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茶店镇 |
释义 | 1 四川成都市龙泉驿区茶店镇该词条为歧义词条,茶店镇,地名,在我国四川、湖北、山西、贵州均设有茶店镇。 ◎ 简介茶店镇,因古驿道上的茶铺而得名, 位于龙泉驿区东南部、龙泉山脉中段东坡,东南与简阳市石盘镇接壤,西与龙泉驿区山泉镇毗邻,北与同安镇、万兴乡相接连。海拔高度446-----775米,年平均气温15.6℃、最高温度37℃、最低温度-4℃、无霜期287天、降雨量960毫米左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壤以紫色为主,红壤土、黄壤土相间,PH值6——7,森林覆盖率54.1%。距国家级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15公里、成都市区31公里、双流机场51公里。幅员面积6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2万亩,辖8个行政村、1个场镇社区、113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1.6万人,非农业人口近2000人。盛产水蜜桃、枇杷等水果。 ◎ 交通茶店镇,成渝高速公路、老成渝公路贯穿全境,乡村公路76.58公里,村村通了水泥、沥青路。程控电话、小灵通、移动、联通网络覆盖全镇,开通了光纤电视、微波电视。龙泉湖村实现了水、电、气、路、视、讯“六通”。镇内有: ◎ 环境成渝经济带上的圣湖――龙泉湖,系引蓄岷江水而成,湖面8300亩,蓄水7000万立方米;清澈的湖水盛产各类高档天然鱼虾;28个岛屿、半岛面积达5017亩,岛上绿树掩映,湖边坡地各异。《四川省两湖一山规划纲要》已规划开发水幕电影、水上运动等项目,形成一个现代化的龙泉湖主题公园。 龙泉花果山。水蜜桃、枇杷、桔子、大枣、核桃为主的现代农业科技新品种已规模种植,产量达1300余万公斤,并远销重庆、青海、新疆、广东等地,特优果已销往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四川省两湖一山规划纲要》已把这里规划开为天府花果山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区的组成部分。 ◎ 景点石经寺――祈福许愿的圣寺。始建于东汉末年,为川西五大佛教丛林之一,因具藏汉合一的佛教特色而闻名遐迩,寺内古树参天,每年吸引百余万人前来礼佛祈福,现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境内还有众多的摩崖石刻,正在逐步开发。为开发佛文化资源,推动新农村建设,这里正在规划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佛文化旅游度假区。 ◎ 饮食成渝经济带上的餐饮明珠----高洞美食不夜城。为成渝高速公路上的一个特色餐饮服务区,被中国高速公路协会确定为全国最具特色服务区。其独特工艺和调味制作的各类湖鲜,十年来经久不衰,常年接待过往旅客200万人次。高洞美食经营,正在向品牌、文化、集团、连锁发展。 最美茶店,现已形成龙泉湖赏湖光山色、花果山休闲观光采鲜果、石经寺探佛文化祈福平安、高洞美食不夜城品大盘鲢鱼特色旅游亮点。 ◎ 发展茶店镇党委、政府,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四川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四川新精品旅游景区规划建设的要求,抢抓“三新突破”机遇,积极编制发展规划,创新劳动力转移,狠抓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多形式推动新农村建设。加强宣传,招商引资,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从思想、观念、行为、环境、策划、人才等方面,为大发展作好准备。 ◎ 硬件设施★ 公路 成渝高速31公里处建有龙泉湖进出通道,改造一新的老成渝公路318国道穿境而过。村村通了水泥路,“一元通”公交车可达各村,龙泉汽车总站到石经寺的公交车,双向对开每十分钟一次,已经形成龙泉湖的环湖路基本形成。 ★ 通信 电信大楼全镇程控电信装机容量为1000门,小灵通基站5座,移动、联通网络覆盖全镇。 ★ 供电 有35KV变电站一座,沿茶政路及茶三路已分别形成至龙泉湖、石经寺、茶店场镇、龙府饭店以及各主要村组的10KV供电线路。 ★ 供气 龙泉湖村基本实现了水、电、气、路、视、迅“六通”。 2 湖北郧县茶店镇◎ 简介郧县茶店镇是湖北省“楚天明星镇”,位于汉江南岸的丹江库区,北与郧县城隔江相望,南距车城十堰19公里,东邻青山镇,西接柳陂镇,辖1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26个村民小组,6549户,24151人。境内气候温和,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臂触县城、十堰,商贸流通活跃顺畅,同时也是接受城市工业和经济辐射的近水楼台。 ◎ 地理环境茶店镇地处低山、岗地,海拔最高点大岭山574米,最低点库区157米,地势南高北低,由东西部向中倾斜。境内拥有土壤肥沃的王家湾盆地和长岭岗大片丘陵地处水源较好的田坪缓坡;有翠峦迭障、四季常青的松杉、川柏;有适宜茶、牧、果、龙须草、板栗等多种经营生产较大山场和适宜水运、养殖的广阔水面。全镇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左右,冬季平均气温3℃左右,夏季平均气温28℃左右,无霜期约250天,年平均降雨量810毫升。这里气候宜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 ◎ 经济发展茶店镇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党的改革开放及扶贫开发政策的指引下,坚持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小城镇建设“三大战略”扭在一起抓,按照“农业稳镇、工业强镇、民营活镇、科技兴镇”的发展战略,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发展进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01年,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33588万元,比2000年增长5.5%;工农业总产值25129万元,比上年增长5.3%,工业产值22000万元,比上年增长7.5%;农业实现产值3129万元,比上年增长5.1%,农民纯收入2275元,比上年增长98元。 茶店镇是市、县的工业重镇,形成了以神河汽车改装集团为龙头的汽车改装、建村、化工等四大支柱产业共1300家企业。2000年,全镇实现企业产值4.2亿元,其中工业产值3.8亿元,镇属企业实现产值1.5亿元,利税650万元,为全镇经济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 历史沿革茶店于1948年春解放,设郧县第六区即茶店区。1956年8月与柳陂合并为柳陂区。1958年9月撤区分家建立茶店公社。1961年与青山公社全并属茶店区。1966年兴建十市,将茅坪小乡归划市辖。1975年7月与青山分家属茶店公社,1984年6月撤社建乡又与青山公社合并属茶店区,同年冬小乡建镇(区辖),1987年9月撤区再次与青山乡分家由原茶店镇和长岭乡更名为县辖茶店镇。茶店镇辖茶店、长岭两大管理区,19个村民委员会,两个镇办林场,126个村民小组。2000年,茶店在会县率先推行村组合并,将原来的19个村合并为10个村,1个居委会。镇政府所地居委会已发展成为拥有9000人的中心集镇,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起到了日益重要的内外辐射作用。 ◎ 资源特产茶店镇地处低山、岗地,居丹江库区、汉水之滨,依托丰富的汉水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城边、江边、厂边、路边”优势。这里气候和,土壤肥沃,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和多种经营产品。 1、水土资源 茶店镇水源较为充足,境内主要河流有神定河、陡坡河、花庙沟、武家沟、南沟、长岭沟、蔡家岭等20余条沟溪。解放后逐年新建水塘221口,堰渠46条,小型水库三座,蓄水272万立方,还有长岭塘灌溉站,有效灌溉面积7252亩,架设泵站23处,提灌溉面积1894亩。 该片区总面积13.5亩,耕地22660亩,占总面积的16.6%。在耕地中,田、坪占63.5%。