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凯卡克舞
释义

凯卡克舞(Kecak)   凯卡克舞艺术性不下于巴龙舞, 可是不明其背景文化故事的观众反而不易接受。

表演时间都在黄昏居多,现场灯光极弱,凯卡克舞比巴龙舞更具宗教色彩, 它的名字起因于迷咒舞桑扬(Sanghyang)中所发出的 "kechak-kechak" 伴唱声音。表演时由一群青年人环绕着一个火炬而坐,一边摇晃着身驱, 一边发出宗教式的呼声。 似乎也将观众逐渐带入远古的传说之中。

凯卡克舞约在 1930 年代由 Bona 村落所发展出来, 当地仍定期在演出。 全剧依据印度史诗《罗摩耶纳》(Ramayana)故事撰写,描写 Rama 王子得到猴子军队的帮助, 企图从邪恶之王 Rawana 手中夺回爱妻的故事。《罗摩耶纳》(Ramayana)是一篇凄美的悲剧史诗, 它对人性的描写深入而贴切。加上神话穿插其中, 构成一部可歌可泣的伟大文学作品。

凯卡克舞剧情概要:

第一幕: 媳妲听到救命的呼叫声, 以为是丈夫 Rama 求援, 于是要求小叔前往搭救。

第二幕: 媳妲被魔王拉伐那掳走, 囚禁于宫中花园, 百般戏弄, 企图娶得媳妲为妾。

第三幕: Rama 拯救媳妲途中遭遇拉伐那之子, 对方以宝箭射向 Rama, 箭化成 怪龙 , 缠住 Rama。

第四幕: Rama 祈求神助, 终于唤得神鹰卡鲁达来援, 解脱怪龙之纠缠。

第五幕: Rama 获得神猴哈纽曼之助, 动员猴子军队攻打魔王拉伐那,终获胜利。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7: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