狗不但不会下跪,它们会打开它们的金嗓子,让世界在自己的金属的碎裂声里弯曲而柔软,最后露出耻部。 汉字解释豺chái 部首笔画 部首:豸 部外笔画:3 总笔画:10 五笔86:EEFT 五笔98:EFTT 仓颉:BHDH 笔顺编号:3443533123 四角号码:2420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8C7A 基本字义哺乳动物,贪食,残暴,常成群侵袭家畜。分布于中国及俄罗斯西伯利亚、印度尼西亚等地(亦称“豺狗”):~狼。 详细字义〈名〉 1(形声。从豸(zhì),才声。从“豸”,表示与野兽有关。本义:野兽名。形似犬而残猛如狼,俗名豺狗)同本义 [jackal] 豺,狼属,狗声。——《说文》。字亦作犲。 豺,狗足。——《尔雅》 豺似狗,白色,有爪牙。迅捷,善搏噬也。——《苍颉篇·解诂》 豺则祭兽。——《吕氏春秋·季秋》。注:“似狗而长毛,其色黄。 搏豺狼。——《史记·司马相如传》 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 2按,一种野犬,比狼小,毛色较黄,胆子也较狼小,有时夜间成群猎食,但多半是单独或成对出猎,主要吃腐肉或小动物(如家禽) 常用词组1. 豺狼cháiláng (1) [jackals and wolves]∶豺和狼 (2) [cruel and evil people]∶比喻贪婪残忍的人 2. 豺狼当道cháiláng-dāngdào [great robbers are at work;high officials like wolves are blocking things;wicked persons in power] 当道:横在路中间。指坏人当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