长岭 管理片沿江势低、面积小、山场少、土层深厚、阳光充足,系丘陵岗地黄粘土,农作物均两熟和三熟,复种单产在800公斤以上,是全县闻名的高产在带。片区内有荒山等经济林的生长。 2、林特资源 茶店镇茶店镇片区面积大、山地广,占全镇63.5%,土层浅溥,多系黄、白沙土,虽然粮食生产不如长岭,但却是全镇林特生产的重要基地。现有林地71124亩,森林覆盖率52.5%,其中:用材林29750亩,占41.8%;木 材总蓄量为83499立方米,薪炭、灌木 林21560亩,占30.3%;经济林19814亩,占27.9%,主要以柑桔、茶叶、板栗、樱桃等二十多个品种。高效小水果基地始建于1999年,近三年滚动发展,小水果面积已达到10000亩,其中,柑橘5000亩、油桃2000亩,葡萄500亩,布郎李500亩,樱桃500亩、草莓1500亩。现有10000小水果基地全部见效后,年收入可达1000多万元。 3、矿产资源 茶店镇长岭片位于汉江沿岸,据考古证明曾是汉江冲击演变的沉积岩层,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丰富,经勘探天马崖汉江中含有丰富的石油矿产,时而江面漂浮明显油层,有等进一步探明储量。另外,在深厚的黄土层覆盖下面的粗沙卵石中含有很高的砂金。本镇花庙沟等村发现有丰富的石棉矿产,也等进步探明储量确定开采价值。除此之外,茶店各地储存有丰富的砂石资源,可谓用之不尽,取之不竭。仅原209国道沿线就有各类砂石场25个,载运车辆往返如梭,在离镇政府所在地9公里处的梨沟砂场,预测储量达300万平方米以上,有150毫米、500毫米的不同型号砂粒,不仅强度硬、比重大,而且有含泥低、品位高,是各类建筑上乘材料。 ◎ 基础设施茶店镇坚持多渠道筹资,多元化投入的方式,共投入900多万元,集中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1999年至2000年,全镇筹资500多万元,在样板街兴修水泥街道2500米,总面积达26000多平方米,形成了“一河、五路、三桥、一个中心联南北“的带状格局。老集镇与新集镇两侧用水泥杆制作的路灯改换成高标准、高规格,制作了精美的铁合金路灯,全长2。4公里,路灯89盏。每到夜晚,华灯初放,街道流光溢彩。公路两边人行道铺筑彩砖7400多平方米,开挖了排水沟,在4条街道上栽植风景树共477株。 茶店镇已全面实现了水、电、路、讯、有线电视“四通一有”,形成了幼儿园、小学、中学一条龙和教育体系,配套了老年人活动中心、文化广场等公益设施,开发建设了集贸市场,集镇的基础日趋配套。茶店镇现有农贸交易市场1个,市场房30间,设有卫生间,水电路三通。聘请一名保洁员负责市场管理。该市场于2000年8月建成,满足了集镇居民的生活需要,也为从商者提供了一鼐管理完善、秩序井然的市场交易环境。茶店镇邮政支局近年来在镇党委和县邮政局下,始终坚持发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真贯簸箕彻落实 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发两个文明精神促进发展,经营函、包、汇、储蓄、保险、邮购、集邮、特快、报刊发行等各种业务,为全镇居民生产和生活提供了优质的服务。茶店电信营业部大力抓发展,强化服观念,视用户为上帝,时刻跟踪服务,经济效益稳步增长。同时,该营业不断发新业务,今年,在镇区架设一座移动通讯基站,开通了手机服务,为外来客户、进镇落户企业和全镇居民创造了良的通讯环境。茶店供电所于1984年成立,该所担负着本镇辖区的10个村,126个村民小组及20多家镇办企业和20多家民营企业的的供电任务,去年人均用量在700度以上。1995年,为满中全镇工农业生产的用电需求,架设了一条企业专线和两条农村线路,供电可靠率达98%以上确保了全镇工农业生产正常使用。总之,所有这些公共设施的布局、规模都是从服务全镇经济建设为根本出发点,充分体现了它们的多功能综合服务特色,成为促进该镇健康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 教育事业茶店镇教育事业日益发展。辖区镇直中学2所,小学14所,中小入学率达98%以上,毕业率达到100%。