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晋草2号 |
释义 | 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 晋草2号是以本所选育的新型A3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3SX-14A为母本,以JP草为父本,于2000年冬在海南组配而成。2001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在10个饲草高粱杂交种中表现优异,2002—2003年继续参加品比试验,同时进行小面积生产示范。 特征特性 晋草2号生育期122天,株高247.0cm,幼苗为绿色,叶鞘为绿色,叶片 19—20片,根系发达,茎杆粗壮,蜡质叶脉,分蘖数1.60个,茎粗1.08cm,茎秆多汁,茎秆含糖锤度16.8%;抗紫斑病、抗旱,倒折率为41.35%。刈割后植株再生力强,生长速度快,茎叶鲜嫩适口性好。在我省中南部种植可刈割三次。该品种茎叶含粗蛋白9.50%、粗纤维32.76%、粗脂肪1.47%、粗灰分7.18%、可溶性总糖6.66%、无氮浸出物44.99%、水分4.10%。该品种丝黑穗病自然发病率为0,用丝黑穗病3号生理小种进行接种鉴定,发病率为9.55%。 产量表现 2004—2005年连续两年参加国家区域试验。2004年参加国家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506.4kg,居第2位,比对照增产4.1%。与对照比,9个点增产;5个点减产。2005年全国平均亩产6453.8 kg,居第4位,比对照减产1.9%;与对照比,7个点增产;5个点减产,一个点平产。两年平均亩产6980.1kg,比对照增产1.3%。晋草2号已在山西、内蒙等省区示范推广,各地普遍反映该草前期发苗快,生物产量高,深受养殖户欢迎,到2005年已累计示范推广0.5万亩。 栽培技术要点 晋草2号饲草高粱对环境条件的需求与粒用高粱有不少共同点,因而在栽培技术上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但由于栽培目的的不同,因此在栽培技术上也有许多独特之处,主要栽培技术有三个方面:适时早播,合理密植, 化学除草,分段施肥,适期刈割,高产高效。 建议适宜推广区域 晋草2号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在全国活动积温达到2300℃以上的区域均可种植,对土壤要求不严,盐碱下湿、干旱地均可种植,无霜期短的地区可春播,无霜期长的地区春播种植可通过多次刈割增加产量,也可夏播,充分利用气候资源。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