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结膜下注射法 |
释义 | 【目的】将药物注入结膜与巩膜之间的疏松间隙内,以提高药物在眼内的浓度,增强及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或由于注射液的刺激及渗透压的改变,促进血液循环,达到消炎和促进吸收的作用。常用药物有抗生素、激素、散瞳药、自家血清或高渗盐水等。 【用品】1~2毫升无菌注射器,4.5~6号针头,注射药物,0.5%地卡因溶液,抗生素眼药水,消毒棉球。 【方法】⒈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患眼滴表面麻醉剂(0.5%地卡因溶液)每3~5分钟一次,共三次,如角膜溃疡或结膜囊分泌物多时,可先用生理盐水或1%硼酸水冲洗结膜囊。 ⒉操作者右手持吸好药物的注射器,左手拇指拉开下睑,令病人眼向内上方注视,以暴露出球结膜。将注射器以水平方向与眼球成10度~15度角,将针头刺入距角膜缘5~6毫米颞侧近穹隆部的球结膜下,轻轻挑起球结膜进针约3~4毫米,缓慢注入药液,该处球结膜成鱼泡样隆起,注射量一般为0.3~1毫升(根据药物而定)。 ⒊注射完毕拔出针头后滴抗生素眼药水,嘱病人闭眼休息3~5分钟。如为角膜溃疡病人,应按遗嘱涂上眼药膏并加封眼垫。观察无反应即可离去。 【注意事项】⒈注射时嘱病人勿转动眼球,针尖斜面朝外,针头刺入的方向指向穹隆部,以防刺伤角膜。不合作病人可用开睑器及固定镊固定眼球后再注射。 ⒉进针时要避开血管,注射后如有出血,可用棉签压迫片刻。待出血停止后,作热敷以助吸收。 ⒊若需散瞳扯开后粘连的虹膜,应将药液注射在离角膜缘很近的地方(远了效果差)。治疗眼内炎症和玻璃体浑浊,药液用量可多些,注射部位应选择距角膜缘较远的地方。 ⒋刺激性强、容易引起局部坏死的药物,不可做结膜下注射。 ⒌多次注射者,应常更换部位。以免结膜下结疤、粘连。 ⒍注射可的松混悬液时,应先将药物摇匀后再抽吸注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