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芥菜类霜霉病
释义

病害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叶两面生,病斑黄绿色或逐渐变为黄色。固受叶脉限制,由近圆形扩至多角形,直径3~12毫米。湿度大时叶背长出白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严重的叶片干枯,影响产量和品质。

发病规律

病菌属专性寄生菌,有明显的生理分化,根据病菌对十字花科蔬菜致病性的程度可分为芸薹属、萝卜属及荠菜属三个变种。芸薹属变种对芸薹属蔬菜侵染力强,对萝卜侵染力极弱,不侵染荠菜;萝卜属变种对萝卜侵染力强,对芸薹属蔬菜侵染力极弱,不侵染荠菜;荠菜属变种只侵染荠菜。在芸薹属变种中,根据其致病性再分为:甘蓝类、白菜类和芥菜类等三种类型。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在病残体内或附着在种子上越冬。卵孢子萌发时,产生芽管,从幼苗茎部侵入,进行有限的系统浸染,即菌丝体向上延伸只到达子叶及第一对真叶上,在其叶背上产生白色霜状霉。病菌亦能在田间,以菌丝体在病株上越冬,次春长出孢子囊。孢子囊藉气流传播,侵染为害。潜育期3-4天。孢子囊产生和萌发的最适温度分别为8-12℃和7-13℃,在水滴或水膜中和适温下,经3~4小时即可萌发。侵入最适温度为16℃。菌丝体在寄主体内生长要求较高温度(20~24℃)。卵孢子萌发的温度大致与孢子囊一致。

防治方法

选种抗病品种,秋大白菜应适期播种,过早发病重,过晚结球不实。加强肥水管理。株行间通风。发病初期喷洒杀菌剂: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300倍;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8%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0%喷克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每隔10天喷药一次,共2-3次。

病原描述

Peronospora parasitica var.Brassicae (Pers.) Fr.(异名P.brassicae Gaumann)称寄生霜霉芸苔属变种芥菜型,属鞭毛菌亚门真菌。孢囊梗单生或2~5根束生,主干117~604.5×10.7~19.5微米、孢子囊无色,大小19.5~29.25×17.5~22.4微米。侵染芥菜,对甘蓝侵染力弱,有些菌株能侵染白菜,油菜,芫菁,有的则不侵染。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1:4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