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失去童贞 |
释义 | 此幅《失去童贞》作于1891年。原画由美国纽约一私人收藏(收藏人为Walter P.Chrysler),画幅90×1131厘米。“美术是抽象的东西,它从大自然中被提炼出来,在此之前它是一种梦幻。”自此以后,高更所描绘的生活,就是一种从大自然感受中提炼出来的抽象的寓意。此画另有一幅炭笔画稿,归芝加哥一私人收藏(收藏人为Leigh B.B lock 夫妇)。 中文名:失去童贞 外文名:Losing virginity 类别:油画 年代:作于1891年 作者:保罗·高更 规格:90×131厘米 所属:美国纽约一私人收藏 作品背景大约从1888年2月至10月间,高更第二次去阿旺桥,决定在那里住下。他和画家爱弥尔·伯纳德一起创立了“景泰蓝主义”和“综合主义”(后者是一种减弱视觉形象细节的方法,使造型成为相对抽象的线条与平涂色彩的结合物)。在这段时期,高更的个人风格又有了新的演变。布列塔尼岛上的生活,使他开始朝着一种原始主义或一种古代的忧郁情绪上面去追索自己的需要,似乎这些更适应他的心灵和他的艺术。这种观念就象一道符咒,紧紧迷住了他的整个身心,他说:“当我的木底鞋落在花岗岩地上时,我听到一种使人压抑的发闷的,然而强有力的声响,这正是我要在画中寻求的”。 他的合伙者伯纳德来到布列塔尼后,也被高更的新画风所迷惑。1888年8月14日,高更向朋友苏芬奈克透露了他那著名的艺术公式:“美术是抽象的东西,它从大自然中被提炼出来,在此之前它是一种梦幻。”自此以后,高更所描绘的生活,就是一种从大自然感受中提炼出来的抽象的寓意。1895年,他径直来到塔希提岛,继续探索他的梦幻中的事物。差不多在他一生中最主要的、最杰出的作品,都是在这个时期和这个岛上完成的。《失去童贞》(又名《女人与狐》)也是在塔希提岛上画成的。 作品赏析在这幅画上,高更以极大的热情描绘他所向往的、远离文明都市的土著人生活。当他见到这些形象时,内心会感受到一种轻松与开朗。他说:“文明逐渐地离开我,我开始简单地思维,对周围人极少恶意。相反,我开始爱周围的人。我享受自由生活的一切愉快,享受动物和人间的愉快,我避开一切虚伪,我溶化在自然中……我无忧无虑。”这一番自白有助于人们理解这一幅《失去童贞》的神秘含义。 这个轮廓模糊的少女形象,也许象征着他自己的心境。她无拘无束地躺在原野,享受着空旷寂寥的自由与愉快。所谓童贞,意指画家内心纯正的愿望。在虚伪丑恶的资本都市里早已被玷污了。这个愿望象岛上的土著少女一样洁白无瑕。如今他“无忧无虑”,在与当地居民共享人类最原始的快乐。画上那只小狐,可能意味着环境的野性。 这幅画的色彩是那样单纯,没有任何空间感和距离感。在这里,原始人取代了农民形象,大自然变成了人间乐园。在这里,轮廓不再呈现出生硬的带棱角的了,而是渲染性的、受日本版画影响的平涂法。 高更的艺术中心此时已在他的脑海里建立起来。他感到他的画笔可以揭开早被本地人遗忘的奥秘。他决意在自己的画上重新创造塔希提人失去的神话。有时,他直接画岛上惯于海洋生活的风俗人物,描绘他们穿塔帕(一种太平洋岛上土人以树皮做的衣服)的形象,去再现毛利人的圣殿。 相关作品他的《塔希提的年轻姑娘》(1891年作)、《幽灵》(1892年作)、《Te a no Areois》(坐在褥单上的裸女,1892年作)等等,都是用纯色构成的、具有原始气息的形体典型。1897年画的《永不》,已使一种古典主义的庄重和粗野的原始风格达到完美的结合,而且在朝着壁画般的雄浑进展。这种后来被新一代画家所追求的精神趋向,发展成独特的艺术语言。 作者简介高更(Gauguin,Paul 1848~1903) 法国画家。1848年6月8日生于巴黎,1903年5月9日卒于马克萨斯群岛。早年作过海员、证券经纪人,1883年成为职业画家。曾团结一批未成熟的青年画家组成蓬塔旺画派。1895年以后,因健康原因和经济支持中断,精神受到刺激,自杀未遂。他的艺术观点受象征主义观念驱使,不满足印象主义绘画。1897年创作的《我们来自何方?我们是什么?我们走向何方?》用梦幻的形式把读者引入似真非真的时空延续之中,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之作。另一幅作品《两个塔希提妇女》追求表现的原始性,含有精致的趣味和艺术魅力。高更在技法上采用色彩平涂,注重和谐而不强调对比,《讲道以后的幻景》就是这种艺术处理的代表作。他的绘画风格与印象主义迥然不同,强烈的轮廓线以及用主观化色彩表现经过概括和简化了的形体,都服从于几何形图案,从而取得音乐性、节奏感和装饰效果。其理论和实践影响了一大批画家,被誉为继印象主义之后在法国画坛上产生重要影响的艺术革新者。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