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柯倩婷 |
释义 | 柯倩婷,中山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研室,文学博士,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性别研究、文化研究、加拿大文学研究、电影与小说关系研究等。 研究论文 1. 《鲁迅小说的艺术抽象》,《鲁迅世界》(广东鲁迅研究学会),2000年第一、二期合刊。 2. 《20世纪乡土小说的承传与发展》,《中山大学学报论丛》(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三期。 3. 《〈啼笑因缘〉的女性形象再现〉,《外语艺术教育研究》(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2003年第二期。 4. 《“戏子”的叙事功能与象征意义——论李碧华小说的“戏子”故事》,《文学评论-青年学者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2003年。 5. 《镜像、身体与自我—―<长恨歌>的身体再现》,《中国女性主义》(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春。 6.《受害者的抵抗――评阿特伍德的<强奸幻想>》,兼翻译阿特伍德的短篇小说《强奸幻想》, 《外国文学》(北京外国语大学),2006年07月。 7.《<盲刺客>:一部关于记忆的小说》,《外国文学评论》(北京),2007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转载;2007年06期) 8.《互文性与后现代的真实观:阿特伍德的<别名格雷斯>研究》,《国外文学》,2007年第2期。 9.《〈丰乳肥臀〉的饥饿主题及其性别政治》,《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五期; 10,《构想一种道德的色情作品:读<虐待狂的女人>》,《妇女研究论丛》,2009年第一期 11, 《身体与性别研究:从波伏娃与巴特勒对身体的论述谈起》,《妇女研究论丛》,2010年第1期 12,《从边缘位置考问现代性:读周蕾的<妇女与中国现代性>》,《文艺研究》,2009第9期 专著: 《身体、性别与创伤:中国当代小说的身体书写》,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 译著 1. 《女性主义思潮导论》(Feminist Thought: A More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第8章,(美国)罗斯玛丽·帕特南·童(Rosemarie Putnam Tong)著,艾晓明等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 2. 《语言与性别导论》(Language and Gender-An Introduction)第7、8、9、10章,(英)玛丽·塔尔博特(Mary Talbot)著,艾晓明、唐红梅、柯倩婷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 3. 《女权主义理论读本》(Feminism Reader)[美] 佩吉·麦克拉肯(Peggy McCracken)主编,艾晓明、柯倩婷副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