中小学校如下 郧县茶店镇二道坡村1小学 郧县茶店镇二道坡村2小学 郧县茶店镇大岭山小学 郧县茶店镇曾家沟小学 郧县茶店镇武家沟小学 郧县茶店镇王家湾村小学 郧县茶店镇花庙沟村花庙沟小学 郧县茶店镇茶店中学 郧县茶店镇茶店小学 郧县茶店镇蔡家岭小学 郧县茶店镇蔡家岭村王家岭小学 郧县茶店镇长坪村小学 郧县茶店镇长岭村中学 郧县茶店镇长岭沟村初级小学 郧县茶店镇鹰卧沟村小学 郧县茶店镇黄家窝小学 ◎ 荣誉茶店镇先后荣获湖北省“楚天明星镇”、湖北省“百强乡镇”、2000年湖北省“小城镇建设先进单位”、十堰市“乡镇党委十面红旗”、十堰市“发展乡镇企业十强镇”、十堰市“小城镇建设一等奖”等荣誉称号。 3 陕西勉县茶店镇◎ 基本概况茶店镇位于勉县西部的勉略交界处,距县城25公里,东南分别与武候镇和土关铺乡、新铺镇相连,北同略阳黑河坝乡和勉县小砭河乡相邻,西与略阳县接壤。属丘陵山区,309省道和茶庙公路贯穿全镇东西南北,交通运输便利,境内动、植物和矿产资源丰富,茶店街是勉县西部最大的农村商贸中心,是县内外4镇3乡的农产品贸易集散地,镇政府驻地大寨子,全镇总面积79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29813亩(其中水田826亩),辖6个行政村,84个村民小组,2735户,11005人。 ◎ 经济发展2006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7396万元,其中乡镇工业总产值5580万元,农业总产值18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20元,主要以蚕桑、干果、中药材、养殖和矿产资源开发为支柱产业,建成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一个,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一个,推进村4个。近年来,通过干部群众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全镇上下政通人和,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较大突破,镇内矿产资源丰富,山清水秀,群众淳朴热情。 ◎ 人口数据(2000年11月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9813 男 5188 女 4625 家庭户户数 2978 家庭户总人口(总) 9672 家庭户男 5073 家庭户女 4599 0-14岁(总) 2152 0-14岁男 1096 0-14岁女 1056 15-64岁(总) 6752 15-64岁男 3605 15-64岁女 3147 65岁及以上(总) 909 65岁及以上男 487 65岁及以上女 422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9534 4 贵州铜仁市万山区茶店镇◎ 简介茶店镇位于万山区北部,东接高楼坪乡,南邻玉屏侗族自治县亚鱼乡,北与谢桥办事处接壤,西与鱼塘乡相毗,距铜仁城区19公里。地处东经108°,北纬27°,平均海拔700米,年降雨量为1364毫米,年均温度15.2℃。农作物以水稻、玉米、红薯为主,经济作物有花生、大蒜、油菜等。全镇辖6个村, 1个居委会,总人口19311人,居住有汉、土家、苗、侗、瑶、白等6个民族。 境内总面积98.6平方公里。2001年,茶店镇分别被中共铜仁地委和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六个好乡镇党委”和“文明乡镇”。 ◎ 基础设施茶店镇交通便利,玉铜高等级公路穿境而过,镇内交通纵横贯穿各村。自1997年,茶店镇抢抓被列为省级综合改革试点小城镇的机遇,借助西部大开发和建设经济强镇的强劲东风,着力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完善集镇服务功能,一是修建了3.5万伏变电站;二是完成了集镇街道改造和农贸市场建设;三是日产200吨的供水厂已投入使用。全镇闭路电视覆盖率已达96%,程控电话、移动通信已顺利开通。 茶店镇境内气候宜人,风光旖旎,是一块颇具旅游开发潜力的宝地。同时,茶店镇还拥有丰富的汞、石灰石、铅锌矿、石板材等资源。 ◎ 发展前景近年来,茶店镇为了实现其以“建材为龙头,林果、养殖为双翼”的发展规划,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构筑通道经济,着力搞好绿色产业、畜产品开发和建材小区三个基地建设,坚持多轮驱动,多业并举的发展方针。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