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近代湖南与近代中国(第二辑) |
释义 | 图书信息作 者: 湖南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 编出 版 社: 湖南师大 出版时间: 2008-11-1 字 数: 518000 版 次: 1 页 数: 559 印刷时间: 2008-11-1 开 本: 16开 印 次: 1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810818643 包 装: 平装 内容简介湖南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学科的奠基人林增平先生,在世时非常重视近代湖湘文化暨近代湖南与近代中国的研究,曾筹划成立湖湘文化研究中心,经过努力,今已与其他学科共同建立了湖湘文化研究基地。为践履林先生的遗愿,学科创办这一专刊,拟将近代湖南与近代中国的探讨结合起来,为此提供一个园地,推进这一领域的研究。它旨在阐发有关湖南与中国之近代史事人物之新见,尤冀将两者熔为一炉,解析近代湖湘文化之底蕴,探究其在近代背景下和宏阔境域中的全貌及其发展演变,以及对中国近代历史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本书为《近代湖南与近代中国》第2辑。 图书目录湘籍名人研究 黄兴三民主义思想论纲 毛泽东关于新中国文化科教事业管理思想论析 探造字之本原,存中文之古意——论叶德辉的文字学研究及文化关怀 杨度思想述评 近代政治与外交 从近代欧洲农奴制解体到中国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兴起——论中国农民运动的西方影响 清政府应对条约关系的羁縻之道及其衰微 香港:联系海外华侨华人与中国内地间的“桥梁” 试论晚清领海主权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不平等条约与晚清中英子口税制度冲突——以洋货子口税制度对华商的适用性为考察中心 近代社会与经济 中国传统慈善捐赠运行机制研究 教会医疗事业与近代中国的医疗卫生和慈善救济事业 论大革命时期湖南国共党员的社会构成(1923-1926) 民国时期地方财政制度转型与兰溪模式(1912-1945) 近代思想与文化 甲寅派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想研究 《益世报》与“九一八”后的宪政运动 美国鲁滨逊新史学派在近代中国曲折的历程 20世纪20-40年代中国“科学人文主义”史学思想简述 书摘插图湘籍名人研究 黄兴三民主义思想论纲 黄兴不仅是一位与孙中山齐名的伟大领袖、杰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军事家,而且还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和革命理论家、宣传家。早在青少年时代,他在长沙城南书院读书时,就开始治宋明理学,“受明末大儒王船山的影响又很深”,并考中过秀才。嗣人武昌两湖书院,他饱读诗书,深受院长梁鼎芬的赏识,推崇他“文似东坡,字工北魏,诗文尤豪迈清逸”。此一阶段,他在文学以及书法方面已经很有名气,在国内求学阶段就奠定了深厚的国学根基。与孙中山相比,传统文化对黄兴的影响更为深刻。1902年夏,黄兴留学日本,入东京弘文学院速成师范科,使他有机会阅读大量西方资产阶级社会科学名著。留日期间,他被推举为中国留学生会馆评议员。1902年11月14日,他与杨毓麟等人在日本东京创办《游学译编》杂志,他负责教育论著的译述,曾将日本著名教育家山田邦彦的《学校行政法论》翻译出来连载于该杂志第二至第三期,介绍近代教育思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